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做菜只放鹽,從不放味精,如何看?

雞精、味精吃了對人體有害估計是很多朋友的想法,其實雞精和味精可真是被誤會太深了,它們作為日常的調味品,適當添加對人體是無害的,我們不用刻意避開雞精和味精。適當雞精和味精的添加能讓菜餚更加鮮美可口,提高食慾和食物的滿足程度,其實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有不少關於雞精、味精吃多了會變傻、變笨的說法,認為它們吃了會威脅神經系統,甚至還有雞精味精吃了會致癌的說法。很多朋友在大病初癒、妊娠、產後等時期都刻意避開雞精和味精不吃,認為他們會對自己造成威脅,但實際上雞精和味精可能並沒有那麼可怕。味精和雞精差不多就是同一種物質,只不過雞精為了提高鮮美味道還加入了雞骨粉、凍幹雞肉粉等成分,味道更加鮮美,也是現在利用更多的調味品;味精大部分用玉米、大米等糧食類食物作為原料發酵製成調味品,它們其實是無害的,其中有一種特殊成分 - 穀氨酸鈉,也就是味精中主要產生“鮮味”的成分,穀氨酸是一種人體所需氨基酸,適當的攝入對人體是完全無害的,不會變傻變笨,更不會致癌。

一些人做菜只放鹽,從不放味精,如何看?


只是雞精和味精的確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雞精在味精的基礎上會增加一些提鮮物質,這些物質除了雞骨粉、雞肉粉一些黑心廠家還添加了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大部分雞精中還會加入較高的食鹽(氯化鈉)成分;現在的味精一般純度較高,99%的味精不含鹽,80%的味精含鹽<20%(但已經很少有了),同樣我們也會擔心一些黑心廠家可能會生成一些含鹽量較高的味精(為了讓味道更好)。所以,最應當擔心的問題其實是雞精、味精中的含鹽量。

雖然食鹽能為我們提供鈉離子,並且讓飯菜更有滋有味,但食鹽攝入過多會導致鈉離子攝入量增加,鈉離子攝入的過量對人體是有威脅的,例如高鈉食物的頻繁攝入會增加誘發胃癌的幾率;鈉離子攝入過多會引起水鈉瀦留,升高血容量,可能會升高血管外滲透壓強度,壓迫血管,誘發高血壓;過多鈉離子的攝入還和暴飲暴食、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息息相關,如果日常添加過多雞精和味精,可能會引起鈉離子攝入過多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朋友加了雞精味精還要加不少鹽,那就更危險了。


一些人做菜只放鹽,從不放味精,如何看?


有研究發現,如果過度頻繁攝入穀氨酸鈉可能會增加誘發痛風的幾率,而且可能對神經的確會有一些促興奮的效果,可引起頭痛、多汗,口周麻木等症狀,不過一般來說我們攝入的穀氨酸鈉都是在安全範圍內,除非是大包大包地加味精,所以一般情況下添加適當味精、雞精,我們是不用擔心對健康有什麼威脅的。穀氨酸鈉早就是被FDA認證了的安全調味料,並不用懷疑它的安全性。一些朋友還會認為長時間加熱的穀氨酸鈉會致癌、會變蠢、變傻,這也是多餘的擔心,甚至還有研究發現,長時間加熱後,穀氨酸鈉會形成“焦穀氨酸鈉”,吃一點還有助促進智力提高。

一些人做菜只放鹽,從不放味精,如何看?

總之,適當吃味精、雞精沒什麼問題,並不用過度戒備,當然願意光加鹽也沒什麼毛病,但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什麼調味料都應當適當添加,特別是注意其中的食鹽成分添加得多不多,一些調味料中都可能含有較高的鹽,例如醬油、魚露、蠔油、豆瓣、豆豉等等。食鹽每日攝入量推薦6g以內,過多食鹽的攝入對健康威脅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