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法國都有很多黑人,作為非洲國家的摩洛哥,為何以白人為主

一提到非洲,絕大多數人的腦海中浮現的,無外乎貧窮、戰亂、飢餓等令人心情為之低落的詞語,還有那些除了一口白牙,從上到下遍體漆黑的當地黑人們。

不過,如果你到過北非的摩洛哥,你就會發現,這裡的大街上到處是歐式風格的建築,生活中瀰漫著濃郁的歐式浪漫氛圍。整個國家安寧祥和,人民生活富裕。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裡不僅盛產美女,而且百分之八十的居民都是白人,幾乎看不到黑人。

這就讓人奇怪了,既然同屬非洲,為何摩洛哥當地的居民,卻不是以黑人為主呢?

連法國都有很多黑人,作為非洲國家的摩洛哥,為何以白人為主

(牽著駱駝的柏柏爾人)

一、摩洛哥的柏柏爾土著居民。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西北角,隔直布羅陀海峽和歐洲的西班牙隔海相望,陸地上與同屬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以及26.6萬平方公里的西撒哈拉沙漠相鄰,總領土面積約45.9萬平方公里。

摩洛哥是非洲古老的國家之一,早在30-40萬年前,這裡就有卡薩布蘭卡人活動的遺蹟。最早定居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是柏柏爾人,他們以原始部落為組織單位,過著遊牧生活。

公元前16世紀時,腓尼基人成為進入摩洛哥的第一代殖民者。公元10世紀時,他們建立了利克蘇斯、丁吉斯等城市。而當地的柏柏爾人為反對腓尼基人的殖民統治,組合成強大的部落聯盟——毛里塔尼亞。

從公元2世紀到6世紀,摩洛哥接連受到羅馬人、汪達爾人以及拜占庭王朝的入侵統治。直到7世紀時,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引入伊斯蘭教,並建立起阿拉伯的伊德里斯王朝。

11世紀中葉,從撒哈拉到尼日爾河一帶的柏柏爾人倫圖那部落崛起,在馬拉喀什建立阿爾穆比特王朝,在經歷阿爾穆瓦希德和馬林王朝更迭後,摩洛哥一度處於分裂局面。

連法國都有很多黑人,作為非洲國家的摩洛哥,為何以白人為主

(法國入侵摩洛哥)

二、殖民者對摩洛哥的影響。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葡萄牙、西班牙幾乎佔領了整個摩洛哥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向摩洛哥內陸進逼,直到1525年,來自蘇斯河流域的阿拉伯-薩阿德人,向歐洲殖民者發起進攻,並建立起薩阿德王朝,後來更替為阿拉維王朝。摩洛哥迎來了阿拉伯人統治的強盛時期。

1830年,法國入侵摩洛哥的鄰國阿爾及利亞,在當地建立起殖民地。而西班牙也跨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從沿海地區向內陸推進,逐漸吞併摩洛哥北方領土。

法國也越過阿爾及利亞繼續向摩洛哥入侵,最終法西雙方簽訂協議,摩洛哥北部和南部歸西班牙,而中部卡薩布蘭卡與拉巴特歸法國。

從此,西班牙和法國,就成為摩洛哥的兩大保護國,直到1956年,摩洛哥獨立,法國和西班牙所佔的領地合二為一。西班牙也沒有完全退出,還佔據著摩洛哥北方休達、梅利利亞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島嶼。

由於長期處於西班牙及法國殖民統治之下,獨立後的摩洛哥,仍然在各個領域和法國與西班牙有著緊密的聯繫。近一半的出口貿易和三成的進口貨物來自西班牙和法國。

在軍事上,摩洛哥和法國更是關係密切,大多數武器都向法國採購,少量從美國購買。2018年時,法國承建的非洲第一條高鐵,就穿過摩洛哥,分別連接丹吉爾、拉巴特、卡薩布蘭卡三座城市。

摩洛哥還在和西班牙共同修建一條海底鐵路。該條鐵路將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連接歐洲和非洲。

連法國都有很多黑人,作為非洲國家的摩洛哥,為何以白人為主

(摩洛哥美女)

三、撒哈拉沙漠的阻隔作用。

黑人起源於撒哈拉沙漠以南,其體能充沛,繁殖力強,野蠻好鬥,具有侵略性。如果不加以限制,基本上無孔不入,很快就會代替當地土著,成為主導種群。

比如今天的法國,向非洲黑人敞開移民懷抱,短短几十年,黑人已佔據法國人口的7.5%。甚至新生兒60%多都是黑人。看來用不了多少年,法國將變成歐洲的黑人國度。

而摩洛哥雖然同屬非洲,其原始土著卻是白種的柏柏爾人,並不是黑人。隨著阿拉伯人的文化入侵,以及後來西班牙和法國殖民影響,其人種經過歐洲血統混血,更加傾向於歐洲白人血統。

而發源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之所以沒有跨過北迴歸線,進入摩洛哥等北非國家,實行種族入侵和佔領,歸根結底還是撒哈拉大沙漠的功勞。

由於撒哈拉沙漠面積廣袤,條件惡劣,以當時黑人們的技術設備條件,他們根本不可能穿越這個地區到達北非。

同時,由於柏柏爾人受歐洲人影響,較早就掌握了火槍火炮等先進武器的應用。倒是他們穿越沙漠向南擴張,打得黑人們只能繼續向南逃竄,離北非也越來越遠。這樣一來,摩洛哥也就更難以看到黑人了。

(參考資料:《非洲人的人種分類和語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