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看過來:高考地理分專題答題模式整理(二)

第三部分 水文

高中生看過來:高考地理分專題答題模式整理(二)

河流水文特徵分析:流量、汛期(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含沙量、汛期、水能資源、航運條件等。

⑴ 內流河:流量小,汛期多在夏季,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小,含沙量較大

⑵ 外流河:流量的大小取決於該流域氣候的降水量多少,汛期取決於大氣降水的季節變化含沙量取決於植被覆蓋率,有無冰期取決於溫度冬季是否低於0℃

⑶ 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結冰期,途徑地區經濟發達,航運價值大。

例1:西歐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冰期,經濟發達,航運價值大.

例2:俄羅斯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緯度較高,封凍期長,有凌汛現象.

⑷ 河流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河流徑流量大;落差大。

例1:我國西南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溼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一、二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例2:三峽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溼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二、三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⑸ 凌汛生成條件:

①有冰期;②低緯流向高緯。在我國凌汛最嚴重的是黃河,主要發生在上游河套河段和下游山東河段。

河流水系特徵分析:河流發源地、流向、流域面積、支流多少及分佈、河流的形狀(樹枝狀、扇形、平行、弧形)、河流寬窄曲直、河床比降。

⑴ 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

中游:原則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則是洩洪、蓄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⑵ 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 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 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彙集。

⑶ 從流域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比較我國長江流域的開發治理與田納西河的相似之處

① 都通過興修水利設施,對水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防洪、航運、發電、灌溉、旅遊、水產養殖);

② 力開發流域內的水能資源;

③ 立足本地的資源優勢發展工業;

④ 大力發展內河航運和旅遊業。

⑷ 大型水利工程對環境影響:

積極意義(環境效益,社會經濟意義)

環境效益:防洪、防止血吸蟲病、減輕中下游湖泊淤積,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質、調節局部氣候、減輕環境汙染;

社會經濟意義:發揮六大基本功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減輕鐵路壓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地區脫貧致富。

消極影響(對庫區不利,對河口三角洲的影響)

對庫區不利:淹沒土地和耕地,加劇水土流失和環境汙染,誘發地質災害(地震、滑坡),加重泥沙淤積,影響物種生存;

對河口三角洲的影響:河口水量減少,海岸侵蝕,海水倒灌,河口生態環境改變,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

海洋漁業資源分析:大陸架、寒暖流交匯、冷海水上泛、河流入海口附近

⑴ 北半球漁業資源集中分佈在 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

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

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佈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 (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海水鹽度分析:降水量和蒸發量、洋流、淡水河流注入、海區是否封閉

⑴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佈規律: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⑵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③ 海區較封閉,與周圍大洋的物質交換少。

⑶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⑷ 巴爾喀什湖東鹹西淡的原因:

① 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釋作用. 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於兩邊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⑸ 鹽場區位:①有大面積的灘塗;②有利於海鹽晾曬的條件(晴朗少雨多風)

第四部分 主要自然災害

高中生看過來:高考地理分專題答題模式整理(二)

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1)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氣候特徵);

(2)人為原因(植被破壞,圍湖造田)

⑴ 長江洪澇災害的原因:

Ø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徵:(1)流域廣,支流多,支流來水量大;(2)中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排水不暢。

2.水文特徵:流經溼潤地區,降水豐富,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季風氣候不穩定,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氾濫。

Ø 人為原因:

1.過度砍伐植被,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的能力下降;泥沙入江,河道淤積,洩洪能力減弱。

2.圍湖造田,湖泊萎縮,調節徑流、削峰補枯的能力下降。

⑵ 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Ø 自然原因:

① 西南季風強盛,多暴雨,降水豐沛;② 地勢低窪,排水不暢;③ 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

Ø 人為原因:

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壞較多,水土流失嚴重。

⑶ 喇叭口海灣多潮災的原因:

①海灣形狀為喇叭口,而且地形平坦或者低窪,浪高湧入海水,易淹沒低地;

②天文原因;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前後,引潮力大;

③盛行風(或季風、氣旋)推動海水,加劇潮勢;

④灣口地帶,人口稠密,單位經濟密度大,損失嚴重。

⑷ 南亞地區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西南季風強盛,或來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澇災;反之會造成旱災。

⑸ 洪澇典型地區洪澇災害產生的原因(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Ø 自然原因:

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颱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窪(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受厄爾尼若現象影響等。

Ø

人為原因:

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Ø 治理措施:

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乾旱成因分析:自然原因(降水時間分佈和空間分佈不均、地表徑流量小)、人為原因(生產生活用水量大、水汙染、利用率低等)

乾旱對策: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節約用水、治理水汙染、擴大淡水來源如海水淡化

⑴ 華北地區缺水問題:

Ø 產生原因:

① 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② 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汙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Ø 治理措施:

① 南水北調;② 修建水庫;③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④ 減少水汙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⑤ 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⑥ 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技術,提高利用率;⑦ 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⑧ 海水淡化等。

⑵ 華北春旱原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稀少。

⑶ 東北無春旱的原因: 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春季有積雪融水。

⑷ 死(鹹)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① 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自然原因);

② 工農業引用約旦河水(棉田面積擴大,引阿姆河、錫爾河灌溉),使匯入死(鹹)海的河流徑流量減少.(社會經濟原因

⑸ 南水北調工程

調水路線

東線:可調水量大;源地水質較差;(地形、地勢)(揚州江都)黃河以南需要提水,過黃河順水而下;現有可利用京杭大運河及其沿線湖泊(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

中線:可調水量較大;源地水質較好;(地形、地勢)地形較複雜,但水基本自流到華北(三峽、鄭州、石家莊、北京等);現有可利用三峽、丹江口水庫

西線:可調水量較小;源地水質最好;(地形、地勢)地形複雜,工程艱鉅(過巴顏克拉山、通天河、雅壟江、大渡河到西北);無現有可利用的配套設施

工程原則:“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南水北調過程中注意防止水體汙染,約用水,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調水的原因:一方面:南方降水豐富,水資源充足;另一方面,北方缺水(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震級烈度影響因素:震級大小、震源深淺、震中距、建築物抗震程度、地質構造

⑴ 地震

Ø 我國典型地區: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

Ø 形成原因:位於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或者地質構造的斷裂帶上)

Ø 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佈多,人口集中;淺源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害等,建築物抗震能力差。

Ø 減輕災害的措施:

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加強國際合作等。

⑵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Ø 自然原因:①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②乾溼季分明、暴雨集中;③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Ø 人為原因:人類經濟活動對植被的破壞

Ø 治理措施:恢復植被、工程措施

高中生看過來:高考地理分專題答題模式整理(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