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前言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家長們內心的願望,為了讓孩子長大後過得好,家長們也總是竭盡全力的為孩子好,希望孩子早日有出息,甚至是光宗耀祖。

可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往往是殘酷的。有些時候,家長即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但如果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能讓孩子成才,那麼孩子往往很難有大作為。而越是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越是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孩子對於家長的話,是非常放在心上的,也許有時候,家長覺得這句話沒什麼,可是在孩子看來,卻很可能是“晴天霹靂”,會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影響,因此,這3句會傷到孩子的話,就儘可能地別說了!

1.你看看XX,你再看看你,你怎麼哪哪都不如人家?

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作對比,這種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希望孩子看到差距後,會奮起直追,加油趕上。

可是,孩子對於這句話往往會有另外的解讀,他會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趕不上“隔壁家的小孩”,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甚至連自信也沒有了!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廢物”,只想找個地方逃離這一切。


越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2.爸媽就這麼大的本事,以後家裡就全靠你了

這話乍一聽好像沒什麼問題,是在給孩子傳遞一點危險感,讓孩子知道他的責任所在。

但孩子可不是這麼理解的,他很可能會想既然“爸媽就這麼大的本事”,那麼,自己又如何承擔得起家人的重任呢?

如果家長長期對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要麼信以為真,年紀輕輕就把家的重任扛在身上,以後出去做事總是畏首畏尾,害怕給家裡麻煩;要麼就是完全不當回事了,覺得自己再努力也沒什麼希望,還不如徹底不管來得輕鬆。

越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3. 我不管你了,你去找XX去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時,會被孩子無厘頭的行為給惹到惱怒,因此,他們常常會半威脅式地對孩子說:“我不管你了,你去找XX去。”

孩子聽完這話,第一反應是蒙圈,會覺得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要不,為什麼會不管自己呢?

如果家庭中有一方家長經常說這種話,孩子就會慢慢疏離他,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對於家長來說,很可能是個累贅,不知道哪天對方就不會要自己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在未來的感情中很容易缺乏安全感,也容易變得焦慮敏感,甚至出現情緒或性格問題。

越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聰明的家長不說3句話,會做好這3件事

1. 用鼓勵取代比較

同樣是希望孩子成長進步,但聰明家長採取的策略不同,他們更喜歡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鼓勵。

比如,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時,喜歡比較的家長會說:“別驕傲,你看看隔壁家孩子,考了滿分還在認真學習呢!”而喜歡鼓勵的家長則會說:“看來你最近學習很用功啊,如果按這個節奏學習下去,說不定以後就是第一名了!”

兩者看似沒有差別,可是在孩子聽來,前者是挫敗的,即便他已經取得了好成績,可還是比不過隔壁家的孩子;而後者是有希望的,只要自己努力,一切就都有可能,孩子自然更願意為之努力了!

越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2.給予孩子適度的壓力

並不是說壓力不好,壓力確實會讓人努力,但這要在壓力適度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太小沒有作用,太大會壓得人徹底放棄,只有剛剛好的壓力才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

因此,聰明的家長在給予孩子壓力時,不會把自己的壓力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給予適度壓力,既督促孩子成長,又避免過於放鬆。


越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3.主動陪伴孩子,幫助孩子處理難題

與前者的甩手掌櫃不同,聰明的家長不會把孩子看成負擔,而是把他們當成可愛的精靈,儘量花時間主動陪伴,即便在孩子遇到問題時,也不會逃避。

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發現:玩具較少的孩子,由於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會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是的,相比於給孩子提供玩具、自己消磨時間,家長有質量的陪伴往往對孩子的益處會更大。

越無能的家長,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最後想說

教育孩子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時候,我們看起來是為孩子好的事情,也許在孩子看來,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因此,家長如果希望孩子平安成長,希望孩子長大後有出息,一定要注意這些方面,千萬別好心辦了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