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堅持,成功不會來到


僅靠堅持,成功不會來到

何時變,怎麼變,永遠是一個艱難的決策。而經歷多了你就會發現,睿變,拿捏的不只是變與不變的分寸,而是更好地讓自己與世界相處、與自己和解的一種智慧。

撰 文 | 藺 雷 (內創研習社創始人,《反敗資本》《內創業革命》《內創業手冊》作者)

責 編 | 司 歡

變或不變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關鍵看怎麼變。一旦脫離理性、走向極端,就是毀滅的開始。“動輒就變”與“死活不變”就是企業家創業者常走的兩個極端,成熟大企業也不例外。

01 動輒就變是用戰術的僥倖掩蓋戰略的定力

“動輒就變”說白了就是簡單追風口,什麼時髦幹什麼。從3D打印到共享經濟,從VR到人工智能,從無人機到區塊鏈,從工業互聯網到數字化升級,今天換個項目,明天改個方向,篤定跟著風口把自己吹到半空也能撈一筆。

一個年輕創業者講的特直白,“我現在就是半年跟一個方向,政策提啥、趨勢往哪走,我就儘量往上靠,總能碰上一個……”其實,不止他一個人,一批創業者也在這麼“賭”。

你覺不覺得,投機主義永遠存在,只是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平心而論,風口是一個新興產業剛出現時,投資人和產業界必須營造出來的一種“假象”氛圍,畫出一個大餅吸引大量創業者進入。目的很簡單,就是用人海戰術去試錯,儘快找到行業的主導設計(dominant design)和發展路徑,最後資本在合適時機實現倍增和退出。這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必經過程。可是,一旦我們只看到表象就盲目跟風,而不是在認定方向後夯實內力、踏實精進,這事就變了味兒。

因為,追風口一點也不輕鬆,甚至更累。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話語方式,這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自身精力是多麼高的要求。更因為,追風口看似走在時代前列,其實很傻,我們永遠不可能成為某一行的專業人士,卻浪費了大把青春。

僅靠堅持,成功不會來到

一位北大學霸創業女孩在失敗後這樣反思,“我承認,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是一件好事,可以充滿挑戰,但風險又是巨大的。因為在追趕風口的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是斷層的,以至於最後創業者會產生各種焦慮的情緒,互聯網金融懂一些,直播懂一些,但是都不是很精通。而且,做每個項目並沒有自己的企業發展源動力,給人一種為了創業而創業的感覺。”

風口並非不能追,我們反對的是盲目的、簡單的追風口。在所有的風口和機會背後,你要能接得住它,要有讓自己一直吹在空中的戰略定力、專業能力和實幹精神。

真的風口需要長期堅持才抓得住。用戰略的定力把控方向,用戰術的優化正確做事,就是一種睿變力。而不是反過來,用亂變掩蓋戰略的乏力。

和“亂變”同樣危害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是“死活不變”,它的威力大到把曾經的行業巨頭拉下馬。這很好理解,想想我們自己,一開始不也都是不願意改變的麼。

02 死活不變是用過時的創新對抗未來的創新

我們都曾有一個誤解:那些死活不變的企業,根本不會去做創新。其實,他們也在創新,只不過做的是一種過時的創新。

商業世界裡有兩個有趣的對比案例,一個是諾基亞,一個是IBM。

2013年9月,諾基亞CEO約瑪·奧利拉在諾基亞品牌被微軟收購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輸了”。

諾基亞曾經那麼不可一世。我很清楚記得,上學那會兒諾基亞3310風靡大街,N97面世時更讓無數人瘋狂。但它敗給了谷歌,一個做系統開發的公司:諾基亞不斷加碼改進自己的塞班系統,而不是擁抱符合潮流趨勢的安卓系統。結果是,手機越來越賣不動,後來被微軟收購,曾經的輝煌迅速被蘋果、三星、OPPO等後來者取代。

僅靠堅持,成功不會來到

諾基亞最大的錯誤,是在絕路上盲目堅持過時的創新。除了諾基亞,各行業都有類似的巨頭被自己的“不變”幹掉的案例。對那些曾經靠創新起家的行業巨頭來說,當成為行業領袖後,往往熱衷於對原有技術的改進、產品性能的提升,而不再擁抱新技術、不再進行有效的創新,直到最後被後來者替代,這叫作“創新者窘境”。

陷入創新者窘境的核心原因,就是“死活不變”的慣性思維。

與諾基亞不同,IBM在21世紀初開始就主動求變推進瘦身計劃,把業務重心從利潤率低的“硬件”轉移到利潤率更高的“軟件和服務”之上:

2002年,IBM放棄全球磁盤存儲市場20%的份額,把硬盤業務出售給日立;

2004年,IBM果斷砍掉PC業務,將其5年的品牌使用權出售給聯想;

2007,IBM把商用打印機業務出售給理光;

從2009年開始,IBM推動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設,隨後快速轉型成為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和雲平臺,涵蓋節能減排、食品安全、環保、交通、醫療、現代服務業、軟件及服務、雲計算、虛擬化等熱點方向。

如果一家企業所做的創新,只是在盡力延緩原來產品和服務的“死去”,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偽創新”。它只是在用一種過時的創新,對抗未來的創新。該變不變,你不死誰死?

