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文/孤山 原創)

只因在某個雜誌上喵了你一眼,就一直被你吸引,不能忘懷。1997年,自從五漁村被列入聯合國文教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刊登了它的照片後,這些本來與世隔絕的小漁村一下子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五漁村海岸線,山下是南部第一個村裡奧馬焦雷(Riomaggiore)

五漁村位於意大利西北地區利古里亞海(Ligurian sea) 岸邊,遠離主要城市,交通不方便。儘管我們已經去了意大利多次,卻一直沒有機會去遊覽五漁村。這次,郵輪停靠離它110多公里的利沃諾(Livorno), 我們決定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去五漁村。

研究了旅遊攻略,一開始準備坐郵輪班車到鎮上,再坐火車前往拉斯佩齊亞(La Spezia)站,然後轉車抵達五漁村,但考慮到多次轉車,且意大利鐵路著名的低效率和晚點,最後還是決定自己租車,自駕前往。

美國歐洲旅遊大拿瑞克-史蒂文(Rick Steves)強烈建議坐郵輪的旅客不要安排去五漁村,即使是郵輪停靠在離五漁村比較近的港口城市拉斯佩齊亞(La Spezia)或熱那亞(Genoa) ,更不用說郵輪停靠在110多公里的利沃諾(Livorno)。他的意見是郵輪旅客停留的時間太短,而且,一大批郵輪旅客到這些小鎮會造成過分擁擠。我們可以說是一意孤行。果然,在五漁村沒有遇到同船的其他旅客,而在其他景點,通常會遇到許多同船的旅客。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近看南部第一個村裡奧馬焦雷(Riomaggiore)

下船後由於工業港口的原因,不能自己走出港口,必須坐郵輪安排的班車。約10分鐘就到了租車處,拿到手排檔的車,居然不能直接換到倒退檔(R)。琢磨著肯定有機關,果然不出所料,須提起換檔下面的小圓圈才能切換到倒檔。那個圓圈沒有任何標記,而我只有在歐洲租車才開手排擋的車,已經不熟悉如何使用現代手排擋的車了。旅行之前下載了谷歌離線地圖,按照它導航,上路,找收費高速,看路標。因為收費處無人,且無英語指示牌,給我們造成了一點困惑。谷歌地圖導航的路線給出的出口晚了一個,重新付錢再入收費公路,才回到正確路線。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里奧馬焦雷(Riomaggiore)村內

到達第一個漁村,是最南部的里奧馬焦雷(Riomaggiore)。鎮上小小的收費停車場已經滿了,工作人員說去第二個村吧。小鎮上路很窄,根本沒有打U-turn回頭的空間,進停車場的是一條很陡的上坡路。斜坡上顫顫怯怯地退車,差點碰上後面追尾美女的車,幸虧原來舊金山開車的技術瞬時回放,艱難地退出。往回開時,看到公路邊上停了不少車,想起網上說如果路上有地方,可以免費停,正好找到一個位置,退進去平行停車。但是,停車位離村子很遠,下了幾百個臺階才到鎮上。

五漁村(Cinque Terre)自北向南由蒙泰羅索(Monterosso)、韋爾納扎(Vernazza)、科爾尼利亞(Corniglia)、馬納羅拉(Manarola)和里奧馬焦雷(Riomaggiore)這五個村鎮組成。五個村之間藉助火車貫穿,也可以走山路,但是,山路全長約15-20公里,需時5至7小時才能走完。我們像大多數遊客一樣,購買了五漁村一日券‘Cinque Terre Train Card’搭火車穿梭於各村鎮。憑這張卡可在五漁村無限乘搭來往La Spezia至Levanto的列車,還可以免費乘搭村內巴士和免費遊覽村鎮的大部份設施和博物館。但是,因為時間所限,我們只能用上無限搭乘火車的福利。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第二個村 馬納羅拉(Manarola)。本來可以從第一個村走 ‘愛之路’到第二個村,但是,當時這條沿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村裡小鎮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近似直列的岩層,記錄了劇烈的地殼運動

這裡的地勢是依山傍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當地居民祖祖輩輩,經過一千多年持續不斷的努力,壘起總長達7000米的石牆,把陡峭的山坡改造成適合耕種的梯田。此地以種葡萄做酒出名。

現在五漁村的房屋外牆都塗上瑰麗顏色,村莊被打扮得猶如一位可愛少女。由於崎嶇陡峭的懸崖分隔,五漁村一直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天堂,沒有城市的繁囂,只有純樸的風土人情,在1997年被列入聯合國文教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之前,這是一片難得的樂土。

五漁村位於羅馬帝國重要戰略海岸線上。公元9世紀,薩拉森人(Saracen,阿拉伯遊牧民族的統稱)統治了這裡,摧毀房屋,把海邊的村民逼進深山之中。11世紀,托斯卡納的Obertenghi家族趕走了薩拉森人,村民們回到海岸並建起第一批房屋。12世紀,這裡成了熱那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enoa )的一部分,並以葡萄佳釀聞名於世。

15世紀,這裡正式被更名為“五漁村”。在之後的幾個世紀裡,五漁村天災(地震,風暴)人禍(海盜襲擊)不斷,居民數量一直減少,但葡萄酒的生意卻依然興旺。1879年,意大利統一,開始修建穿過五漁村,連接熱那亞(Genoa) 和羅馬的火車幹道。因為修火車需要儲存炸藥,修築了沿海的棧道。到了20世紀60年代,蜿蜒的沿海公路完工, 人們有幸欣賞五彩村莊和大海的迷人景色。但直到70年代,這裡的美景才真正被廣為人知。1999年,這裡列為意大利國家公園,成為意大利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現在每年240萬遊人去五漁村遊玩。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第三個村科爾尼利亞(Corniglia)在山上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從第三個村科爾尼利亞(Corniglia)山上往南看海岸線,可以看到下面村火車

因為坐的這一趟火車沒停韋爾納扎(Vernazza,第四個村), 再上時間限制我們沒去成,其他四個村我們都光顧了。第一(Riomaggiore),二個村(Manarola)最美。即使現在不是旅遊季節,遊人依然很多,難以想象旅遊旺季會是什麼狀態。五漁村景色雖美,但商業氣氛太重,有點像到了麗江這一類旅遊景點的感覺。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第五個村蒙泰羅索(Monterosso)的海灘(五個村中唯一有海灘的)

所有公路收費和無人加油站現在的指示牌都是意大利語,看不懂,全憑自己的悟性來塞錢或塞卡,打通關口。歐洲柴油車多,意大利語的汽油叫benzina,柴油卻叫gasolio,很容易和英文的汽油gasoline搞混。但是我注意到汽車加油口是綠色,跟加油站加油槍的顏色(也是綠色)搭配對上,就可以了。

五漁村有點類似麗江,值得去一趟,有許多可以上明信片的景色,但是,去了之後又感覺到它有點名過其實,因為意大利海岸線有許多相似的小鎮。現在,我可以安心地把它從‘待去’的名單上劃掉了。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海灘

(完)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孤山〕遙看崖上彩樓疊,側聽潮回碧浪驚  --- 意大利五漁村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