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宝藏丨科尔沁潮尔史诗 诉说着古老的传奇

英雄史诗是人类文明史中的瑰宝,但因各种原因,留存于世的很少。其中蒙古史诗尤为独特、璀璨。随着《江格尔》、《格斯尔》一批蒙古史诗的整理完成,蒙古史诗的研究取得了空前进展。但上世纪50年代就有专家断言,蒙古史诗已在民间失传,尤其是以"潮尔"为伴奏的蒙古史诗不可能再恢复。因此科尔沁潮尔史诗面临失传的危险。

科尔沁潮尔史诗主要流传于内蒙古通辽、兴安盟一带,是科尔沁地区唯一一种活态传承的长篇史诗,已经存在上千年了。所谓活态传承,是以潮尔奇(传唱史诗的民间艺人)为媒介,对受众者口耳相传,没有文字,没有声像,讲究活唱活用和对语境的高度依赖,因此专家的断言也是有迹可循了。

内蒙古宝藏丨科尔沁潮尔史诗 诉说着古老的传奇

潮尔史诗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民间艺人潮尔奇用自弹自唱的方式讲述一个天神下凡化成英雄,并且打败了危害人间的恶魔——蟒古思,保卫一方和平的故事。民间也称"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意为"镇魔故事"。潮尔琴,是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与马头琴外形相似,但不同的是潮尔琴头刻的是蟒古思(鳄鱼)而非马,演奏时将一把刀插进弦码下,用松弛的弦缠绕在手指上进行弹奏,音色低沉,古朴苍劲,非常适合演奏大气豪迈的英雄史诗。弹奏潮尔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弹奏前要斋戒焚香,不能用中指弹等。

科尔沁潮尔史诗规模和篇幅庞大,光音乐曲目就有9套20多首,可与《江格尔》、《格斯尔》相媲美。其中"十八部蟒古思因·乌力格尔"作为一种大型的串联系列史诗群被永久传唱,是蒙古族第三大史诗。

内蒙古宝藏丨科尔沁潮尔史诗 诉说着古老的传奇

为何规模这样大的蒙古史诗会面临失传的危险呢?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活态传承外,科尔沁潮尔史诗在传承方式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规矩,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子不授徒。若家中无子,可传外甥等。

其次潮尔奇在表演过程中还有很多禁忌。潮尔史诗共18个语调,每场表演只能用三个语调,每次轮换一到两个,所以很多潮尔奇这一生都没有唱完全部的潮尔史诗。为什么会有这个规矩,大概是怕外人偷艺吧。

另外因为蒙古族一直信仰萨满教,潮尔史诗也有驱鬼祛病、祈福纳祥之意,潮尔更是巫术仪式中的法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巫术驱鬼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潮尔史诗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更加喜欢并学习"胡仁·乌力格尔"和"好来宝"。

内蒙古宝藏丨科尔沁潮尔史诗 诉说着古老的传奇

要说潮尔史诗,就不得不提布仁初古拉老人了,只有他一人能用潮尔弹唱完整的二十多部史诗,而其他两位潮尔奇齐宝德、扎拉森只能用胡琴弹唱两三部史诗。布仁初古拉老人师从他的舅舅那木吉拉,完整地继承了舅舅的衣钵,就连《汗腾格里》这一生只允许传唱一次的曲目,舅舅也在去世前几天就教给了他。

布仁初古拉老人成为20部科尔沁潮尔史诗唯一的传承人,而他自己也承担下发扬之责。因为老人退休前是一名语文老师,文化较高,他将20部史诗尽可能的用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日后研究和宣传史诗非常珍贵的材料。2008年布仁初古拉老人被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旨在通过教育平台,招收专业学生进行传授,将潮尔史诗发扬下去。可惜的是两年后,布仁初古拉老人与世长辞,生前也没有传人。

幸运的是,有许多人都在为拯救潮尔史诗共同努力着,青年学者杨玉成博士在两年中完整整理了三部布仁初古拉老人传唱科尔沁潮尔史诗的录音、录像。2008年科尔沁潮尔史诗也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获得"科尔沁潮尔史诗"项目的保护单位资格。

内蒙古宝藏丨科尔沁潮尔史诗 诉说着古老的传奇

科尔沁潮尔史诗将叙事、抒情、吟诵融为一体,古朴苍劲,大气豪迈。那声声传唱中无不体现蒙古民族坚毅勇敢,爽朗豪情的生活态度。这跨越千年的经典真希望能永远传唱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