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開幕

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開幕

【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孔凡哲) 10月15日上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與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陝西等9省(區)政府共同主辦,國家7個行業協會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屬7所重點大學參與協辦的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河南省省長尹弘、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出席活動,並共同為活動啟幕。尹弘省長、辛國斌副部長、何華武副院長代表活動主辦方分別致辭,河南省常務副省長黃強主持開幕式。

尹弘在致辭中說,河南是中國東部產業轉移、西部資源輸出、南北經貿交流的橋樑和紐帶,一直以來在產業轉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自2010年創辦以來,至今已成功連續舉辦了六屆,成為立足河南、攜手中西部、輻射全國的高水平區域合作平臺。在裝備製造、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等領域,累計簽訂產業轉移項目2366個,技術轉移協議650份,實際利用省外資金6000多億元,為河南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尹弘指出,河南作為全國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農業大省和新興工業大省,具備承接產業轉移的綜合優勢,區位交通優越,以航空為先導,米字形高鐵為骨架,高速公路為支撐的高品質快速交通網加快形成,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人力資源優勢明顯,勞動年齡人口6500多萬,每年普通高校中職畢業生超過百萬人,市場空間廣闊,有一億多人口,2000多萬中等收入群體,760多萬戶市場主體,每年還有150多萬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尤其是產業體系齊備,擁有40個工業行業的大類,182箇中類,是全國工業門類最全的省份之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去年製造業佔生產總值34%,形成了裝備製造、食品製造兩大萬億級的產業集群,以及節能環保、智能電力、新能源裝備等19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所佔的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了1/5和近1/10。這兩年相繼引進了華為、阿里巴巴、海康衛視等一批頭部企業,新經濟賦能作用正在持續彰顯,工業運行的態勢良好,隨著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秩序恢復正常,工業生產的內在動力不斷增強,前八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較一季度提高了6.3個百分點,為全省經濟持續回穩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辛國斌在致辭中說,產業轉移,是優化生產力空間佈局,形成合理分工體系的有效途徑,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產業轉移工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區域戰略。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作為跨區域的合作平臺,在推動產業轉移、深化產業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大批重大產業轉移項目落地實施,為優化產業佈局、促進中西部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辛國斌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將以把推動產業轉移作為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出臺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營造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支持河南在內的中西部各省份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推動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向縱深發展。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有力的條件。

何華武在致辭中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工程院與河南省保持著密切友好的合作關係,2008年9月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2016年11月雙方續簽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8年11月1號,院省決定共建中國工程科技發展建立河南研究院,為深化院省科技合作搭建了更高質量的平臺。中國工程院作為國家高端智庫,將充分發揮院士群體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智力優勢,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何華武指出,中國工程院作為國家戰略性科技力量,肩負著為實現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而奮鬥的使命,作為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主辦單位之一,將一如既往著眼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多種形式深化戰略研究和諮詢工作,充分發揮院士群體的創新引領作用和多學科、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優勢,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智力支持,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開幕

開幕式後舉行了簽約儀式,簽訂了一大批項目。本屆簽約項目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大項目和龍頭項目多。計劃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48個,5億元以上的項目127個。二是產業集聚型的項目多。園區、基地、總部類項目共計120個。三是優勢和新興產業項目多。裝備製造、食品製造、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和新材料等優勢產業項目341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環保6大新興產業項目193個。四是承接轉移特徵明顯。從轉出地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項目609個,佔比76%;從轉入地看,洛陽、駐馬店、平頂山、鄭州、信陽5個省轄市項目324個,佔比44%。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維寧、河南省政府副省長王新偉、河南省政協副主席謝玉安、河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朱煥然等領導出席的開幕式暨簽約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負責人,中國工程院有關司局負責人和有關院士,國家有關行業協會負責人,河北、山西、內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陝西等主辦單位代表團,江蘇省代表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代表團,有關省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和重要客商代表,河南省有關部門,各省轄市代表團成員,新聞記者等16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暨簽約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