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之還刀記


故事:民間故事之還刀記

清朝康熙年間,四川舉子王希赴京趕考,名落孫山,無奈之下,只好收拾行李回鄉。

這天,王希住進京郊的一家驛站,想想自己十年寒窗,金榜無名,輾轉難眠,看到窗外月光皎潔,乾脆披衣起床,走出驛站,在月光下越走越遠,不知不覺間走到了一片亂山崗。王希看到前面一團黑糊糊的東西蠕蠕而動,就壯著膽子撿起一塊石頭,朝那團東西砸去。這一砸不打緊,只見那團東西猛地站起,發出一聲長嗥,挺著尖刀般的一雙獠牙,朝王希直衝過來,原來是一頭野豬被驚動了,王希嚇得撒腿就跑,野豬在後面窮追不捨,王希情急之下,躥到一棵樹上。

野豬見王希上了樹,便猛撞樹幹,這棵樹被撞得搖搖晃晃的,王希嚇得大氣也不敢出,接著,野豬發一聲長嗥,又猛衝過來,一頭撞在樹上,只聽忽啦啦一陣響,樹倒了下來,王希被壓在樹下,緊接著便聽得野豬發出嗷嗷慘叫,轉眼沒了聲息,王希睜眼望去,只見野豬倒在地上,鮮血都淌到跟前來了,他急忙爬起來,走過去一看,野豬咽喉處劃開好大一道口子,氣息奄奄,已是不得活了。

這是怎麼回事?王希再一細看,發現樹的根部露出一柄朴刀,刀刃朝外,頓時明白過來,剛才那野豬衝得太猛,衝鬆了樹根,結果讓埋在樹根下的朴刀從下面冒了出來,正好紮在野豬的咽喉要害。

樹下怎麼會有一把刀呢?王希再一細看,刀旁還有一塊布,布上有幾行深黑的字跡,像是用血書寫成,王希就著月光一看,只見布上寫著:

還刀記有緣人見信如晤:吾與蘇州楊福鈞進京赴試,不中。餘十年寒窗,盡歸烏有,將畢命於斯,此刀乃吾友楊福鈞至愛之物,有緣人若見此刀,萬望送至蘇州,面交楊福鈞,大恩大德,來生必報!

山東張本貴頓首拜

於康熙十三年暮春

王希看了信札上的日期,離現在已經十年,他想,定是這個張本貴十年沒等到可以託付的人,他的靈魂便引領自己來到這裡,再用那頭野豬帶出朴刀和血書,將臨終遺願託付自己去完成,看來這把刀關係重大,想到這裡,王希朝朴刀磕了幾個頭,說:“我一定不負所托,親手將這把刀交給楊福鈞!”

第二天,王希改道直奔蘇州,一番勞頓,終於到了蘇州,接著他就傻眼了:人海茫茫,到哪裡去找那個楊福鈞?只好先找家旅館休息,再做打算。店小二送茶水時,王希試著問道:“你可知有個叫楊福鈞的?”

店小二一聽就樂了:“你問的可是楊福鈞楊員外?他是蘇州首富,姑蘇城內,無人不知啊!”

王希大喜,又問:“他十年前可曾赴京趕考?”

店小二說:“不錯,楊員外十年前赴京應試,不中。回來後投筆從商,不幾年便壟斷了江南的綢緞生意,這故事口口相傳,盡人皆知。”

“那就是他了!”王希喜不自勝,賞了店小二幾文銅錢。

接著,王希找到楊福鈞的府邸,馬上求見,門房告訴他,楊員外出外辦事,要半個月才能回來。王希怕門房騙他,就在楊府對面租下一間房子,天天守著,半月之後,王希被一陣車馬聲驚醒,起床一看,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楊府門前,車上下來一人,約莫四十來歲,衣著考究,氣宇不凡。王希想:此人必是楊福鈞。

第二天一早,王希便上門求見,門房向楊福鈞稟報了王希等候半月的事,楊福鈞略一遲疑,讓門房把王希帶了進來。

王希見了楊福鈞,行了禮,楊福鈞端坐在太師椅上,也不還禮,只是冷冷地問:“你是何人?有何貴幹?”

王希答道:“晚生受你一位故人之託,前來歸還你的愛物。”

楊福鈞好不奇怪:“哪個故人?什麼愛物?”

王希說:“晚生受張本貴先生所託—”話沒說完,只聽“當”的一聲,楊福鈞手中的茶盞掉到了地上,他手指著王希,怒道:“一派胡言,我哪有你說的什麼故人?來人,送客!”

王希忙說:“你當年與張先生分手時,將愛物留在張先生處……”

楊福鈞猛地打斷王希的話,吼道:“一派胡言!來人,送客!”

