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暗香残留里,有繁华有爱恨

文|驿路奇奇

张恨水其人

张恨水是民国时期著名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作为高产的小说家,他尤其擅长撰写章回体小说,被誉为“章回小说大师”“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等。

他的代表作众多,包括《金粉世家》在内的多部中长篇作品中长篇作品,都深受读者喜爱,相当畅销。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啼笑因缘》《纸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等。据说,张恨水29岁那年就凭借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名动京城。他的作品,不仅普通作者追捧,就连一些知名人士也乐于阅读。老舍、张爱玲和鲁迅的妈妈,都是他的忠粉。

细数起来,张先生的作品主题大都和爱情相关,它们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且被奉为“永不过时的爱情经典”。《金粉世家》这部长篇小说当然也不例外,这部作品发表于张恨水32岁那年。在其逝世三十多年后,根据该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金粉世家》被搬上荧幕,一经播出,就引起广泛轰动。而剧中主演陈坤、董洁和刘亦菲等人,以及由沙宝亮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暗香》也因此一炮而红。

《金粉世家》:暗香残留里,有繁华有爱恨

爱情的起源

大家族由盛转衰,本来没什么新鲜,但《金粉世家》里,却有一抹亮色,一股清新之气,那就是作为故事主线的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虽然二人的这场恋爱,因门第不同,价值观、人生观也存在较大差异,分开几乎是必然的,但并不妨碍人们欣赏芬芳爱情的绚丽。

马背上的一个回眸,注定了燕西对清秋的对一见倾心,开启了他人生中一段与众不同的爱情。假借办诗社之名租住在了冷家隔壁,先接近冷家舅舅,再时不时地贿赂冷家老妈子,至于礼节上更是处处留心,以至每一次跟冷母碰面都给其留下绝佳的印象。之后嘘寒问暖、送东西约会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感情这东西,最怕试探。只要男女双方互不讨厌,一个眼神,一句暧昧的话,又或者是无意中遗落的一件信物,都有可能成为感情变浓的添加剂。

燕西和清秋之前的感情,起初不过是燕西与冷家长辈间互相串门的客套,从搬入互送东西开始,你来我往的趋势就注定没有尽头。衣料、鞋子、戏票、电影票,燕西送的时机似乎都很偶然,丝毫不露痕迹,然而在效果上有的急之所急,有的平添情趣,不能不说无形中已经在为自己加分了。清秋字如其人,燕西赏字之余,找未来丈母娘帮忙求一个扇面题字,算是大大地满足了他的一己私欲。

后来,信笺传情,送首饰,短暂约会,牵手表白,及至约会时间延长,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文火慢攻之下,爱情最终战胜了亲情,清秋为了和燕西约会,开始大着胆子跟母亲说谎,从山中游玩到留宿别墅,景是美的,情是真的,就着月光,赏月踏月,彼此相携相拥,实在是情之所至,情浓方才靠近的缘故啊。

《金粉世家》:暗香残留里,有繁华有爱恨

爱情不可能一直新鲜如初

不过,歌里唱得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一旦得到,恐怕就不会再珍惜了吗?结婚那夜,好不容易熬过了礼数的牵累、白天宾客的刁难和那些没正行的朋友们预备的闹洞房节目,原以为新娘考新郎作诗,是另一段浪漫故事的开始,谁知那不过是所有美好的终结,自此之后,二人虽偶有甜蜜,实则情感一日不如一日,终于走向末路。

回看二人的短暂婚姻,起初是燕西故我的喜欢玩儿,不求上进,依仗家中权势,到处招摇过市。虽无日日花天酒地,却总少不了打牌、捧戏子这类的桥段,清秋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伤心到麻木,由替他遮掩到间接把他推回到白秀珠身边,一切的变故真的来得太快太快。总以为是人心不古,其实燕西本来就是这样的啊,他的纨绔子弟习气,从来都没有变过!

