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為什麼毫無慾望?

我連匿名的慾望都沒有了。

1、告別校園,我立志破開國家農民的困境。三個月就放棄了。因為我發現了自己是個凡人。也發現了這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冷漠的人情社會,如果我要割蛋糕給農民只會被龐大的集體消滅。我不願意改變自己,我想著做個平凡的人吧。

2、我回到家鄉,我立志接替父親頂樑柱的位置,為家庭安康勞碌這一生。月薪五千。上有70爺爺奶奶和50父親母親。雖然家人一直催我成親,但我一直以工作推卻。社會風氣令我恐懼,十萬以上彩禮加上車房要求才能結婚,這會耗盡我一生的財富,我也無法保證妻子日後的幸福。我不敢結婚。我努力工作,我想存錢讓年老的父輩祖輩病了有藥可醫,改善生活。

3、年值25,我野望已破滅,慾望漸漸淡化。自己的慾望和家人的健康保險,我覺得兩難全,我選擇家人。我心有明月,肩有重擔。我看盡了我這一生“終日為家庭安康勞碌”,所以我沒有慾望了。

4、天真的幻想一下:如果沒有重擔,我應該先會遊歷北上廣深,然後工作存錢遊歷韓、日、美三國帝都和工業重地。過程裡我會寫下游記,認識了這個世界我覺得我會產生一些野望,會想做點什麼。接著就是為了目標不斷撞牆,步入中年會是結束,或許功成名就,但我想我這樣的凡人大概只會練成鐵頭功吧。

我希望國家強大,百姓健康富裕,但我的作用可能就僅此而已了。

學習多年,我有負於時代賦予的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很抱歉。

懦弱無能,不敢為漢族後裔延續出力,我很抱歉。

辜負少年,不能完成年少所立下的志向,我很抱歉。

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自己,我可能還不如凡人。我很抱歉。

我不想再揹負什麼,希望餘生可以守護家人和朋友。

寒暄省略。

評論我都一一看了。點讚了很多回復,人生長路,願與共勉。

一開始寫了很多想回複評論的,最後我想了想還是刪除了。入世後,我認識到了社會的殘酷,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降低自己的底線,學會了妥協和退讓。你們所認為的所猜測的都是正確的,我是個既性格矯情又在現實處處碰壁的人。還請各位手下留情,人艱不拆。

我想寫我的規劃和認識。

常常與爺爺奶奶聊天,我知道他們那個生活年代的艱苦。但我的童年是快樂的,健康快樂的長大了,甚至初中時還能有“我要征服世界,君臨天下”的豪氣。爺爺為了家庭勞碌了一生,父親也是,我也希望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可以安享晚年。我認為首重是醫保,然後是改善生活。我沒有什麼追求的,只想一直陪伴家人,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結婚問題確實是社會風氣,我沒有談過戀愛,不過相親過的應該都明白。也有可以談下去的,但她也是有著祖輩父輩。我覺得我目前沒有能力揹負,我想等我努力幾年,可以了再找,也不會耽誤人家。

規劃:

1、為升職加薪【賺錢】努力工作,10年內儘快立業,而後成家。

2、10年後有一定條件了,帶上孩子完成未遊歷之事。如果有孩子的話。

3、之後就一直工作養家,思考尋找建設家鄉的辦法。

小目標:疫情結束,賺錢帶上一家子去哈爾濱看雪。【奶奶說過想看雪】

認識:

1、有國才有家。建國以來,抗美援朝,越南戰爭,還有2016年的南海軍演。天朝的崛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家園的穩定也不是理所當然的。

2、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民族復興就是我們當代的使命,那麼揹負這個使命的領袖是誰?我想大家都曾會有“捨我其誰”的想法。啊,我是凡人,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奈是很難接受的事情。

3、我認為站在世界的肩膀上,有助於我們看到未來和建設未來。我認為城市是人類輝煌文明的展示館。我認為認識了城市的佈局規劃、產業結構、生活方式等等就能開拓視野,即認識這個世界。立足當下,我們就可以推演未來。所推演出的美好未來,就是我們奮鬥的方向。

最後我想說一下真心話:我很難接受自己的無能,白讀16年書。啤酒是個好東西。我因害怕養家太累而不敢也不想結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