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今年夏天可能是近些年最凉爽的夏天了,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还没怎么感受夏天的威力,夏天就已经快要过去了。从今天开始,就已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了。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也是秋天的第一个气节,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所以立秋也就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气温也会变得更加宜人。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夏天的炎热其实也并不是很可怕,因为现代有着各种消暑降温的方法。可是对于生活在古代的古人们来说,夏天和冬天一样可怕。冬天的寒冷是古人生存的最大敌人,夏天的炎热同样对古人的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比如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仅仅京城就热死了一万多人。

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清朝经历了最炎热的一个夏天。那么,这一年的夏天到底有多热呢?《清实录·高宗实录》中对此有明确的记载:

乾隆八年。六月。丙辰。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系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将天气酷热的原因归咎到了自己身上,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上天才降下酷暑。在这种情况下,逼得乾隆几乎是要发出罪己诏了。

一般来说,古代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天灾人祸,皇帝为了平息天下众怒,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发罪己诏。例如明朝时期,经常出现极端天气,因此明朝的皇帝经常性的要发罪己诏。清朝也是如此,康熙皇帝就曾经因为大地震发过罪己诏。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乾隆八年的酷暑是多么严重。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乾隆皇帝在深宫之中,有各种消暑之物仍然觉得热,那宫外的广大百姓就更觉得热了。九门提督舒赫德数次上奏折给乾隆,说把守九门的兵卒们因为酷暑都已经倒下好多个了。九门乃是京畿重地,乾隆皇帝因此特批每一门发放2000两消暑银两,并且嘱咐九门守将“预备冰水药物。以防病暍。”

根据清朝史书中的记载,当时不光是京城地区酷热难耐,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天气也十分炎热。自乾隆八年五月以后,气温一天比一天高,到当年六月达到顶峰。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乾隆多次颁布圣旨,提醒各地注意防暑降温,但是却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各地仍旧纷纷奏报:“今岁夏至以后,天气炎热,甚于往年,以致人民病暍者多。”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其实,虽然乾隆皇帝连发数道圣旨 ,命令各地官府做好防暑工作,但是在古代那样的条件下,实在是很难预防高温天气带来的损害。哪怕是当时的京城,在乾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京城以及京郊从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期间,仍然热死了一万一千多人。那么,当时京城的气温究竟有多高呢?史学家和气象专家都曾经做过研究。

史书上对乾隆八年酷暑的记载有很多,而且记载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就一个字:热。很多文献中都出现了“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热毙者更甚”这样的记载。虽然古人在记事方面向来比较夸张,但是根据史学家和气象专家的研究来看,关于清朝八年酷暑的记载确实没有夸张成分。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气象学家通过史料分析认为,乾隆八年六月中旬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4℃,平均温度也超过了40℃。一般来说,超过34℃的天气就十分炎热了,44℃已经属于超越历史极限了。在古代历史上,有记载的温度来看,最热的就属于乾隆八年这一天了。如果乾隆八年夏天的温度没有44℃的话,史书上也就不会有“土石皆焦,桅顶流金”的记载了。

因为天气实在太热,逼得乾隆皇帝也快要忍不住下罪己诏了。不过,幸运的是,气温在六月下旬之后就没有继续升高了,反而逐渐下降,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人们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乾隆皇帝看到天气不热了,也就没有下罪己诏了。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乾隆八年夏天这么热的天,热死了那么多人乾隆都没有下罪己诏。可是当乾隆皇帝退位当太上皇的第二年,乾清宫失火,将许多他心爱的文物古董烧毁,连藏在交泰殿的“天子御宝”也烧了。这个时候已经八十好几岁的乾隆皇帝慌了,马上就下了一条罪己诏。由此看来,在乾隆眼中还是他那些文玩宝贝更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