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文|飛魚說史

西漢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

秦始皇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在自己去世後便轟然倒塌了。

在他自以為是的思想裡,他是天底下第一位皇帝,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的那種,而秦朝的江山更是可以一直傳承到萬世,想歸想,但歷史的發展卻不會以主觀意識為轉移,所以秦始皇即便是再秀,也無法改變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

其實,秦始皇也算是一個極其有能耐和作為的好皇帝,而有些人說他昏庸、殘暴也並不是準確的。

追根究底,他只是奉行了法家的思想,認為高壓管控才是治理國家的最好的辦法,他覺得當人人都害怕國家統治者,害怕國家的刑罰時,自然也就不敢有人以身涉險。

尤其是秦始皇第一次完成了大一統,六國的餘孽一直在蠢蠢欲動,想要推翻秦朝的統治,而秦始皇也看到了這點,所以在他的統治期間他數次出巡,對這種認識更是越來越深,隨之而來的是秦朝的法令,也隨著暗流湧動而愈發的嚴苛了。

最終,秦朝被上了因暴政而亡的標籤。

秦朝之後,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朝,相比較秦始皇統治時期的殫心竭慮,劉邦還是比較省心的皇帝,因為他不需要想著怎麼治理國家,他要做的就是漢承秦制和管理手下大臣。

西漢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很顯然,劉邦做得還不錯,至少他開創的西漢,延續了210年,幾乎比秦朝快多出了200年,單說這點也夠劉邦驕傲的了。

不過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出現了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他們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這個名字便是韓信。

他們兩人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

韓信:我是漢初三傑之一,那個韓信沒我厲害

我們在說到韓信的時候,大部分人想到的便是漢初三傑中的韓信,畢竟他實在是太有名氣了,而現在依然活躍在王者峽谷中的,便是這個極其善於統兵打仗的兵仙韓信。

韓信起初只是一個言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甚至連自己都沒法養活,整日裡抱著一把寶劍,在當時不少人的眼中,韓信實在是能裝,一身傲氣,還沒法讓自己吃飽,還得讓河邊洗衣服的老婦人資助,後來看韓信不爽的人,更是讓他鑽了褲襠。

西漢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後來韓信投靠到了項羽的麾下,奈何項羽剛愎自用,他眼中沒有人能比他還會打仗,所以對於韓信的投靠,他絲毫不以為意,韓信想要成就不世之功,項羽又不給他平臺,輾轉反側之下,他便投靠了劉邦。

或許是韓信實在是太其貌不揚了,投靠了劉邦之後,也沒能得到重用,看著無法實現自己的報復,韓信決定辭別劉邦,可是劉邦的謀臣蕭何卻上演了一幕月下追韓信的戲碼,又把韓信給追了過來。

自此之後,韓信才被劉邦另眼相看,之後見識了韓信統兵的能力之後,如獲至寶,而劉邦和項羽的爭霸中,韓信功不可沒,為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很難打贏項羽,後來他也因功被封為了齊王。

韓信:我是正兒八經的貴族之後,那個韓信沒我血統好

相比較上面那位韓信,這位叫韓信的兄臺,則名氣很低,甚至不少人根本不知道這位仁兄的存在,這位仁兄是地地道道的韓國王室後裔,是韓襄王姬倉庶孫,所以確切地該稱呼其為姬信。

不過呢,古人又有以國名為姓的習慣,所以他也可以叫做韓信,後世之人為了把他和軍事家韓信區分開來,往往又稱之為韓王信,我們下文也這麼稱呼。

西漢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在韓國被秦國滅了之後,韓王信一直生活在韓國故地,後來他遇到了張良,便和張良一起入關成為了劉邦陣營的一員,之後便任將軍之職,不久又被任命為韓國太尉,後來在反秦的戰役中,親自領兵攻取了韓國故地。

而在韓國平定之後他受封為韓王,後來在楚漢爭霸的過程中,韓王信也堅定不移地站在了劉邦這邊,並追隨劉邦擊敗了項羽平定了天下。

所以這個韓王信,雖然沒有韓信有名氣,但在當時也算是一號人物,單單就兩人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而言,韓王信是比韓信更可靠的。

劉邦:甭管哪個韓信,都是替我打工的

劉邦為了在楚漢爭霸中徹底擊垮項羽,給了不少人很多特權,建立了漢朝之後,更是把不少人異姓人封為了王,比如說韓信就被封為了齊王,而韓王信則被封為了韓王。

西漢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其實並不是真心實意的,在打敗了項羽之後,韓信就被下了兵權,而把他改封為了楚王,後來又因為有人誣告韓信謀反,從而把他貶為了淮陰侯,而從這時候開始,韓信已經知曉了自己是功高震主。

後來便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劉邦出行,後來代相陳豨反叛,趁著劉邦帶兵去平叛的間隙,呂后和蕭何便合謀要了韓信的命。

而巧的是陳豨之所以反叛是因為受了韓王信的蠱惑,那麼韓王信為何會鼓動陳豨反叛呢,這是因為此時的韓王信已經投靠了匈奴,而起因是劉邦懷疑韓王信有異心,面對懷疑,韓王信便投靠了匈奴,之後引起了劉邦的親自討伐。

不過這個韓王信確實還是有些本事的,他曾多次率軍打退了劉邦的進攻,並且還打出了歷史上差點要了劉邦性命的白登之圍,在對漢軍的作戰中,韓王信趁機引誘了代相陳豨造反。

西漢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都被劉邦重用和封王,結局也一樣悲慘

當然韓王信也沒能得到善終,因為他畢竟沒有韓信帶兵的那種能耐,最終在與漢軍交戰中,被柴武擊潰並斬殺。

而更巧合的是,兩個韓信他們的生命都終止在了公元前196年。

所以說這2位同名同姓的功臣,他們雖然都曾被劉邦重用和封王,但都沒有避免悲慘的結局,追根究底是他們都是替劉邦打工的,他們也只是劉邦手中的一個棋子,想要他們的命,也全在劉邦的一念之間。

這也正是驗證了這句話: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