聞聲過來兩個漢子,將王希架了起來。

王希奮力掙開,大聲說:“你把刀留在張本貴那裡了!我是專程來還刀的!”說著,將背上的布包取下解開,露出一把寒光閃閃的朴刀。

楊福鈞一下癱在椅子上,無力地揮揮手,說:“轟,給我轟走他……”

王希萬萬沒想到,見到楊福鈞會是這個狀況,但自己發誓將刀親自交到楊福鈞手上,那就一定得做到。

接下來幾天,王希天天到楊府求見,但門房死活不讓他進去,還偷偷告訴王希,員外自從上次見他以後,一直臥病在床,以後休想再見到員外了。王希十分奇怪,說:“我只是來送還東西的,他收了東西我就走人,為什麼不見我?”

當天晚上,王希包好刀,將刀背在背上,繞到楊府西牆,躥上牆邊的大槐樹,一躍就跳進了楊府。他攔住一個丫鬟,拔刀架在她脖子上,逼她帶到楊福鈞臥室前,讓丫鬟敲開門,徑直走了進去。

楊福鈞見手持朴刀的王希進來,嚇得像一攤爛泥軟在地上,王希上前將他拉起,好像提起一個破布袋。

王希很奇怪:“員外何苦如此?”

楊福鈞喘著粗氣,說:“你—你又何苦—如此相逼?”

王希把刀遞到楊福鈞跟前,說:“晚生並無他意,因受人之託,只求員外收下這口刀。”

這時,門外響起一陣叫喊,原來剛才那個丫鬟悄悄跑出去,叫來了一干家丁,這幾個家丁衝進房間,見王希手中持刀,再也不敢上前,這時楊福鈞嚇得只有出氣,已沒有進氣聲了,王希怕出人命,嘆了一口氣,說:“罷了!”提著刀出了門,家丁怕他拼命,讓開了一條出路。

物歸原主

從此,楊府加強戒備,王希再也沒有機會進去,他沒想到還件東西會這麼難,在門口等了幾個月,不見楊福鈞蹤影,仔細一打聽,才知道楊福鈞早已悄悄離家,躲到鄉下去了。

王希連忙趕往鄉下,找到楊福鈞在鄉下的莊園,見門口戒備森嚴,等到天黑,又翻牆進了楊家院子,一番觀察,見有間房子不時有僕人出出進進,便在夜深人靜之時,踅摸到那間房子前,從窗戶爬了進去,走到床前,藉著床前的燭光,撩起蚊帳一看,裡面熟睡的正是楊福鈞。

這時楊福鈞已被驚醒,他看見王希手提朴刀立在床前,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顫抖著從枕頭下取出一包東西,遞給王希,語不成調:“壯—士—收—下—”

王希打開包裹,裡面竟是一包銀子!正要推還,卻見楊福鈞一副哀求神情,身子抖得像篩糠,心想,不如收下銀子,換他一個心安,再說,這麼長時間下來,盤纏已盡,便收下包裹,說:“我此番奔波,都為還你的愛刀而來,這個就算是你付的酬勞吧!這口刀我給你,你收好了!”說完,大踏步出了門,徑直回四川去了。

王希走後,楊福鈞再也睡不著了,他望著床頭寒光閃閃的朴刀,想起十年之前,進京趕考,名落孫山,用盡了盤纏,遇上了同來趕考的張本貴,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知己,張本貴替他結清了食宿費用,還送他幾十兩銀子的盤纏,結伴回鄉。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兩人外出賞月,走到一個亂山崗,楊福鈞趁張本貴不備,一刀插入張本貴後背,取走張本貴身上的銀子,連夜逃回蘇州,從此棄文從商,用這些銀子作本錢,竟然發了大財。沒想到十年過去了,張本貴竟託人送來這把刀。這哪是刀,這是張本貴來索命呀!

楊福鈞扯了塊布,將刀包好,提著一把鐵鍁,悄悄走出莊園,外面月光如水,一如十年前的那個夜晚,他跌跌撞撞向前走,只覺身後跟著一個人,走得越快,那人跟得越快,很像是張本貴。楊福鈞不敢回頭,一路狂奔,直到跑不動了才停下來,揮動鐵鍁,拼著老命挖出一個深坑,解開布包,正要將刀扔進坑裡,不想腳下一滑,自己先跌了進去,他掙扎著,想從坑裡爬出來,卻被從後面死死扯住,他嚇得肝膽俱裂,連聲求饒,不想後面一聲不吭,只是將他死死扯住……

第二天,楊家人找到了嚇死在坑裡的楊福鈞,只見一把朴刀插在地上,扎住了他袍子的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