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2020】推動鄉村振興 決勝全面小康

【理論|決戰決勝2020】推動鄉村振興 決勝全面小康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為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微美肥西”推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理論文章專欄,從多角度、多層面回望總結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新跨越、新成就、新經驗,為決勝全面小康凝心聚力,貢獻肥西智慧。一起來看看今天推送的理論文章吧~~~

【理論|決戰決勝2020】推動鄉村振興 決勝全面小康

推動鄉村振興 決勝全面小康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

根據木桶理論,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戰略安排,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鄉村全面發展。

近年來,肥西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位置,立足農業農村發展實際,堅持把新型工業化帶動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基本路徑,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堅持把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有力抓手,堅持把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推進鄉村治理和環境提升作為重要內容,努力打造全省城鄉統籌新典範,走出了一條具有肥西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2019年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位。現代都市農業不斷壯大,全縣“一村一品”示範村累計達95個,創建農業部健康養殖示範場5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10萬畝,培育家庭農場43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9家,新型農業主體數量和規模穩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鄉村振興示範點和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有力推進,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12個,農村暢通工程村級道路項目全部完工。農村改革穩步推進,125個村完成“三變”改革,全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較上年增長23.4%,村集體經濟達50萬元以上的強村12個。農村居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076元、增長10.3%,增速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1:1.69,城鄉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全省首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也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重大考驗的關鍵之年。脫貧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農”工作成效。要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就必須堅定不移地抓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順應農民新期盼,立足國情農情,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落到肥西“三農”工作實際,就是要用新理念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難題,創新機制運行,厚植髮展優勢,集聚新要素,激發新動能,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

優化產業佈局,大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能有好的就業、高的收入,農村才有生機和活力,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為我們指明瞭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方向。肥西區位優越、農業產業基礎好,要加快花卉苗木、綠色稻米、蔬菜瓜果、經濟林果、蠶桑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以設施農業、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為方向,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空間佈局,形成具有肥西特色的“一廊、三帶、五區、多園”現代農業產業新格局。(一廊:即江淮運河生態廊道;三帶:即沿合銅路、合安路、合六路高效設施農業產業帶;五區:即近郊都市服務型農業片區重點發展花卉、蔬菜瓜果等產業,西北產業融合發展型片區重點發展經濟林果、精品苗木等產業,中部休閒觀光型農業片區重點發展蠶桑、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等產業,西南特色高效型農業片區重點發展綠色稻米、經濟林果等產業,環巢湖生態循環型農業片區重點發展蔬菜瓜果、綠色稻米等產業;多園:即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域性農產品加工園、“一村一品”特色精品園等。)要完善現代農業生產基礎。修編高標準農田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專項規劃,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項目、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持續提高農田排灌標準和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加強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和推廣,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強化園區示範帶動,啟動花崗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編制,完善市級現代農業園區水、電、路、氣、網絡等基礎設施,多數量、高質量建設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要加快現代農業產業佈局,發展多種形式的現代高效農業。大力發展蔬菜瓜果、經果林產業,大力推廣稻漁、稻蝦等綠色高效種養模式,繼續辦好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加快建成全國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拓展提升蠶桑產業,努力打造合肥 “菜籃子”重要供應基地。大力推廣“電商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推進與知名電商平臺、電商品牌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係,實現農業由“種得好”向“銷得好”轉變。推進農業與文旅康養深度融合,推動休閒農業由零散發展向集群佈局轉變,擴大蒿子粑粑節、瓜果採摘節、荷花節等活動影響力,著力把肥西打造成合肥都市圈乃至長三角地區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休閒農業“打卡地”。要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完善“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利益共享機制。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向市場信息、冷藏保鮮、冷鏈運輸、加工營銷等全產業鏈拓展,著力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堅持生態支撐,大力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質量。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大力發展生態適宜型產業,傾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護好肥西鄉村綠色宜居的生態本底。要持續推進鄉村產業綠色化。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以生產投入品減量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質量安全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為主線,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強化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認證管理,實現認證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全覆蓋。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等綠色生態產業,鞏固畜禽養殖“兩區”劃定成果,積極發展綠色無汙染養殖業,結合打贏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攻堅戰,大力推進漁業退漁減船轉產工作,持續實施“肥藥雙減”行動,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汙染。紮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壓實縣、鄉、村三級河長責任,確保全縣1731處河湖渠塘壩管護到位。以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為抓手,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汙水處理工程、垃圾處理工程,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