倒是清秋,为了他们的感情,为了他们的婚姻,努力适应,甚至迎合。作为家中独女,她不到二十岁就离开母亲,不能在家中尽孝。嫁给燕西后,她处处小心勤谨,尊重公婆和家中长辈,与众姐妹打成一片,却还是免不了得罪妯娌而不自知,受人挑唆而对燕西产生猜忌,不能不说,这一切都是她离开

固有环境造成的啊!

尽管她最终与燕西分居,及至未葬身火海、却差点投河自尽,多半是性格上太过执着,凡事太爱较真的缘故。但说到底,其实是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她的隐忍、她的强韧,在相爱时自然是千好万好,在没有爱时恐怕也只能遭人嫌弃!

茅盾说,“终是败给了现实,爱你,但又不敢爱你,不愿爱你”。这话怕是金冷二人心态的真实写照。感情越来越淡,看对方时越来越陌生,还是分开吧,至少不会伤得那么彻底!

《金粉世家》:暗香残留里,有繁华有爱恨

作品的现实意义

清秋的与众不同,在于她没有甘愿委曲求全,自暴自弃,她还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于是,没有祈求,只有一再让步、无法沟通后的离开。她的离开,具有娜拉出走式的意义,让人明白,贫穷不一定要低头,女人务必要学会独立。

这样看来,《金粉世家》虽然是一出悲剧,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品传达的理念虽然多半和“门当户对”相关,但呈现方式较传统作品有所不同。

首先,金冷二人是自由恋爱。其次,主人公家人的面对门第差异的态度,不像其他作品中那样强硬。这主要得益于张先生故事背景选择的巧妙,民国时期,算是新旧思想交叠的时期,很多故事的情节走向也难免受到影响时代洪流的影响。

燕西生长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交融的家庭中,父母兄弟受封建思想影响不深,反而有些“西化”,因此与清秋走到一起虽有障碍,但也有不少突破口。最明显的例证便是他那些姐姐妹妹大多在见过清秋之后颇具好感,因此在听闻燕西打算娶清秋进门后,不仅一致赞成,还极力促成此事。

而清秋,虽然自幼丧父,家里并不宽裕,但也算生长在书香门第,母亲和舅舅都是明事理的人。这样的教育,加上可人的模样,当然少不了惹人怜爱。家人并不指望清秋攀附权贵,但若是真心喜欢的,纵使有担忧和疑虑,也还是会遂了她的心愿。

这一点,与同样和燕西有过恋爱关系的白秀珠形成巨大反差。有家族作为支撑的后台的所谓爱情,其实并不单纯,,彼此间的较量更像是一场权力的博弈,位高者往往夺得话语权,占据主动。

《金粉世家》:暗香残留里,有繁华有爱恨

燕西对秀珠,从之前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到后来父亲去世后的低三下四、卑躬屈膝,说到底金钱、权势、地位都是排在感情之前的。当燕西一次次被秀珠玩弄之后,他终于认清了现实,明白了建立在“门当户对”基础上的感情并非牢不可破,说穿了不过是互惠互利,利益交换,终是靠不住的

好故事,离不开好文笔,凭借张先生绝妙的文笔,每一章的标题都被演化成诗句,而剧中出场的人物,无论主次,个个都形象丰满,活灵活现。因此,这部八十余万字的小说,读来并无乏味、拖沓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内容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这部作品堪比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甚至有人专门把两部书拿出来作对比。这一观点正确与否我们暂时不去纠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种答案,相信大家读后都有自己的判断。

“当花瓣离开花蕊,暗香残留……”,《暗香》的歌词暗示了人物的命运,花通“繁华”,又喻美人,实在是“繁华转头空,爱恨自难忘”最真实的写照。

《金粉世家》:暗香残留里,有繁华有爱恨

作者:驿路奇奇,珍爱写作,坚持原创,专注书影评,偶写散文游记,乐交同好,愿笔下的文字开出花来,为你种下一个温暖的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