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井(作者:YRJ)


旱井(作者:YRJ)


已经过了清明,早晚还要穿棉衣棉裤,草芽战战兢兢地瑟缩在土里,老榆树象征性地结了几片捉襟见肘的榆钱,大地灰突突的,像一张硬邦邦的结了痂的皮肤。去年整个冬天,这里没有落一片雪,刺愣愣的西北风肆虐到如今。地干得没法下犁,可节令不等人啊,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来说,他们是再明白不过的。犁起来的是一块块锅盖大小的硬痂,后边跟犁的女人们举着大木锤把大痂敲成小痂,把小痂捣成碎土。村里村外,黄尘滚滚,天上的太阳像一张荞面饼子,冷冷地浮在尘土里……

谷雨也过了,风还没有停,雨还是没有下,埋在土里的种子干飒飒地躺着,没有一点萌发的意思。村村户户的旱井已经见了底,吊水桶的绳子越加越长,桶在井里叮叮当当半天,打上来的是黄汤,半桶,少半桶,桶底,最后什么都打不上来了……

杨五一家也陷入了缺水的困境!他家四口人,两个孩子还没上学,他和妻子种了二十多亩地,粮食产量不高,去除开销以外,也就刚够开销用度。最令杨五苦恼的是家里只有一口旱井,洗衣水、刷锅水还要饮牲口。用水跟花钱一样,精打细算,抠抠搜搜,到头来还是青黄不接。

这天晚上,孩子们都睡了,杨五穿着大红背心儿趴在炕头上,卷了一棒子旱烟,“哧”一声划着了一根火柴。火光照亮了杨五的脸,他歪着头,眯着一只眼,“叭叭”地使劲吸了几口,烟卷头上有红光闪闪,他煽灭火柴,把火柴梗扔在了地上。

杨五的妻子嘟囔道:“多会也不忘这根烧火棍!水,一点也没了,咋办么,愁死人了!”

杨五没有说话,只是抽烟,火星一明一灭,黝黑的脸在明灭里闪现。

“就知道抽,倒是吭个气,说个话呀!”杨五妻子有些着急。

“日他,活人能叫尿憋死嘞?”

“可会说那便宜话了,你倒是给变出水来呀!”

“咋啦么,你还小看我了?等我打出几眼井来,叫你天天洗澡,每日洗衣,想倒就倒,想泼就泼,都由着你嘞!”

杨五的妻子显然是动了心,问:“哎,你说真能有那么一天不?”

杨五扔了烟头,说:“瞧着吧,阴阳都看过了,后天就动土。”

旱井(作者:YRJ)

第二天天还不亮,杨五就起身了,赶着毛驴去二十多里以外的河里取水。人背驴驮,叮叮当当,晌午的时候总算是回来了,俩孩子见到清泠泠、甜盈盈的水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嘴对嘴就喝了个痛快。杨五嘴上说慢点,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转身准备明天打井的工具去了。其实工具很简单,就是几把锹,几把镐,几个箩筐罢了。

第三天,天蒙蒙亮,杨五和妻子扛锹拿镐挎箩筐地早早开工了。杨五用白灰在地上画了一个直径三尺左右的圆圈,然后沿着线圈用锹一点一点地旋,看那样子比女人们绣花还细致还认真。旋完后他在手掌心吐了一口吐沫,抓起镐把,高高举起,胳膊上灌满了力量,一弯腰,镐头重重地砸在地上,再使劲一撬,一勾,一提,起来一大块土,如此循环,杨五就像一个机器,不停不歇,不知疲倦!杨五妻子拿起铁锹不紧不慢地把男人刨起来的土一下一下地铲起来,再使劲扔到一边,看那架势哪里像女人,壮丁也逊她几分。井越挖越深,杨五站在里面只露个头顶,他双手托住井沿儿,轻轻一撑向上跃起跳了出来。他撩起衣襟擦了擦脑门儿上的汗,蹲在地上开始抽烟。

妻子问:“是不是得上架?快扔不动了!”

“上哇!”

抽罢烟,杨五找来四根大腿粗细的木棒,支起一个四角的木架,架顶挂了一个大滑轮。杨五下到井里,一待就是一天,连晌饭都是妻子给他吊下去的。井越打越深,吊出来的土也越来越多,妻子把这些新土齐齐地摊开,开拓出一片平平展展的地来,看着这块地杨五的妻子心里觉得亮堂,盘算着有了水就在这儿种黄瓜,种茄子,种青椒,种芹菜,种柿子……她想想就乐。杨五等不上箩筐,在井底扯开嗓子喊:“嗨,放箩筐……”妻子这才回过神来:“来了来了……”两个孩子在新土上过家家正玩儿的兴起……

旱井(作者:YRJ)

七八天之后新井打好了,杨五高兴得不得了,让妻子炒了豆腐、鸡蛋,炸了糕,像过年一样喜乐。

杨五和妻子一口气打了三口井。

雨还是一直没有下,种子始终没有发芽,有的裸露了出来,成了鸟食儿……

芒种过了没几天,虽下了几场小雨,但对于久已干旱的土地来讲是无济于事的,井里一点水也没放进去,地里的种子还是没有发芽,村里的饮水依旧困难。实在没有办法,举村上下,老老少少都去二十多里以外的河里取水,省吃俭用,把多余的水倒进井里储存起来,他们觉得井里有了水,心里就有了着落和依靠。

旱井(作者:YRJ)

夏至那天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像泼像倒,电闪雷鸣,地上水流成河,像世界末日来临一般。村里的人喜不自胜,男人们顾不了这些,穿上雨衣穿梭在雨里,筑水道,挖水沟,把雨水引到井里,他们看着上升的水位就像得到了黄金一般,心里乐开了花。一天的时间,村里的旱井全都灌满了水,人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不得了,个个笑逐颜开,精神满满。地里的种子发芽了,破土而出,节节拔高。

杨五和村里的女人们在井台上种了柿子、黄瓜、豆角、茄子、青椒……家家户户的菜园子丰盈起来,满园的绿色看着就叫人心情舒坦。天不下雨的时候,他们就从井里打水浇灌,当然了,禾苗也不会辜负女人们的这番好意,发疯似的长高,发疯似的结果,沉甸甸地挂满藤蔓,肉嘟嘟,胖乎乎地吊在藤架上。新鲜的时蔬走上了他们的餐桌,绿色承担了农家全部的生活色彩!

旱井(作者:YRJ)

杨五又在琢磨砌水窖,买了水泵,家里接上自来水,他觉得有了井就有了水,有了水生活就有了绿色和希望。

旱井(作者:YRJ)


注:我国黄土高原缺水、苦水(水质苦涩)地区存蓄雨水、雪水的一种水利设施。在田边路旁水流汇集的地方,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有防渗设施,除供人畜饮用外,还可浇灌农田,也起蓄水保土作用。也叫旱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