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日本“翻車”,為何在國內成為大熱點?

昨天小米有一個看似“翻車”的案例,卻在“翻車”的手機市場裡成為了焦點​。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負負得正”嗎​?

我想借這個聊聊今年各個商家打破壁壘,穩固納新的趨勢。

對於作為消費者的俺們,萬一有點啟發呢?


1.

事情是這樣的:

昨天,小米在日本的一個廣告片,又棒又敏感。

宣傳效果不但在日本國內直接炸裂,而且漂洋過海來到國內,一度瘋狂霸佔各種熱搜。

要知道,一切能引起熱議的話題,必然自帶爭議屬性。這個短片也不例外。

這個片本來宣傳的是小米快充。但拍攝創意老厲害了!

它的精髓,就倆鏡頭。

第一個鏡頭是白人演員吃飽了變成了一個胖子,而且違反牛頓三定律的上天了。

小米在日本“翻車”,為何在國內成為大熱點?


第二個鏡頭是胖子爆炸,而且製造了象徵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


小米在日本“翻車”,為何在國內成為大熱點?


作為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我們知道,日本近代史最磕磣的事,就是被美國扔過倆原子彈。

而這倆原子彈的名字,一個叫“小男孩”,另一個就叫“胖子”。

誒,你看看,所以說這樣拍廣告,對日本人來說是不是要了親命了?

一個快充功能,竟然能和白人,胖子,原子彈爆炸這幾個意像粘在一塊。此創意策劃堪稱業界鬼才,一點不過分。

都說打人不打臉,小米這已經屬於用坦克履帶直接從日本臉上壓過去了。


2.

不過我想說,這個案例,不管是失誤還是有意為之,效果都是一級棒!堪稱小米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營銷。

小米十年,終於開悟。

為什麼我這麼講?因為一切傳播,都不可能取悅全部用戶。

而且傳播本身的善惡屬性,本身就是混沌的。比方說我們經常看到的24小時循環播放的抗日神劇,就屬於傳播範疇。日本人假如看到這種片子,看見自己的祖先被手撕,被彈弓子把飛機打下來,被褲襠裡掏出來的手雷炸飛……

日本人怎麼想?他們應該不會太開心。

但抗日神劇不是照樣風風火火闖九州好多年?說明有受眾群存在。

也就是說,一切傳播行為,有人罵街就有人豎大拇指。

那麼,小米作為廠商,在遵守法理的前提下,什麼傳播能讓自己用戶豎大拇指,什麼傳播就對小米算成功。

那麼小米的核心用戶在哪?在國內。

小米的核心用戶是誰?從小米1上市以來的定位看,小米的用戶群集中在年輕男性居多,後來紅米系列也網羅了很多中老年用戶,再後來從小米6開始重視手機顏值,女性用戶也增加了一部分。

總之,大都是國人在買小米的單。

我們進而看看,小米的在日本戰績如何?

小米在日本“翻車”,為何在國內成為大熱點?

這是3月份日本的手機周銷量圖。

除了一席給了華為以外,國產品牌無一上榜。

小米和OV等等,在日本處於開拓期。而且從蘋果在榜單霸佔7個席位看,日本用戶的消費取向,和小米的定位完全相反。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日本對於小米是雞肋市場?起碼目前是。

而在國內,以前只聽說過國外的個別廣告宣傳,對華人不友好。

這是第一次俺們國內的廣告對他們不友好。是啊,別管有意無意,咱竟然也辱日了這次!

因此大把人,尤其熱血青年群體,被小米一波圈粉。

這波用戶本來,很多是華為的粉絲啊!華為一直是以愛國的民族企業形象出現的,對吧各位。

那麼我們就可以看見一個現實了:

小米這次宣傳,無論初衷如何,其結果是通過打擊了一個雞肋海外市場的用戶,達到了從國內競爭對手嘴裡搶到核心消費用戶的目的。


真的,我覺得特別厲害。聲東擊西+虎口奪食,一氣呵成。


3.

這就完了?當然沒完。

全網的討論聲中,幾乎每個人都忽略了另一個市場:韓國。

小米這次宣傳,也許,只是也許啊,染指目標還包括韓國。

我們看看雷軍5月5號的一條微博。

小米在日本“翻車”,為何在國內成為大熱點?


雷歐巴看起來很帥很思密達有沒有?

這可不是帥就完了的事啊朋友們!這裡邊也許還有別的道道。

不信你看這張照片

小米在日本“翻車”,為何在國內成為大熱點?

這是當年小米進軍印度時,雷軍身穿印度民族服裝的照片。

而今天的印度市場,應該是小米除了中國以外,在國際上最大的市場之一了。

那麼再聯想這次雷總披上高麗戰袍,感覺用意有點深邃。

要知道,韓國和日本的民間感情,非常一言難盡,如果說由於歷史原因,中國人曾經不喜歡日本的話,那韓國就是一箇中國的PLUS版本。

所以,雷總身穿韓國戰衣,廣告片猛攻大韓民國老百姓之敵……你看看你看看,小米莫非是在下一盤大棋?

