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雲南西紅柿遭遇歷史最低價,面臨滯銷還有救嗎?

痛心!雲南西紅柿遭遇歷史最低價,面臨滯銷還有救嗎?

回首2020開年,真的是農業艱難的一年,#洋蔥滯銷、#大蒜滯銷、#芒果滯銷.....靠天吃飯,是農民最無奈的事。

在5月,就有各大媒體報道了雲南西紅柿滯銷的情況,政府也在積極尋找各大銷售渠道,但是由於西紅柿量太大,而且要到了夏天,天氣也在逐漸升溫,西紅柿也壞的更多,整車鮮紅又飽滿的番茄因高度成熟無法運輸,而只能眼睜睜看著被倒掉。成熟度遠快於銷路,種植戶又不會全部吃掉,只能把這些西紅柿餵動物......這種場面太痛心了!

痛心!雲南西紅柿遭遇歷史最低價,面臨滯銷還有救嗎?

雲南是西紅柿的主產區,據咱們的代賣同事反饋:雲南的西紅柿品質出眾,主要供給華南、華中、華東等大型批發市場,出口遠銷東南亞等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國內外消費者對雲南西紅柿評價還是很高的!

建水、蒙自等地是雲南重要的西紅柿種植地,這裡的西紅柿種植歷史悠久,吃起來更是多汁沙軟!然而,這美味背後,卻盡是心酸......

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雲南本地的種植戶都選擇種植西紅柿,甚至還有些在去年擴大了種植面積,但是誰又能想到,今年豐收的西紅柿卻遭遇了大面積的滯銷!

大面積的滯銷使西紅柿價格已經降到了冰點,但是沒有客商來收。一些種植戶已經在路上擺攤售賣,在路邊等待客商收購的番茄,可卻幾乎無人問津。

農戶們仍然抱著希望,路邊,就有農民探出頭來試探著問:“你們要收西紅柿麼?我們已經不抱希望能賣個高價了,有人來收就行”


痛心!雲南西紅柿遭遇歷史最低價,面臨滯銷還有救嗎?

這些品質上乘的西紅柿、為何從往年搶手貨陷入如今的爛市境地?大牛總結了一下原因:

1、針對今年的滯銷,消費端對農產品銷售情況的影響大。其一是城市餐飲消費能力沒有復甦,人們外出消費的慾望不足。其二是包括企業、學校、工地在內的集團消費需求沒有跟上來。

第三點,在全球疫情情況下,出口受阻也為農產品滯銷“火上澆油”,國外在疫情暴發期間,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蔬菜水果作為我們出口的強項產品,今年的出口需求受到了抑制。上市的番茄運不出來,造成了番茄大量積壓在菜農手裡。

2、根本原因還在於近年市場行情較好,番茄種植面積大幅提升,導致供大於求。

3、品種結構佈局不科學。粉果番茄點是成熟期早,果型規整,果色靚麗,味道脆爽鮮甜。相比粉果,紅果受天氣因素影響小,而且更耐儲存。前兩年,粉果的市場收購價每公斤平均比紅果高1元-1.6元。看到行情好,農戶們紛紛建起大棚,粉果是第一選擇。全國到處都是番茄,還都是質量很高的粉果,再次供大於求。

每當看到農產品滯銷心裡真的不好受,農民每年都辛苦,每年都在等待,卻換來個這樣的局面......真的很可惜

大家是怎麼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