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滿清重臣,還是罪臣?是良,還是莠?論李鴻章的是非功過!

大清晚期,李鴻章可以說是赫赫有名,在大清即將壽終正寢的幾年,他是重臣,能臣,可謂是光耀一時。


是滿清重臣,還是罪臣?是良,還是莠?論李鴻章的是非功過!


大多名人對李鴻章的褒貶不一,曾國藩說他他一心只為了做官,毛主席說他是一艘大船,只可惜在一片清政府這個淺薄的河流裡因水太淺而不能任意航行,孫中山認為李鴻章在清政府遇到很多障礙和困難時從不推辭自己的責任,也從不放棄國家的利益,蔣廷黻則認為李鴻章是“19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政治家”。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再造玄黃之人。

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清朝“中興四大名臣”。他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創建了淮軍,領導了洋務運動,其赫赫戰績使之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可謂顯赫一時。

是滿清重臣,還是罪臣?是良,還是莠?論李鴻章的是非功過!


李鴻章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有人評價李鴻章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實行洋務運動,然而終究因為中國落後的社會現實,無法改變,在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時,曾據理力爭,然國弱無志,不得不接受屈辱的現實。還有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以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是滿清重臣,還是罪臣?是良,還是莠?論李鴻章的是非功過!


但後人對於李鴻章多有詬病: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籤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中日甲午戰爭中因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

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或多或少有人為他開脫,說什麼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大家認為他應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責任。

是重臣,還是罪臣?是良臣,還是汙臣?歷史自有評說,但我們從一些民間的傳說,思量一二,權當做對李鴻章大人的權衡吧!


是滿清重臣,還是罪臣?是良,還是莠?論李鴻章的是非功過!

民間盛傳上腐敗宰相:李鴻章家庭財產千萬白銀。

梁啟超,晚清名士,在其所著《李鴻章傳》中記載李鴻章的產業股份遍及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中國通商銀行等各大企業,而且南京、上海各地之當鋪銀號,也多屬其管轄。中國歷史上首位留美博士容閎引經據典也探討過李鴻章的家產:留下了大約四千萬兩白銀。”

有資料顯示:李鴻章“發跡”之後,其家族在家鄉均建有“大者數百畝,小者亦百十畝”的莊園宅邸。據曾在李府管過事的唐凌輝說:“鴻章所置田產,每年可收租五萬石。

李鴻章在和沙俄簽訂條約時,就曾收過俄方的賄賂,大約有三百萬擔。

李鴻章是淮軍的組織者,後來又兼北洋大臣等職位,由於有著重臣的巨大權利,在洋務運動中,很多官民合營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李鴻章手中在這些企業擁有股份,那麼其利益也就步步升高!

在當時,民眾有一副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宰相李鴻章家財萬貫(合肥是地名),雙關,那麼天下百姓就貧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