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最美護河員

保護好每一條河道,既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民眾的期盼。濟陽區在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中,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著力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濟陽區始終堅持把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綠色發展理念的有力抓手,作為推動黃河濟陽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作為強化河湖管理、維護河湖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工作開展以來,濟陽區湧現出大批“巾幗護河”河管員,以實際行動保護母親河。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最美護河員

“濟陽區最美護河員”劉燕(右)。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張忠玉

善美步行濟陽

心裝碧水無瑕

2020年3月,濟陽區為加強農村河道管理管護,重新調整河管員隊伍,劉燕作為第三方監督管理的業務經理,便成了每天行走在河邊的護河員,從此風雨無阻,守護著濟陽的“盆中水”。

濟陽轄區內省市區三級河道322.4公里,鎮街級河道1077.5公里,村級河道大約1400公里,在這200多天的日子裡,劉燕沒有節假日,沒有精準的上下班時間,她每天都要花十幾個小時到各處巡查,從不間斷,查看岸線有無違章搭蓋、汙水排放有無違章、水質是否有變化、水面有無漂浮物等。除了做好日常巡查與信息上報,她還協助專業養護隊伍做好日常河道養護工作等,在河道清理行動中,在衛生死角清理中,在道路垃圾打掃中,在田間地頭垃圾撿拾中,都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時時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生活方式。

作為一名河道專管員,劉燕時刻銘記自己是基層一員,堅持為村民群眾服務的宗旨,為河道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作為一名女同志,她在工作中勇於克服困難、任勞任怨,時刻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履行自己的職責,發揚著“善美濟陽”人精神毫不懈怠,不折不扣地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智慧河湖管理

河岸同治提升

除了“日行千里”,劉燕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考核河管員到崗情況。為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我區以“河(湖)長制”管理為抓手,積極引入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等智慧河湖管理理念,將治水工作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全面推行河道APP管理系統,及時更新河湖基礎信息數據庫,河長履職實現巡河軌跡實時化、巡河記錄可追溯、巡河日誌電子化,實現了信息化管人、智能化管河的長效管理。

劉燕介紹說,有了這個管理平臺,每一個工作人員、每一個鎮街的河湖長,都能夠很清楚地知道河湖庫塘的“家底”,對面上的情況有了全面系統的瞭解,在進行項目規劃、報批時,能夠快速提供決策依據,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將治水做到了精細化管理。

在利用河長管理軟件的基礎上,劉燕還充分利用微信群便利直觀的特點,建立河湖長工作群,以實行河湖動態監控;微信群內,各河管員每天上報清理完成情況,再由各鎮河管員負責人上報每天巡查清理前後照片,兩層反饋和保障徹底杜絕了河湖管理範圍內存在的漏查漏報、新增反彈以及整改標準不高等問題,在劉燕的監督治理下,河道面貌煥然一新,得到了周邊群眾的充分認可。

創新體制機制

確保河淨水美

日常工作中,劉燕既是有擔當的護河“隊長”,還是大家心中護河的帶頭榜樣,她組建的以老黨員、老幹部及沿河一帶的居民為主的巡河志願隊,開展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清理沿河的衛生死角,並向周邊居民宣傳不要往河裡亂扔垃圾、亂倒汙水,營造了村內人人治水的良好氛圍,讓河流越來越乾淨、美麗。

劉燕介紹說,建立長效機制以來,每天都要查看彙總省市督辦問題以及各級河長、區級河長制辦公室、各灌區管理機構、各鎮街水利站、第三方檢查等問題,形成督辦件下發,一部分轉辦相關單位和鎮街處理,一部分轉辦保潔公司處理,最後由第三方彙總落實整改情況,程序上更加簡便,確保河湖問題“有人查、有人管、有人監督整改”。

在以劉燕為代表的全區河湖管護人員共同努力下,濟陽區積極實施“2331”工作法,加快生態治理工程建設、加強農村河湖治理管護、構建河湖管護長效機制、打造美麗示範河湖工程,推動河湖長制有名有實,全區河湖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