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移民時代,海外房產漸成剛需

​改革開放至今,已有41個年頭了。在過去的41年裡,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也為中國帶來了三輪移民浪潮。

後移民時代,海外房產漸成剛需

第一次移民潮,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這一波移民的身份構成比較複雜,既有公費留學後順勢留下的學生,也有通過跨國婚姻拿綠卡的“中國新娘”,還有一大批被國內外薪資差所吸引、敢闖敢拼的普通人。在那個年代,想要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是很難的一件事,除了要克服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還要面對種族歧視帶來的種種不公。在這一階段,中國移民們的目標還只是“留下來”!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迎來了第二次移民潮。很多國家的留學、移民政策也為中國人敞開了大門。比如加拿大等國逐漸放寬移民條件,吸引了大批中國知識分子和文化精英。又如1992年,美國國會曾通過《中國學生保護法》,給予7萬多名中國留學生及家屬永久居民身份。在這一階段,隨著移民素質的提高,中國移民們的目標也逐漸從“留下來”變為“過得好”,其中不少人更是通過個人努力,成功躋身海外政界、商界,走上人生巔峰。

進入21世紀,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富人也越來越多,他們大多選擇投資方式移民海外。同時,也有更多中產家庭看好國外教育,自費將孩子送出去留學。他們共同形成了第三次移民潮。區別於過去單一的移民需求,如何在當地安家,安排好海外學習、工作、生活、投資、度假、養老等各個方面,是他們更為關心的內容。隨之衍生的,就是對於海外學區房、高回報房、度假養老房等不同種類海外房產的需求。

後移民時代,海外房產漸成剛需

海外學區房,漸成留學生群體的剛需。眾所周知,國外院校能提供給留學生的宿舍較少,讓孩子住homestay或租房,一方面成本偏高,另一方面家長也不放心。因此,很多人選擇了“以房養學”這條路,購入海外學區房,既可省下房租,還可租給其他學生,賺一筆生活費。未來孩子畢業,房子升值不少,賣了房子不僅可以覆蓋之前買房的花銷、孩子留學的學費和生活費,還能有所盈餘。如果不想賣房,還可繼續出租,為孩子未來在當地生活提供更多物質支持。

高回報房產,漸成國內投資者的剛需。自2017年起,國內投資者趨於理性,不再輕信A股不靠譜的小道消息,不再接觸隨時爆雷的p2p,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調下,對炒房也漸持觀望。在此形勢之下,不少國內投資者開始尋找外部投資機會。投資海外的高回報房產,無論是坐等房產升值,還是出租獲取租金回報,都是不錯的選擇。

度假養老房,漸成高淨值+養老人群的剛需。前者不缺錢,後者捨得花。21世紀的高淨值人士和老人們,比他們的前輩更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在海外置辦一處或幾處度假養老房產,想度假,買張機票立刻成行;不住的時候,也可以交給專人打理出租。能被中國人選來度假養老的地方,從來都不愁客源,也可算是為即將到來的老齡化社會,發掘的一條“以房養老”新路徑了。

11月9日,陝西僑外將舉辦“2019海外投資展”,通過匯聚全球房產資源,挖掘房產的功能屬性,整合了全球資源以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形成了海外學區房+國際學校、高回報投資組合、身份+房產+稅務規劃組合、度假+養老+投資組合、宜居剛需房等產品組合供投資者選擇。此外,在本次展會上客戶還將享受年度超大優惠力度,獲贈超多附加服務。11月9日,海內外投資、房產、財稅、身份規劃等專家嘉賓,期待與您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