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種植時間及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介紹

俗話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葫蘆在清明前後幾天種植肯定不會有大的差錯,如果在清明之前十天半月,則太早,溫度低,容易造成死苗,如果在清明之後十天半月,則太晚,葫蘆成熟期太過靠後,所以,清明前後正好合適。

葫蘆種植時間及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介紹

一、葫蘆種植時間的確定。

剛才我們提到清明前後是葫蘆的最佳種植時間,但是我國地域廣闊,東北及南方地區,如果想種植幾棵葫蘆,該拿什麼作為參考呢?

最重要的便是溫度需求,南方地區溫度稍高,每年三月中旬便可以播種,在黃淮地區四月份可以育苗,要選用地膜覆蓋的花盆或者是育苗畦進行培養,待到三片真葉時便可以進行移栽,而在東北地區要在大棚裡面生長到5月份,在進行移栽定植。

葫蘆種植時間及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介紹

二、清明前後種植葫蘆選擇什麼葫蘆品種。

葫蘆分為六大類,每一類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亞腰葫蘆、瓢葫蘆、長筒葫蘆、長柄錘葫蘆、異形葫蘆、觀賞葫蘆等。

但是根據用途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其一,蔬菜葫蘆,作為蔬菜種植,可以食用。其二,用具葫蘆,成熟之後可作為酒葫蘆、一刀切倆瓢等。其三,觀賞葫蘆,可製作掛墜,進行把玩等。

種植葫蘆之前要根據自己的目的選擇合適的葫蘆品種,如果是以把玩為主,要選擇異形葫蘆、觀賞葫蘆等品種,一不小心選擇了蔬菜葫蘆種植,種出的葫蘆就沒有把玩價值了。

三、葫蘆種植過程需要注意的問題。

葫蘆把玩容易,種植難,很多人對葫蘆的種植停留在 “刨個坑、埋點土、等待葫蘆掛滿屋”的階段,如果這樣認為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葫蘆在種植過程中必須要掌握以下幾個關鍵才能種出好葫蘆。

1.葫蘆品種一定要選擇靠譜的廠家。同樣的葫蘆品種,不同的來源渠道,發芽率相差非常大,曾經村裡老人把葫蘆種子放入棉布,塑料袋包起,放入貼身口袋,需要一週時間進行催芽,而在正規廠家買的葫蘆種子,用了同樣的方法,48小時就催芽成功。時間相差一倍以上。

葫蘆種植時間及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介紹

​2.葫蘆種植要小頭朝下。葫蘆種植有講究,不能直接扔進土裡面,必須把小頭朝下,讓土壤淹沒種子,然後再蓋上薄薄一層沙土,注意保溫,不然經過催芽的種子很可能被凍死。

3.搭葫蘆架子。架子要保證每棵葫蘆旁邊有一根立杆,之後把葫蘆苗與架子綁在一起,不能緊也不能松,保護葫蘆正常爬杆。

4.掐主蔓。葫蘆想要結的多必須掐掉主蔓頭部,促進側枝的生成,一般留下兩到三個分支之後保持養分的平衡才能結出大量的果實,如果任由主蔓生長,沒有那麼多蔓藤保證花芽數量,是結不出那麼多葫蘆的。

葫蘆喜溫怕冷,喜靜怕風,在清明前後進行葫蘆播種最為合適。但是不同地區要考慮當地氣候條件,保證葫蘆播種之後的溫度,就一定能生產出自己需要的葫蘆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