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字為題的唐詩女子


只一字為題的唐詩女子

開放的大唐,開啟了女詩人光輝奪目的寫作篇章。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全唐詩》九百卷,女詩人120餘位,佔據了詩歌江山一角。除去我們熟知的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劉彩春、魚玄機之外,仍有不為後世所記錄軼事的諸多女詩人,其中就有一位名為劉媛的女詩人,《全唐詩》收錄了她三首詩歌,其字裡詞間映射的清絕細膩依然鮮活。


春風報梅柳,一夜發南枝。

傍人那得知心事,一面殘妝空淚痕。


送遠

聞道瞿塘灩澦堆,青山流水近陽臺。

知君此去無還日,妾亦隨波不復回。


長門怨

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學畫蛾眉獨出群,當時人道便承恩。

經年不見君王面,花落黃昏空掩門。

題目裡的經年

《句》停頓了千言萬語,本是春風招展萬物時節,呼喚出了一個明媚的春景,枝葉向南,翹盼暖陽,但春風也吹開了思緒與心事,靜看春景的女子,早早梳妝打扮,等待知心人的到來,結果不言也可知,淚痕空對著寂寞不見的自惱。似乎《詩經》之後再也見不到"氓之蚩蚩"哪怕前半局愛情的美好了。

《送遠》擬的輕悄,不知徐志摩的"輕輕的我走了"是不是學了這般詩人冷靜筆調下的心潮澎湃,分別之期近在眼前,沒有說過去哪裡,也沒有念物相送,算是久別,也算是永久的決絕。詩人以決絕的語氣寫出這般,暗藏不住內心的擔憂,瞿塘峽的險灘,如此肯探險的男子若不是為了尋情,怎會這麼不顧自己的危險呢,宋玉與巫山女私會於陽臺,想必險灘過後就是陽臺了,既然如此,你不還,我不回,一切隨波而去。

《長門怨》可謂是唐代民間諸多女子的清麗惆悵之作,世間未必真有如此痴情的一個唐明皇,但世間卻有許多痴情的嬌女子。漢武帝以金屋藏嬌許了一個大漢痴情男的誓言,但終抵不過因李夫人的嬌寵,阿嬌被棄長門冷宮的命運,阿嬌也只得請賦文大師司馬相如為其擬一文表芳心,阿嬌從長門冷宮走出的那一剎那,也再也回不去那從前的記憶了。

平民女子遇不見只一個的唐玄宗,對高高在上的皇帝愛情,風靡於世間,猶如一股諳波,攪動了不安的內心,盛世談愛,越發愛,亂世談情,何為情,這是自古以來所有女子未體驗情感之前的憧憬和經歷情感破碎後的徹悟。

從春經夏曆秋,怎樣的女詩人寫出瞭如此深的"怨"呢。

一"怨"曾經經歷的兩相美好。想必女詩人應該是個道姑或者是歌女,唐代的道姑經歷凡塵被灼傷之後,隱於靜僻,自我療傷,或者洗去凡塵,等待重生的一天,而這種救贖是需要曾經愛人的再回首。但恐怕,此女詩人也如同魚玄機一樣,被逐出入道觀,李乙連下揚州來探視的勇氣都沒有,魚玄機遂自怨自棄,放任自流。

一"怨"轉過頭去的行行重行行。大唐比大漢,唐人比漢人,昭陽宮的細雨打溼了梧桐,漫長雨夜,颯颯秋風,未央宮到昭陽宮的距離如此近,但在如此期待中,時間是重複的匆匆,

細雨催著花落,直落到黃昏,長門開著,一個期待的身影都未曾看見,行行淚滴,不知何時滑落,竟也未曾斷流。

細膩大唐在眉間

唐玄宗可謂脂粉堆裡的男人,他鐘情於美女的眉毛,曾領畫工設計出十種眉圖,各取了很美妙靈動的名字: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稍眉;八曰逐煙眉;九曰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蛾眉妝是盛唐甚為流行的眉妝,唐玄宗引領時尚的力度可見一斑。蛾眉大抵比照蠶蛾長觸鬚的樣子,從宮中傳到民間,坊間女子一起談論唐皇帝喜歡細長眉毛的雅事,想象著能夠以蛾眉妝奪得如虢國夫人般被恩寵的機遇。


男人的詩篇灑落的是大唐的氣魄,女子的詩篇浸潤的是大唐的細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