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最近,一位“惡婆婆”上了熱搜。

“她是碩士學歷又怎麼樣?要先給我家傳宗接代,生了兒子才配進我家的門。”

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生兒子、傳宗接代、先生後婚。”

一句話,直接爆出了讓無數女人最不能容忍的幾個點。

一句話,就連為女子看病的婦產科醫生都聽不下去,直接怒懟。

在古代,受傳統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即使是平民家庭也會重男輕女,把生兒子當作女子的一種責任。

可是,在文化思想各方面都非速發展的今天,這樣屬於“傳統糟粕”的思想,卻也仍舊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流動著。

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雙面膠》裡兒子在家就大魚大肉,媳婦兒麗娟在家就三人一盆剩菜的婆婆。

各種電視劇裡孕婦難產生孩子時,口口聲聲說“孩子比大人重要,先保孩子”的婆婆。

因為頭胎、二胎生了女兒備受冷落,不被照料還整日逼迫兒媳生第三胎、第四胎的婆婆。

《親愛的自己》裡口口聲聲“女人能幹是假能幹,男人能幹才是真本事”,各種方法逼生的劉洋媽媽……

影視源於生活,可生活有時候卻比影視更加充滿戲劇性。

和戲裡的“惡婆婆們”一樣,這位要求“先生子後結婚”的婆婆沒有把兒媳當作兒子的愛人看待。

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在她眼裡,兒媳接進家就是為了生孩子,並且一定要生兒子的。想的是孩子出生後,月子酒和結婚酒一起辦。

不得不說,這位婆婆的算盤真的打得挺精的。生了孩子再結婚,既想著兒媳有了孩子以後會因為孩子各種遷就,又想著月子酒、結婚酒一起辦,省下不少開支。

可這對女孩子來說公平嗎?

簡直是一場百害而無一利的單方面被消耗。

在我們的身邊,有太多因為未婚先孕而被婆家怠慢,故意難為,最後不歡而散的案例。

結了婚都還有被拋棄的,更何況是在未婚的情況下,要求生了孩子才給保證的。這無疑於就是一張空頭支票。

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難怪連醫生都看不下去怒懟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天底下哪兒有這樣的婆婆?我信你個邪,他家兒子蠻優秀蠻有錢吧?讓人詫異的很啊!”

可更讓人詫異的還在後面呢。

自古以來都說婆媳關係,可實際上所有的婆媳關係都源於同一個男人:兒子(丈夫)。

《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提到過: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穩定的定海神針,是家庭關係的No.1。

很多家庭和情侶的分離看似是“惡婆婆”結的果,實際卻是男人的不作為種的因。

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在一個家庭裡,一段關係中,比“惡婆婆”的存在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樣的男人,再愛也不能嫁。

在我們都在關注這個婆婆的所作所為時,卻忘了女孩男友的態度。

女孩說男友說:

我沒懷孕他不跟我結婚。

作為一個女孩賭上自己一生要嫁的人,他卻沒有一絲一毫維護她的意思。

在男人眼裡,母親說妻子是外地人,遠嫁過來只有先生了孩子才能安心過日子,他無比苟同。

從來沒有想過為了他,捨棄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和家人,義無反顧奔赴而來的妻子。

《紙短情長》裡唱:

“怎麼會愛上了他,並決定跟他回家,放棄了我的所有我的一切無所謂。紙短情長啊,訴不盡當時年少,我的故事還是關於你啊!”

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一曲歌,賭對了的人聽起來滿是甜蜜與幸福。賭輸了的姑娘聽起來,唯餘滿腹失望、心酸、無奈與悔恨。

每一個選擇遠嫁的姑娘,都是唱著《往後餘生》笑著離開家的。有的人被寵成了小公主,活得幸福灑脫;有的人再聽《往後餘生》,只覺得是一場笑話。

婆婆的不友善、不疼愛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那個在異鄉,你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現在了你的對立面。

先子後婚也好,重男輕女也罷。

只要你選定的那個男人知冷暖、明事理、凡事拎得清,站在你的背後做底氣。

比起“先生子後結婚”惡婆婆,更讓人心寒的是這種人,再愛也別嫁


那麼,即使其他人都不夠好,也不足為懼。

可如若,在那個你為之付出了所有的男人眼裡,你也是可有可無,隨時可以被替代的存在。那這樣的男人,無論多愛,都不該嫁!

今日互動: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