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書中三個細節告訴你原因

《西遊記》是一部奇書,是中華文化中最經典的小說之一。通過書中神話故事,將道、佛文化精髓通俗的展現、詮釋出來,並揭露了當時社會黑暗的一面。《西遊記》是一部適合各個年齡、知識層面的人品讀的小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讀《西遊記》,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孫悟空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書中三個細節告訴你原因

孫悟空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中國最著名的神話人物。如果做一個您最喜愛的中國神話人物評選,我想孫悟空會毫無爭議地,拿下第一。孫悟空已成為一種文化,就是我們常說的"猴文化"。

孫悟空法力高強,神通眾多,一根如意金箍棒在手,各路神魔妖怪瑟瑟發抖。他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卻也脾氣火爆,有時候還有點得理不饒人,更是一個"不太聽話的刺頭"。在民間文化中,孫悟空代表了機智、勇敢、永不妥協、永不放棄的精神。

孫悟空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書中三個細節告訴你原因

而在我看來,他卻是個悲催倒黴的孩子。雖然最後修成正果,卻經歷了無數坎坷和艱難險阻。跨越千山萬水拜師學藝,才學了三個神通就被師傅趕下山。憑著實力打出個官竟然還是個"弼馬溫",偷吃幾個蟠桃、仙丹還被煉丹爐燒個半死,甚至還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當然越是艱難、坎坷,越能體現出孫悟空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孫悟空經歷的這些困難中,關於他為何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的這個問題,爭議很多各有各的看法,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孫悟空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書中三個細節告訴你原因

做人需要低調,切莫愛出風頭

第一個原因,是書中交代的最清楚,也是最沒有爭議的。那便是孫悟空藝成之後,在眾多師兄弟面前顯擺。

悟空聞說,抖擻精神,賣弄手段道:"眾師兄請出個題目。要我變化甚麼?"……大眾見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兒!好猴兒!"不覺的嚷鬧,驚動了祖師。祖師急拽杖出門來問道:"是何人在此喧譁?

菩提祖師,對愛出風頭的他非常不滿,當然也是出於對孫悟空的關心。菩提祖師決定將其趕下山,並通過這件事,教育他做人的道理。書中原文是這樣說的。

祖師道:"你等起去。"叫:"悟空,過來!……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出於對孫悟空的保護,菩提祖師將孫悟空趕出了方寸山。這是《西遊記》文字中,對悟空下山給出的交代,但這樣的說法是比較淺顯的。

孫悟空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書中三個細節告訴你原因

受壽命之限,必須下山

對於孫悟空下山,更深層的原因,則需要去品,去思考,從書中細節找出答案。菩提師祖法力無邊,對孫悟空的壽命,更是掐指一算便能知曉。他已算出,孫悟空如果一直在方寸山修行,而不去下山去改命,他的壽命已不久矣,這也是他教孫悟空長生之術的原因。

美猴王頓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閻王所居,何為到此?"那兩人道:"你今陽壽該終,我兩人領批,勾你來也。"

孫悟空自以為已經跳出三界,乃不死不滅的仙人,直到醉酒之後,魂魄被勾到閻羅殿。孫悟空親自查看生死簿,才知道自己原來只有三百四十二年的壽命。一怒之下,篡改了生死簿。他不但將自己的改了,還將所有有名有姓的猴子們的生死壽命,也全都改了。

悟空親自檢閱,……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悟空拿過簿子,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下簿子道:"了帳!了帳!

菩提祖師早已算出悟空的壽命,故意將其趕下方寸山,便是為了讓孫悟空自己去篡天改命。

孫悟空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書中三個細節告訴你原因

菩提師祖真是怕孫悟空惹禍牽連他嗎?

有不少人持這樣的觀點,說是菩提祖師早已料定,悟空是個愛惹禍、不安分之人,怕悟空給他帶來禍事。他們的理由,大概是因為,文中提到菩提師祖告誡悟空,下山後不可說出師承於他。

我認為此觀點有誤,理由有兩個。

  • 以菩提師祖的神通,上天入地、宇宙洪荒,又有幾人能威脅的了他。這一點,略知中國神話傳說的人,應該都會了解。
  • 如果說孫悟空一直待在方寸山,一直待在菩提師祖身邊,怎麼去惹禍,去哪裡惹禍?

所以我認為,菩提師祖怕被孫悟空牽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而正在的原因,是佛道之爭。通過整部小說的細節描述,可以很清晰的讀出佛道之爭的味道。孫悟空本身習道之人,最後卻以佛法修成正果,書中無限放大佛法的高深,而降低道法的神通。

孫悟空學藝未成,便被菩提祖師趕下山,書中三個細節告訴你原因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竟然嚇的躲到桌子底下。孫悟空僅學得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雲、長生不老術三門大神通,卻將整個天宮鬧得天翻地覆、雞犬不寧。這不是笑話嗎?道法高手何其多,孫悟空這等本事,應該算是底層的,整個天庭卻無一人可與之匹敵。最後還得請出佛祖,才將其制服。

所以說,佛道之爭,才是菩提將孫悟空趕下方寸山的原因之一。

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

當然,對於西遊記的解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上便是我的一點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