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海倫·凱勒

第一次知道海倫.凱勒,是上學時候的那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選段,海倫堅韌不拔的精神,在我心裡打下了深厚的印記。

幾年前,第一次完整地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那時的我剛好處於職場的低谷,對於未來,我充滿了迷茫。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中充滿了勇氣和力量,覺得眼前的那點困難,根本算不上什麼。

國慶期間,再讀這本書,我又有了新的感觸。

很多人都知道,海倫是位盲人,卻不知道她也是位聾啞人士。

可是,海倫卻做到了健全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呢!

這一切,除了海倫本身的天賦、努力、堅持和樂觀外,還有一個人,對海倫這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安妮·莎莉文

她就是,海倫的第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

海倫曾說,自己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有一半是莎莉文老師的功勞。

在我看來,莎莉文老師的出現,是海倫生命中的轉折點,如果沒有她,就沒有海倫燦爛豐富的一生。

海倫在她19個月的時候,因為一場猩紅熱而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從此生活在無聲的黑暗世界裡。

在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身邊之前,海倫形容她的歲月是這樣的:

"我的那段,猶如深陷漫漫長夜的童年歲月,竟然是這般孤獨和迷茫。"

她在書中寫到:

"看不到也聽不到,內心深陷孤寂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溫暖,也不能感受親切的話語、關愛的行為、無私的陪伴所代表的情感。"

最後經由貝爾博士(電話的發明者),海倫與安妮·莎莉文老師結緣。

莎莉文老師,就像是一道光,照進了海倫黑暗的生命裡,給她“帶來整個世界和最真摯的愛”,教她用雙手去探索世界,讓海倫沉睡的靈魂一點點被喚醒。

從海倫的《我的生命故事》中,我們不難捕捉到莎莉文老師的才華與智慧,對海倫無比的耐心,無條件的愛和付出。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

01

初次見面,緣定一生

對於和莎莉文老師的第一次見面,海倫在書中這樣形容:

“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直到今天我仍禁不住感慨,短短的一天竟然可以如此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我的人生際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天是1887年3月3日,我六歲九個月。"

第一次見面,莎莉文老師給予了海倫母親般的擁抱,她把海倫拉進她懷裡,緊緊地抱住海倫。

看到這裡,我好感動,一位老師,如果沒有對學生的愛,那他即使學富五車,也是冰冷地機械教授,無法影響一個學生的靈魂。

斯大林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話用在莎莉文身上再恰當不過了。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

在莎莉文老師來之前,海倫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的自我約束教育,相當桀驁不馴,而且脾氣特別暴躁。

海倫在書中這樣描述自己當年的壞脾氣:

“這種表達思想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導致我發脾氣的戲碼越演越勤,從一天一次到後來演變為每小時都會發一次脾氣。”

為此,莎莉文老師首先面臨的不是如何教授知識,而是如何跟海倫相處的問題。

莎莉文在給家人的信裡說:

“我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既要規範和控制她的行為,又不能傷害她的心靈。我起初只能非常緩慢地、一點一點地進行,並試圖贏得她的愛。”

莎莉文老師,在兩週內,讓海倫這樣一個愛發脾氣的粗暴女孩,變成了一個願意學習的孩子。

而沙利文老師當年,也只不過是一個21歲的女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是無法幫助海倫完成這個轉變的。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

02

當夢想的光,照進黑暗的現實

在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前,海倫跟人的交流僅限於有限的手語。莎莉文老師在海倫的手心寫字,開始教她認識單詞。

這種獨特的方式,讓海倫很快就喜歡上了這種遊戲,並且很努力的模仿。

海倫很快就能拼出許多單詞,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單詞,莎莉文老師總是想盡一切方法,抓住一切機會,讓海倫明白。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

