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到底是不是中國當代成就最高的物理學家?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成就,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等科學巨匠媲美。如果評選出有史以來10位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楊振寧肯定會榜上有名的;如果評選出有史以來5位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也是大概率榜上有名的。他或許進不了前三,但是我覺得楊振寧一定能夠進得了前五,並不是他是中國人,而是他在物理學中研究的成果。

楊振寧到底是不是中國當代成就最高的物理學家?

提起中國當代的物理學家,很多人都想到為國家富強做出很多貢獻的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郭永懷、于敏、屠守鍔、程開甲等人,或是當前在量子物理領域成就不凡的潘建偉。但是兩彈一星元勳當中大多數人的成就,是在工程技術領域,並不是科學原理方面的研究。說到科研成就最高的科學家,還應當是楊振寧。

楊振寧應該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爭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他沒有選擇回國參加國內建設,而同時期回國的錢學森等人卻成為國之棟樑,為國貢獻了兩彈一星,因此他被認為是不愛國;二是在他82歲高齡之時,娶了自己的年僅28歲的研究生翁帆,年齡差太大被好多網友吐槽。不過對楊振寧的爭議歸爭議,楊振寧老先生為中國的科技事業發展也是做出的巨大貢獻的。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成就,據說有13項科研成果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

  • 一、1952 Phase Transition(相變理論)。
  • 二、1957 Bosons(玻色子多體問題)。
  • 三、967 Yang-Baxter Equation(楊-Baxter方程)。
  • 四、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
  • 五、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
  • 六、 1962 ODLRO(非對角長程序)。
  • 七、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受恆)。
  • 八、1957 T,C andP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
  • 九、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
  • 十、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
  • 十一、1954 Gauge Theory(楊-Mills規範場論)。
  • 十二、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
  • 十三、1975 Fiber Bundle(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

楊振寧研究的物理學領域非常高深,很多人都是聽不懂他的理論的。這很正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剛發表時,全世界也只有3個人能看懂他的理論。楊振寧的理論理論也是如此,非常深奧難懂,即使是物理學的研究生,看不懂他的理論也是正常的,沒什麼可丟人的。楊振寧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的世界級貢獻,可以媲美“朗道十誡”。楊振寧曾經獲得的獎項,也遠不止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是他的第一個大獎。

楊振寧到底是不是中國當代成就最高的物理學家?

楊振寧獲得過的獎項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貢獻是巨大的。Nature評價楊振寧是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

1994年,楊振寧憑藉“楊-米爾斯規範場論”,獲得了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北美地區獎額最高的科學獎鮑爾獎。頒獎的正式文告中是這樣寫的:

授獎給楊振寧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廣義的場論,這個理論綜合了有關自然界的物理規律,為我們對宇宙中基本的力提供了一種理解。作為20世紀觀念上的傑作,它解釋了原子內部粒子的相互作用,他的理論很大程度上重構了近40年來的物理學和現代幾何學。這個理論模型,已經排列在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並必將對未來幾代產生類似的影響。

這其實是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對楊振寧的評價。從這個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成就有多高了。至於我國其他的物理學家,他們的成就遠不能與楊振寧的成就相比。兩彈一星元勳對國家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他們是在運用別人的研究成果,在我們國家成功變成了現實的科技產品在。如果是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他們與楊振寧的差距十萬八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