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纪时法与现代时间区别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刻。时,也称时辰。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左传·年昭公五》杜预《注》,载有十二时辰的完整名日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汉武帝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旦….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愬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中国古代纪时法与现代时间区别

左传·年昭公五

十二时辰和现代时刻对照表:


中国古代纪时法与现代时间区别

十二时辰和现代时刻对照表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11时48分。往时北京紫禁城中有更鼓楼,黄昏后鼓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也建有鼓楼,每夜有更夫根据鼓楼上指示的时间打更报时,可说是保存旧习的表现古人还将一昼夜等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的14分24秒。古语中的“顷刻”、“少顷”,均指很短的时间。


思考题:“刻的由来?“小时的由来?15分钟为一刻,这是人所皆知的。要是再追问一个为什么,也许就说不上来了。原来古代是用漏壶来计时的。首先在漏水壶内竖标杆,标杄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內水因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明清有了钟表,二十四小时等于一百刻,一刻即14.4分钟,因此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来代表四分之一小时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几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既然有小时”,又有没有"大时”一词呢?其实,“大时的确是有过的,“小时”也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个时辰,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