海倫對water 這個詞弄不明白,莎莉文帶著海倫,用手感受真實的水在她手上滑過的感覺,在她手心,寫下water。

在某一瞬間,海倫明白了water,也因為這種體驗,讓海倫有了靈魂被喚醒的感受,就像是在黑暗中,迎來一道光,從此,海倫對學習充滿了渴望。

莎莉文老師不論教什麼,都會用講故事或者朗誦的方式呈現給海倫。

談到任何話題,只要發現海倫感興趣,總會興致勃勃地跟海倫探討。

因此,那些枯燥的語法、混合加法等,包括一些複雜的定義,對於海倫來說,都在莎莉文老師的課堂上,變得愉快而有趣。她的課堂不侷限於知識本身,而且課堂無時不在,花園裡,草地上,沙灘邊,大樹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好的老師,總能因材施教,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去點燃對學習的渴望,毫無疑問莎莉文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老師。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安妮·莎莉文老師

要讓一個健全的孩子愛上學習,需要極大的智慧,要讓一個盲聾啞的孩子,愛上學習,去感受和認知這個世界,則需要付出更多倍的心思和愛心。

當海倫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莎莉文老師總是在身邊給她打氣,永遠都是鼓勵海倫,讓她堅定地突破自己。

因為海倫寫的《霜王》小故事被涉嫌抄襲,海倫受到許多人的質疑,其中包括她曾經非常尊敬的一位朋友。經過這次事情,海倫一度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寫文章,整日活在恐懼中。

莎莉文老師想盡辦法鼓勵她寫文,開導她,陪著年僅12歲的海倫,一點一點地走出了那段心理的陰霾。

這也就是韓愈所說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

03

永遠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在海倫為哈佛大學入學考試做準備的2年中,莎莉文老師依然陪伴在她身邊。

此時莎莉文老師的角色,不再是教授知識,而是在海倫的身邊,給予無條件的陪伴和支持。

由於大部分教材都沒有盲文版,當海倫上課時,莎莉文老師,不僅要負責把課本上的所有內容統統轉述給海倫,還要在海倫和其他老師交流時做翻譯,課後又幫著海倫查閱各種資料,簡直比海倫還要忙。

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管感覺分身乏術和力不從心,卻仍舊無比耐心地堅持著。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拜訪朋友

當遇到文字無法表達的東西時,比如關於圖形,安妮老師用金屬線圈製作模型,讓海倫去感知。

但是,有些知識,比如立體幾何是好難去準確表達的,因為海倫在幾何和數學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有些停滯不前。

儘管安妮老師這樣盡心盡力,還是遭到了他人非議,把海倫在學業遇到困難,歸咎於安妮老師。

對此,安妮老師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堅定地陪伴在海倫身邊,再次陪她熬過艱難的求學的日子。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安妮.莎莉文老師

04

一輩子,就一個學生

莎莉文老師,在海倫6歲9個月的時候,就來到她身邊,直到1916年底,陪伴在海倫身邊近30年的沙利文老師病倒後,第一次離開海倫去療養。這也是她和海倫相遇後的唯一一次“離開”。

可能你無法想象,為海倫如此盡心盡力的沙莉文老師,也是“半盲”狀態,到最後,由於用眼過度,她的眼睛再度失明。

1936年10月,莎莉文老師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這份對於海倫濃烈而真實愛,如羽毛般輕輕落地。

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散文中提到,她最迫切想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莎莉文老師。

”我相信,在她美麗的臉上,我會發現可貴的同情心和驚人的耐力,如果沒有這些,她怎麼可能造成,教育我的艱鉅任務;在她清澈的眼中,我會探悉到她令人欽佩的剛強,正因為有了它,即使面對再大困難,她也能信心堅定百折不回;凝視她的臉龐,我還會捕捉到她的仁愛之心,要知道她愛的不僅是我,世上所有的生靈都是她用心呵護的對象。“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 一輩子,一個學生

安妮.莎莉文老師

海倫是莎莉文老師一生的第一個學生,也是唯一的一個學生,在她身上,莎莉文老師傾注了大半生所有的精力。

海倫是莎莉文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蹟,而莎莉文老師就是創造奇蹟的人!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師生關係,儼然已經是,彼此的生命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是莎莉文老師,不希望人們過多地關注她,以及她為海倫付出的一切,她總是無聲無息、無怨無悔地把她的愛原原本本地給予出去。

如今,全世界都認識了海倫•凱勒,卻鮮少有人知道安妮•莎莉文。

她是一個真正值得人們去認識,去懷念、尊敬以及學習的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致敬安妮·莎莉文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