關於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向政府哪個部門諮詢?注意什麼?

用戶3837251240138


伴隨著大城市不斷向四周擴張,許多城市周邊農民失去土地後,往往伴隨著收入來源不穩定的情況,而現運行的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無力承擔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問題,我們國家為了更好的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用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由於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各地政策實施有所不同,不過大體上是按照不同的年齡段採取不同的繳費比例,按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費金額。

一般條款如下:

參保對象: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並且徵地時對所徵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按規定年滿18週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才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記的出生日期為準,而徵地時間以徵地批文為準。

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於男性年齡60週歲以上,女性55年齡週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對於男性年齡在45-60週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週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項目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一般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政府負擔的部分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再加專項的財政撥款,集體承擔部分從土地補償費和集體經濟積累中提取,失地農民個人繳納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體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後,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於男性年齡45週歲以下,女性年齡40週歲以下的失地農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勞動力再就業,應從集體獲得的土地補償費中,提出一部分就業培訓專用資金,使失地農民掌握新的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就業進程。當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後,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項目,憑藉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

參加被徵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並且符合辦理規定條件的,參照以下程序辦理參保手續。

被徵地農民參保應提供以下資料:

(一)由各被徵地村(社區)提供徵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二)被徵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三)填報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花名冊》、《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徵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的《徵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 (四)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的《徵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

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放《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

已經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徵地農民轉入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應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1.辦理終止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手續;

2.本人提出參加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申請;

3.各被徵地村(社區)為其辦理增員手續;

4.個人補繳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費;

5.市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其辦理參保手續。

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關係向外省市轉移應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1.由本人提出申請並提供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的接收證明;

2.市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為其辦理轉移手續,並將其個人帳戶本息額轉出或一次性退還給本人;

3.終止其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關係。

參保人員達到享受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年齡時,各被徵地村(社區)攜帶參保人員身份證及《被徵地農民待遇審批表》,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批、核定待遇。

由於各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不同,繳費額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失地農民的繳費標準:

被徵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繳費檔次,由個人選擇其中一檔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個人應繳費總額。被徵地農民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以徵地時上年度起歷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費率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應繳費總額。

區(市、縣)人民政府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被徵地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承包土地數量為依據,根據實際失地比例承擔一定數額的費用。全部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被徵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檔次乘以補繳年限計算得到的應繳費總額的60%;部分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應繳費總額的60%乘以實際失地比例。《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家庭人口為若干人的,按符合參保條件的實際人口計算政府承擔費用。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和政府承擔費用全部記入個人賬戶,作為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依據;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除政府承擔費用外,其餘部分由個人承擔,應繳費總額的40%記入個人賬戶,其餘60%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一部分記入個人賬戶,一部分劃入統籌基金。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時未滿60週歲、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個人選擇的繳費檔次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時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準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被用人單位錄用的,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繼續繳費,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五、被徵地養老保險金如何領取?

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參保人員在到達規定年齡的當月,本人持《被徵地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手冊》及公民身份證、銀行存摺(工行、農行、郵政)到社保處辦理相關手續,新參保的村由社保處統一下村發放。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現階段很多地區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尚未完善,大多數地方政府採取一次性支付安置補償金的方式讓失地農民自謀職業,沒有對失地農民的生活、就業、社會保障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另外,農民養老保險存在統籌層次太低、續保不能及時銜接的問題。農民在徵地補償款用完或發放不到位時,拿不出錢辦保險,其後顧之憂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一部分失地農民已經成為一個弱勢群體和被邊緣化的群體。


丁望之


農民失地是免費給國家了,很多農民夢寐以求的希望國家徵地,這是機會,就像拆遷一樣,一夜暴富,國家徵地是有補償的,養老保險自己解決,如果免費支援國家了,肯定幫助你做好養老工作,關鍵是你賣錢了,所以國家肯定不管,大家說對嗎?

你直接問鄉政府就行,他們也沒有什麼答覆,絕對不會承諾給你買養老保險,因為國家已經支付給你大批金錢了,這屬於購買你的土地,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無償支援的形式,這樣保證給你解決養老問題,關鍵是你幹嗎?

拆遷徵地是農民的夢想,很多人從此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一夜暴富,人生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逍遙自在,走路都是昂首闊步,很多時候說話語氣就變了,你這車該換了,怎麼說也得買輛2、30萬的車開開吧,這就是有錢的語調。

農民的土地是賣掉了,很多農民從此走上了富裕的人生,至於養老問題,這是需要自己解決的,你可以向社會勞動保障部諮詢,他們也無法解答,畢竟這是當地政府的事情,當然也不會給你任何答覆,至於需要注意什麼,你不要亂花錢,畢竟未來的路還很長,你還要吃飯,現在你沒有地了,需要買糧食,明白嗎?

農民的土地是有償被徵收的,這個和國家關係不大,你賣錢了,手裡有錢了你可以自己去買保險,這個需要你自己做主,大家說對嗎?


山東海哥


我是河南焦作的一位農民,你的提問我簡單回答: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由自己申請,有村委證明,帶上戶口本、身份證到鄉里社保所資詢,鄉社保所把你的證明材料交到縣裡社保局(社會勞動保障民局),社保局分城鎮社保與農村社保,兩個部門,有的同在一個屋裡,如果申請成功,一、兩個工作日就批覆下來了!你說的情況,不可能就你一個人,你也可以問一下你周邊的人,瞭解一下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