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夏季的一天,河南省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突然間車來人往,進進出出的人陡增三萬多。有貴族官宦、士子鄉紳,也有平民百姓……其中就有大將軍何進派來的人。

一個小村莊怎麼驟然間出現這麼多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原來是有位享壽八十四的老人病逝了,知悉者都前來弔唁。這位高壽的老人,就是陳寔(字仲弓)。

陳寔能贏得如此身後哀榮,說明他不是達官貴人,就是豪紳鉅富。不然,他就是一個生前官至太邱長的普通老者。但他的高風亮節、嘉德懿行,令人欽羨、敬仰。

一、謊言咒母,官吏喪命。

陳寔自幼勤奮好學,聰慧明達。進入仕途後,曾任潁川郡(今河南禹州)西門亭長、聞喜(今屬山西省)長、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長等官職。為官行政期間,陳寔清正於己,有為於民。而且,十分注重教化民眾。

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清正有為之陳寔(劇照)

陳寔職任太丘長時,有一位下屬以母親有病為由,請假離崗。極重視“忠孝”之義的陳寔自然立即照準,並請下屬代問其母安好。

事後,當陳寔稱讚這位下屬的孝道之時,有人說,近來未曾聽說他的母親生病。於是,下屬的行為引起了陳寔的懷疑。

經過查證,這位下屬撒了謊,欺騙了陳寔。陳寔為此非常生氣,認為此人罪大惡極,並立即“收之,令吏殺焉。”

當時在場的陳寔的主簿認為,憑這位小官吏的“撒謊”之舉,就處死他,有點說不過去。於是,主簿就建議陳寔,查一查該吏員其它方面的罪行,然後合併處理。

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提出建議之主簿(劇照)

陳寔聽後,斷然否決了主簿的建議。同時,強調說,欺騙主官,可謂不忠;詛咒老母有病,可謂不孝。還有什麼罪過比“不忠不孝”更大的嗎?就是查出他其它的罪行,難道還能大過這個嗎?主簿聽了無言答對。

於是,那位口出謊言,咒母有病的下屬被處死了。由此可見,陳寔對“忠孝”行為的重視程度之高。

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即將被處死的官吏(劇照)

此事,給轄區內的民眾上了一堂事關“忠孝”的操行大課,給那些不忠不孝者敲響了警鐘,使得民風日益和順。這也恰恰是封建倫理道德所需要的。

二、良言訓誡,盜賊斂跡。

天災人禍,往往非人力所能及。每當莊稼欠收之年,盜賊也就偏多。這一年的年景,又不好。為了餬口延命,有人竟然於夜間偷到了陳寔的家中。

陳寔發現了盜賊後,假裝沒有看見,只是把兒孫們招呼到近前,予以諄諄教導:一個人要時時自警、自誡,自我觀照,才能行正致遠。沒有人天生就是壞人,就是盜賊。

但是,如果染上了惡習,就不容易改掉,就很難再走上正道。你們抬頭看一看那位“樑上君子”,即可明白其中的道理。說著,陳寔就用手指了指屋樑。

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陳寔訓誡盜賊(圖景)

躲藏在屋樑上的、以為未被發現的盜賊,聽了陳寔的一席話,又知陳寔早已發現了自己後,趕緊從屋樑上下來,扣頭請罪。

陳寔審視了盜賊一會兒後,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看你這形象舉止,不像個壞人。如果能及時改過從善,你“自可不慮貧困了”。隨之,陳寔給了“樑上君子”兩匹絹,讓他換取點吃喝用度。

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深感愧悔之盜賊(劇照)

盜賊為之感恩不已,再三致謝而去。此事傳揚出去之後,陳寔的家鄉再沒有出現過盜賊。

三、曲節弔喪,救護鄉黨。

東漢末年,一些正直的士大夫、貴族官僚,極力反對宦官掌權、亂政,時時與其發生爭鬥,稱之為“黨爭”。但是,由於桓、靈二帝一味寵信宦官,不納忠言,導致忠烈、耿直之士多受打擊、迫害,謂之“黨錮”。

張讓(漢靈帝以“父”待之,權勢熏天)等中常侍,還通過“黨錮”,任意降罪於那些與己不利的官員、士子。有的時候,他們株連的範圍很大。

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漢靈帝寵臣張讓(劇照)

辭職歸隱家鄉的陳寔,也曾受到牽連,被捕入獄。後來,朝廷因故大赦天下,陳寔才又得自由。

這時,也是穎川人的張讓的父親去世了,歸葬家鄉。前去弔喪者,“雖一郡畢至,而名士無往者,讓甚恥之”。

得知情況後,深知張讓之狠毒的陳寔,慮之再三,為了穎川的“黨人”,忍辱含垢,降尊紆節,獨自前去弔唁張讓的父親。

正為不見名士露面而苦悶的張讓,見天下之大儒、名宿陳寔前來弔唁自己的父親,其虛榮心瞬間得到了極大滿足,自覺臉面無限。“及後復誅黨人,讓感,故多所全宥。”穎川的“黨人”,自然也是對陳寔感激不盡。

一介小官去世之後,前往弔唁者多達三萬。其有何德何能,獲此哀榮

陳寔(圖像)

陳寔如此之“明德”,不僅為時人所敬佩、禮讚,甚至令他人自慚形穢。當時之太尉楊賜、司徒陳耽,曾因越陳寔而居高官,感到惶惑、慚愧。為此,陳寔去世後,被諡為“文範先生”。

主要參考文獻:《後漢書•陳寔傳》、《世說新語•政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