03 僅靠堅持,我們根本贏不了這個世界

不幸的是,不少創業者在盲目堅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為總有一些雞湯把我們餵飽,“創業成功者都是堅持到最後的人”,“當你像瘋子一樣去堅持,像傻子一樣去死磕,就會發現沒有什麼我們做不到!”

雞湯好喝,但它沒有告訴我們理性做事的方法,更會讓一些涉世未深的創業者誤入歧途,試問:方向錯了堅持還有意義嗎?底褲都輸沒了拿什麼堅持?“成功者都是堅持到最後的人”這話反過來說更符合現實情況,“堅持到最後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幸運兒成功了”。

真的,僅靠傻傻的堅持,我們只會被這個世界拋棄,而根本贏不了什麼。只有大方向不跑偏的堅持才有價值。任正非2017年在華為戰略務虛會上說,“一個公司取得成功有兩個關鍵:方向要大致正確,組織要充滿活力”。

來看看阿里巴巴陳航(花名無招)的故事,沒有他調整研發方向的睿變力,就沒有現在的釘釘。

僅靠堅持,成功不會來到

陳航在阿里內部是一個著名的連續失敗者。2011年他從日本回歸阿里後,先是做一淘網沒有起色,後做又做“來往”也沒成功,一度淪為阿里邊緣人物。

這兩次慘敗讓作為產品線負責人的陳航頗為苦悶。後來,他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們這幫人不懂社交、通訊和用戶型產品”。於是,他在來往的內部會議上語氣堅定,“我們要換個方向,做一種區別於朋友圈的工作圈,做企業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於B端市場。”但是,這一想法遭到很多人抵制。

吵了一個多月後,他帶領來往的7人核心團隊到了馬雲湖畔花園的私宅,在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支持的情況下開始研發釘釘。2014年5月,釘釘項目啟動;2015年初,第一版上線。兩年後,釘釘以每年200%的速度成長,2017年釘釘企業用戶突破300萬家,估值500億美元,登上阿里巴巴財報;截至2019年6月,釘釘用戶數突破2億,企業組織數突破1000萬。

不得不說,陳航是一個主動求變的“偏執狂”:該堅持時堅持,該變化時聰明應變。真正的堅持,是順勢而為下的主動求變和冷靜堅持;真正的睿變力,則是擇機求變而不固守,順應趨勢而不亂變,最終找到動與不變的精妙制衡點。

那麼,怎樣提升睿變力?這取決於每個人的悟性和行事風格,有幾個方法可以參考。

1.從上次的失敗中改變

沒有上次失敗的刺激,我們很難跳出原來的思維定勢。最大的動力就是從失敗中深刻反思,主動求變做出調整。

2.設置極限條件倒逼改變

提前做出最壞的結果假設,對照自己的現實情況,找到可能導致最壞結果出現的幾個關鍵點,倒逼自己做出變或不變情景下的最優決策。

僅靠堅持,成功不會來到

3.審時度勢提前求變

單純的熬沒有價值,審時度勢和因勢利導的變才有意義。2000年初,MP3、MP4市場方興未艾,OPPO和步步高(VIVO的前身)憑藉其音色品質贏得一席之地。當他們轉型做手機時,人們普遍認為是瞎摻和。誰知後來的結果與眾人想的都不一樣:OPPO和VIVO不僅在國內遍地開花,還打入國際市場。如果當年他們死守MP3、MP4市場,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比別人領先一步的戰略預見,就是一種睿變力。

4.持續的小堅持:該不要臉時不要臉

堅持的價值在於突破一個閾值,小堅持往往更易於達到這樣的效果。一位女性創業者寫過一篇文章叫“不要臉的巨大能量”,有一句話是“想做成一件事,要靠什麼?有兩點。第一點,不要臉;第二點,堅持不要臉。”這位創業者一開始幾乎幹啥啥不行,但有一點很強,就是堅持不要臉,很有韌勁。在堅持不要臉的過程中,她改進了溝通技巧,改變了做事方式,改善了管理方法,這讓她最終搞定了投資人和外商夥伴,變得善於跟客戶打交道,更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何時變,怎麼變,永遠是一個艱難的決策。而經歷多了你就會發現,睿變,拿捏的不只是變與不變的分寸,而是更好地讓自己與世界相處、與自己和解的一種智慧。

《反敗資本》

本書將創業失敗後觸底反彈的三大路徑總結為三力模型,幫助創業者/企業家提升自身的能力、改變固有的舊習、磨礪心力,並輔以真實的企業案例,為下一輪的成功增加籌碼。

公眾號改版,找不到小編?

最近後臺有小夥伴留言,在正常的時間線看不到我們推送的文章了,不要擔心,2招提升文章及時出現在時間線的概率!

僅靠堅持,成功不會來到

星標設置

點擊公眾號名稱,進入公眾號


如果你希望與小編每天12點準時相遇,可以試試這兩個辦法喔~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注!

— END—


三連一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