培育文明鄉風,大力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文明新氣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掘鄉村傳統文化底蘊,引導農民樹立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不斷加強鄉村發展的精神支撐和道德引領。建設提升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加強縣級宣講總隊和鄉鎮(園區)志願宣講隊建設,定期深入村(社區)宣講巡講。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組織開展好文化服務下基層活動,開展“榜樣進校園”“思政微課堂”“思政星教師”等評選。落實好宗教管理“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依法加強農村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選取具有肥西特色的農村題材作品進行宣傳推廣,組織“電影下鄉”“電影進養老院”“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等活動。開展好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持續開展“文明村鎮”“道德模範”等基層文明創建活動,健全完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夯實基層基礎,大力提升鄉村綜合治理能力。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鄉村治理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完善黨建引領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強化黨建引領,以基層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為抓手,著力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在鄉村治理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著力增強基層組織為民服務能力。要健全完善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全面推行村級事務公開制度,豐富基層民主協商的實現形式,大力推廣“村事民定”議事方式,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致富能人、鄉賢、退休幹部等作用,確保群眾對鄉村治理事項的知情權、話語權、參與權和決策權,構建農村治理體系的最大“同心圓”。要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完善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持續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活動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堅持依法決策,促進依法治理,推進黨務公開、陽光村務、陽光司法,提升“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水平,著力消除基層“遇事找關係、辦事講人情、信官不信法、信權不信法”的現象。

拓寬致富渠道,大力提升鄉村群眾民生福祉。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要落實各項創業扶持和補貼政策。深入實施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百村示範、千村提升”工程。分類推廣資源、資產、資金、資本、資質等五種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探索項目投入、物業租賃、飛地經營等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力爭全面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落實促進農民增收各項政策,加大綜合施策力度,努力實現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快於GDP增速、快於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落實穩企穩就業、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享受均等化公共就業服務等農民工就業政策,支持鄉鎮(園區)設立公益性崗位,促進農民工就業。要深化改革激發農村活力。紮實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工作,積極推進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省級試點,積極破解現代農業土地要素制約難題。做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礎,積極探索推進集體成員身份確認、集體資產折股量化、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等工作,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有序推動“三變”改革擴面、提質、增效,著力構建“土地變股權、農民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資源流轉經營機制,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提升農村公共服務和保障水平。推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提升農村學校和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深化“控輟保學”行動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保障、鄉村教師職稱評聘傾斜和住房保障等各項政策。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進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改造提升村衛生室,消除醫療服務空白點。穩步推進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落實鄉村醫生“縣管鄉用”“鄉聘村用”和應屆高校醫學畢業生應聘到鄉“院”村“室”工作的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等政策。加強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隊伍建設,做好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控。提高農村群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經辦服務水平。提升鄉村養老服務水平,加快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做到鄉鎮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100%。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和社會救助政策供給,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風正一帆懸。鄉村振興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我們一定要全面貫徹落實好中央及省、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奮發有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紮實有序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為落實“六穩”要求、完成“六保”任務提供有力支撐,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理論|決戰決勝2020】推動鄉村振興 決勝全面小康【理論|決戰決勝2020】推動鄉村振興 決勝全面小康
【理論|決戰決勝2020】推動鄉村振興 決勝全面小康

來源:縣委辦政研科

審核:張建春丨責編: 張靜 艾克發 |編輯:常燕茹

主辦單位:中共肥西縣委宣傳部

轉載或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