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搭衛衣,有版有型更傳神


百搭衛衣,有版有型更傳神

不管前浪後浪,願每一朵浪花都奔騰綻放~


前言

朋友們好呀!習慣性的問候中飽含了俺滿滿的深情~呵呵。前面六篇文章啊,除了四季皆宜的褲裝外,其餘分享的都是炎炎夏季最常用的單品了。而今眼見秋風乍起衣衫薄,咱們各位渠道商們,是有必要開始著手秋裝的謀劃與搶鮮上市啦~

而衛衣所具有的時尚/休閒/個性/百搭等等特性,讓其當之無愧成為初秋時節小哥哥小姐姐們的最愛、琳琅衣櫥的首選單品了。辣麼,咱們也因時制宜,從衛衣入手,開啟金秋時節的收穫之旅吧~

百搭衛衣,有版有型更傳神


正文

衛衣款式類同於寬鬆(合體)T恤款。因而T恤版型易形成的那些坑在衛衣造型中也會如出一轍地相似重複。譬如“前腋餘量、胸下斜扭、前後起吊”等等(詳見“T恤沒有省,平面怎麼歸服立體?”)。秉承“人無我有”的宗旨,呵呵,在此咱們有必要“發揚光大”衛衣的“亮點”,專挑那些T恤所沒有的、但衛衣卻常常堂而皇之顯現的坑窪來逐一揭底吧~

首先啊,衛衣相比T恤除了用料厚薄的不同,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增設了連帽風格。從而添了實用性、更讓整體感覺青春減齡、大氣有範。只是啊,連帽雖好,其自有的重量卻常常會帶動衣身往後跑……

百搭衛衣,有版有型更傳神

大家請看左圖,連帽帶動前衣身向後滑,連帶肩縫錯位、領口勒脖以及前身變短(起吊)。這是引發連帽衛衣槽點較多、不甚合理卻又司空見慣的現象。而右圖的處理,卻絲毫沒受連帽墜重的影響。前衣身合理歸位、前領口深淺適宜;帽子根本沒有後跑、後墜的現象。這樣的連帽才真“不是蓋的”哈~

為什麼同種風格的造型,會產生如此天壤之別的效果呢?對於這種狀況,有一定經驗的版師在設計連帽類造型時,會針對性地在版型上預留這種帽子後墜的牽扯量。也就是把前胸長略加長,同時前領口稍開深,這樣能有效防止連帽過度向後跑、且明顯勒脖的現象;此外,肩縫處適當前減後加往前互補,在視覺上淡化肩縫向後跑的錯位感。

但前衣身後跑的根源還是在於帽子,上面的措施充其量只屬於一種輔助性的處理方法。因而從帽子版型入手,才是杜絕連帽後墜、衣身後跑的根本!……

百搭衛衣,有版有型更傳神

各位不妨來比較下這三款帽子的效果,孰優孰劣應該是能一目瞭然高下立判的:左圖是明顯軟塌下垂的、右圖的帽型則空立後背,好端端的帽子貌似成了“小揹簍”。只有中間的帽子啊,視覺上是養眼的,功能上更能有效分散、減輕帽墜量。正應了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真金不怕火煉、好產品不怕對比檢驗”~

百搭衛衣,有版有型更傳神

進一層去剖析,

真正好看且有效防止後墜的帽型,首先應該是像上圖一樣有一定領座的,這樣才能使帽子適當貼脖減輕後墜;其次帽沿在肩部需適當展開一定量,使肩部負重(帽重)的面積擴大進而分散墜重;最後後頸一圈的帽沿有必要適當閉合或收束,使帽沿貼後背進一步防止帽墜。如此三管齊下,適當結合之前的輔助性方法,不僅能確保帽型漂亮,亦能杜絕衣身後跑的現象。這樣的連帽衛衣才能更具品相、更能讓人眼前一亮~

百搭衛衣,有版有型更傳神

此外啊,近幾年落肩袖較為盛行,且已然成為衛衣的標配。但有不少版師在袖山頭的拼接處理上是存在一定誤區的。不是形成突起鈍角(如左圖薄款)、就是像右圖厚款貌似把人體肩端部位移到了手臂區域。手臂部位突兀地凸出這麼一塊,造成的視覺感是有點不倫不類的。無疑是值得供應鏈上每位夥伴重點把控的一塊。

真正好的落肩袖形狀,在版型處理上應該讓袖山頭與袖籠頂部區域的曲線基本吻合,且袖山頭尺寸適度小於袖籠頂部尺寸。如此才能形成如同中間款式那般順直圓潤的袖形,讓落肩有形臂區無鈍痕~

關於衛衣有別於T恤的那些坑到此就基本挖掘到位了。為了敘述的方便,文中也同樣涉及到了不少版型上的技術點,一時半會大家也許只能有個一知半解的領會。辣麼不妨再來敲下小黑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做下簡短彙總吧~

概而言之啊,只要在T恤版型的基礎上,對前衣身後跑、連帽的理想形狀及落肩袖的合理形態有一定的正確認知,做到心中有坑眼裡不容坑。那麼衛衣版型上的那些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規避,爆品的產生也就大概率會持續應運而生啦~

各位小夥伴們,又漲“姿勢”了沒?願篇篇有收穫,時時有進步~


原創不易,禁止搬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