莫非雷總以民族服飾模特身份,吹響一次次國際戰役號角,屬於象徵著御駕親征的獨門手藝?

推測起來有內味兒了。繼續觀望後續吧。

有人肯定得問了:韓國手機市場,不是號稱個個都生是三星的人,死是三星的鬼嗎?小米怎麼融進去呢?

我想說:小米只有手機嗎?韓國人用不用音箱?用不用排插?用不用水筆平衡車掃地機器人?

用的話,小米就有機會在今年這個經濟不太行的年景,以一貫的低價策略入局分蛋糕。

以上都是我猜的,如有雷同,純屬我算卦手藝好​。謝謝​。​

4.

所以,結合上邊案例看,如屬實,則小米不管是否有意為之,但確實做到了以犧牲日本市場口碑為代價,贏得中韓兩個市場的好感的結果。

這事擬人化就很好理解。

比如中日韓的市場是三個人,日本當年曾經跟中韓打過架。

小米是新來的一個人,小米想跟中韓兩個市場交朋友,於是小米不分三七二十一先揍了日本一頓。

中韓市場站旁邊都看傻了……

但是,中韓市場跟小米交朋友的意願,卻會由於一些奇奇怪怪情緒,提高了。

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好感度+10

從小米自身的角度來看,他其實做了今年很多企業都在做的事情:

破圈。

也就是打破自己的固定用戶群,廣泛納新,以謀求經濟寒冬中,企業的生存能力。

比如前幾天搞了一次9級互聯網地震的《後浪》,就屬於打破年輕人圈子,吸納成年人用戶的一次破圈營銷。

再往前捯幾天,世界級“你好騷啊”之王——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在中國區也開始破圈。他們選定的亞太代言人是周冬雨,對,就內個身材極其單薄的小姑娘周冬雨,跟維密風格違和感滿滿的周冬雨。

因為維多利亞的秘密品牌一直以來,代言人都是身高兩米腿長兩米八的性感大模,這固然上檔次,但是太不接地氣了。甚至對身材普通的女性是一種嘲弄。

因此,既然今年錢不好賺,則品牌調性必須親民,必須從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里恰錢,把代言人選成身材很普通的周冬雨,也正是品牌向利潤低頭的破圈策略。

還有蘋果,歷來高大上的蘋果,現在就通過各種小道消息旁敲側擊:以後我們價格會更親民噢……

這也是破圈,是IOS宇宙企圖打破次元壁,對安卓宇宙的一次奇襲戰。

總而言之,在經濟不好的年景裡,全球廠商都急於保命,因此各種壓箱底的絕活都得抖出來。

今年的各種商戰,會很多很膠著。

苟活,是今年很多企業的主旋律。

這裡邊也許會有不少對消費者有實惠的事出現,在自己的消費領域保持敏銳,總能佔到便宜。

佔便宜最爽了。


5.

文章的最後,我補一個昨天發在知乎上的段子。

本來只是個段子,我一邊吃芒果一邊寫的。但竟然獲得了將近5K點贊,以及部分網友竟然覺得可行。把我嚇傻了都。

段子是按照小米視頻中的原子彈扔日本創意,狗尾續貂的,幫小米YY出來一個系列的“全球戰略”:

1.進軍美國市場:去夏威夷僱幾個印第安人,把手機頭頂上那層皮割下來,顯示我米屏幕佔比率高!

2.進軍法國市場:把一個白色的小米手機,漸變成黑白綠三色各1/3,顯示我米色彩斑斕青春靚麗!

3.進軍澳大利亞市場:一群古代白人穿的很破戴著鐐銬,在海上航行手機沒信號,其中一個掏出小米就打電話,顯示我米信號好!

4.進軍德國市場:一群德國人暴打兜售高價蘋果的猶太人,然後蘇聯人帶著小米來了,德國人喜迎王師!顯示我米性價比高!

5.進軍印度市場:一群用小米的低種姓用米聊聯絡,最後圈踢用蘋果的高種姓貴族!顯示我米軟件生態圈親民!

6.進軍意大利市場:一個穿軍服的人,在蘋果和小米之間反覆橫跳,每次選蘋果手機都是壞的,最終選了小米興沖沖的走了。顯示我米質量出色!

7.對了,下一支日本廣告我也想好了,有請tfboys代言三人組東渡扶桑!小男孩形象顯示我米乃是年輕一代之不二首選!

幫助小米pick手機界魯迅人設!我可以!!


你看,就這玩意,真的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信。

假如任何廠商真的按照這種思路執行的話,結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在品牌領域,全世界都將開倒車,退回到封建時代。

所以玩歸玩,鬧歸鬧,段子就為了開玩笑。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全體廠商都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對市場更包容的話,能夠擺脫全球經濟下行的夢魘嗎?

畢竟,捉襟見肘是肉眼可見的,盤子的總量是亙古不變的,灰犀牛是會隨時露面的,總會有企業成為歷史碎片的……

只能祝一切都好,起碼要比想象中好。

Peace.


歡迎各位關注我的公眾號“虎山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