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小葫蘆小時候看電影還要看露天電影,或者學校組織的,政府派下工作人員到學校去放。可能大家好多都經歷過吧,那時放電影會分班級看,幾個班級一組,借用一個班級,還要手動搭屏幕,不過還是樂在其中。每次鄉下有放電影的,都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現在也會有這樣的機會,只是沒有那麼大的熱情了,更多的是回憶小時候的美好記憶。

每次看電影最要命的就是每看一部電影都要寫觀後感,讓我們好頭疼,下面就讓小葫蘆領大家回憶一下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吧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地道戰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鬥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地雷戰

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趙家詩和附近幾個村莊,常常受到日軍的襲擊,因此,他們想用“地雷”來攻退鬼子。由於當時組織上發給人民的地雷是有限的,於是,大家都開始想辦法。他們自己造地雷,經過努力,他們發明了:踏雷、拌雷、飛雷、子母雷等等。其中,最厲害的要數“天女散花”了,這種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會爆炸,爆炸時石頭會飛上天,落下來就會把鬼子砸死。

電影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幹,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鬼子挨炸又捱打,一個人影都不見。”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劉胡蘭

一位被毛澤東主席提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少女英雄。她的感人事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在抗日戰爭時期,做為雲周西村的抗日救國兒童團團長的劉胡蘭,積極組織小夥伴們一起配合共產黨,組織了大量抗日救國行動。終於,日本投降了。可是,國民黨發動了內戰,戰爭的陰影再次籠罩住神舟大地。學習了許多革命道理的劉胡蘭,下了決心,決定加入黨,終於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後補黨員。很不幸,她被國民黨的人抓住了,面對兇惡的敵人,劉胡蘭說出了“怕死不當共產黨”這樣的一句話!最後,年僅15歲的她死在了敵人的鍘刀下。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媽媽再愛我一次

1990年,影片在內地造成了轟動,同年6月左右,《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同年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共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人數超過2億,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只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可見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狼牙山五壯士(片段賞析)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向懸崖,像每次發起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跳下懸崖。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每次看到這的時候都激動不已,中華民族的抗日英雄太多了,從小到大都很崇拜他們。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的河北白洋淀,調皮莽撞的少年張嘎目睹奶奶為掩護八路軍逃跑被日寇殺害後,隻身來到縣城要找到游擊隊排長羅金寶,好讓他幫忙為奶奶報仇。哪想真遇見羅金寶時,他將對方當作了漢奸,鬧了笑話。誤會解除後,張嘎夢想成為一名小八路,並想擁有一把槍,結果因為太想得到槍,他不但在和胖墩打賭時耍賴,還違反紀律將某次戰鬥中收繳到的真槍偷偷藏在了樹上的鳥窩裡,再次鬧出笑話。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太極張三丰

李連杰演了張三丰一個月後,就變成了自己的徒孫張無忌。演了陳真12年後又演了自己的師父霍元甲,這是一種神馬樣的穿越。不過太極張三丰真的很好看。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衝出亞馬遜

《衝出亞馬遜》是一部很寫實、又很類型化的動作片。它的好看絕不止於因為銀幕故事的別具一格或那種跌宕起伏,而是影片所擁有的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的衝擊力,特別是那種人所期待的尊嚴與光榮的誕生。影片傳達了一種讓現實的中國人仰慕與渴望的鐵血精神。

還有很多希望大家補充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感謝關注微信公眾號:童年的時光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過的電影(太經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