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在唐朝,這個人才輩出,有容乃大的時代,唐詩更是被大量的文人們推上了中華歷史文化的高峰。這個時代產生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以及今天的主角“詩鬼”李賀。

李賀這個人可以說是十分有才的。他與李白,李商隱並列共同稱為“唐代三李”。

可惜這位優秀的浪漫主義詩人英年早逝,留下的詩篇也是屈指可數。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人在越老的時候因為對於世界的認知度更高,寫下的作品也就越有價值。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比如,一位作家曾經說過如果可以,他希望抹去他前期的作品。

傳言李賀只活到了24歲,但是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前期的文字就讓他在文壇有一席之地。這是怎樣的才華斐然!

這要從李賀的代表作來看他的才華了。其中有一句頗具代表性的詩句:“黑雲壓城城欲摧。”不就是兵臨城嗎 ,經過李賀這樣一番渲染,就什麼都有了。雲是黑的,代表即將有大戰來襲。

黑雲壓城,更是利用擬人的手法以視覺效果讓人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這裡的通感完美地展現了文人的敏感,接著彷彿城都要被壓垮了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來了。短短的七個字,是多少人一輩子也到達不了的巔峰呀!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如果不是因為貧窮,或許他可能不會這麼早就死去。如果不是因為這麼早就死去,或許他的成就會更大,中華唐朝的詩歌或許又是另一個高峰了。與之同樣不幸英年早逝的還有王勃等等。

李賀還有一句“雄雞一聲天下白”,雄雞一叫,天下大亮,可謂是相當之浪漫奔放。

而李賀最出名的一句還是要數“天若有情天亦老”了 。當時有很多人渴望對出下聯,但是相比這優秀的上聯,想要對出同樣的下聯很不容易。因為不僅要全要字字相對,連意境也要求很高,充滿無奈但是還是要認清現實的感覺。當時這句話可謂是轟動已久,無數名人雅士爭相吟對,但是一直以來沒有一個公認的可以適合的下聯。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直到兩百年後的,一位酒鬼名字叫石延年,北宋有名的大文學家,但是他最出名的地方還是他的酒。這位嗜酒如命的大才子因為對出了下聯而名震四方,他文學方面的名氣也就終於超過了他在酒罈中的名譽。

有一次文人墨客喝酒寫詩,眾人就把200年前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拿了出來,在場之人沒有一個人能對得上下聯,這個時候石延年喝得酩酊大醉,隨口說了一句下聯,在場之人拍案叫絕,並且流傳了近千年之久。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他對出的下聯就是:“月如無恨月長圓”。兩者都有道法自然,自己雖然是局中人卻無可奈何地感嘆。都是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解釋。兩者的意境相似,甚至有恨比有情來得更加讓人惋惜,感情更加強烈。

就像《蘭亭集序》的作者在酒後作出《蘭亭集序》,事後自己想模仿超越也超越不了了一樣,這位石延年的下聯也是在醉酒後一時興起,大筆一揮,肆意流暢,就這樣,在兩百年後,一支筆,一個人,一桶酒,解答了這個謎題。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其實,“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的情感不是很積極的,相比之下,偉大領袖毛潤之所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更是有一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勢,讀起來頓時讓人豪氣升騰。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那些跳樓的,大多數是樂觀的人。而悲觀者,因為早在事前就預料到了最壞的結局所以在最後,不至於接受不了。恰恰相反,樂觀主義者就很容易會接受不了了。這裡並不是讓大家做一個悲觀者,只是想要讓大家知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滄桑二字,原本只是指時間的變化,曾經的滄海,慢慢地就變成桑田了。於是在後來就慢慢有了現在的滄桑:代指世事或世態變化巨大。是呀,在時間的流逝中飽經風霜,滄桑怎麼能少了那層最關鍵的意思呢?

沒有認識到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人,是不會活的明明白白的。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這個滄桑的意思。原來隨著時間變化,是這個滋味兒。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年後被酒鬼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