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有風險嗎?與保本理財有什麼區別?

有收益就有風險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只是風險大小的問題。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是要大於國債和一般的銀行存款,與其他產品相比較,則要看具體的結構性存款,風險有大有小,比如保本保收結構性存款亦是無風險產品,但結構性存款仍存在不保本不保收的產品,其風險就較大了。

結構性存款其運營模式跟以前的保本理財或保本基金的運營模式一樣,把資金分為兩部分,大部分資金投資於風險小收益穩定的標的(結構性存款表現為無風險的定期存款),而小部分資金投資於較高風險的標的(結構性存款表現為高風險的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有風險嗎?與保本理財有什麼區別?

結構性存款與保本理財的區別

在2020年底以後資管類理財不能出現保本字樣(淨值化),但有些理財運營模式並未改變。比如保本型基金,將大部分資產(一般超過80%)投資具有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上,像定存、債券、票券等,保證本金的同時保證收益;而將小部分資金(一般低於20%,甚至只是孳息)投資於高風險的產品,例如股票、期權期貨等,以此獲得較高的額外收益。

例如某保本基金,認購2年滿期保本(非認購或不滿2年或超2年都不保本,保本基金具有很嚴格的要求)。假設低風險的貨幣工具收益率為3%,2年則為6%,那麼該基金就可以拿95%的資金投資貨幣工具,剩餘的5%投資高風險的產品。即使投資高風險產品的5%全部虧了,那95%的資金2年增長6%的,也是可以保證本金的。

結構性存款也一樣,只是將貨幣工具替換成銀行定期存款(無信用風險),將高風險產品替換成金融衍生工具(一般為期權,風險高收益高,而全部損失是期權費,不會穿倉)。而至於結構性存款保收是多少,或最大虧損是多少,則取決於這兩者的分配比例(風險與收益也由此決定)。

結構性存款是收益增值產品,也可以理解為理財產品,但我國銀行為了滿足國民保本的需求(從購買力來說壓根就不存在保本,即將通貨膨脹計算在內不存在保本),大部分結構性存款都是保本保收的(越保本保收,結構性越難體現),將其理解為無風險產品,甚至是存款也無可厚非,畢竟其主要資產就是投向於銀行定期存款。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有風險嗎?與保本理財有什麼區別?

結構性存款收益是區間值

結構性存款一般沒有確切的收益率,為預期收益率,跟理財產品一樣。但是並不排除銀行有兜底行為,即可能實際收益率不能達到吸收結構性存款時公佈的保收,銀行方面為了產品的銷路進行補貼,畢竟錢是存進自家銀行定期,別人大額存款都還有議價空間呢!

當然,也可能存在影子銀行,即銀行方面並沒有投資其他衍生性金融工具,僅是將錢存進自身銀行,從而進行變相地提高存款利率來吸收存款,或規避監管,減少對存款準備金的繳納。

總而言之,投資結構性存款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但我國結構性存款基本都是保本,甚至保收。但是對投資者來說,最好要知道結構性存款與什麼衍生性金融工具掛鉤,並且認識、理解和承受該衍生性金融工具的風險,因為這與收益有著密切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