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知識——火電廠環保工程師必知的名詞解釋50問


分享知識——火電廠環保工程師必知的名詞解釋50問

1.環境監測:為了保護環境和保障人群健康,運用化學、生物學、物理學和公共衛生學等方法間接或連續地測定環境中汙染物的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過程。

2.袋式除塵器:利用濾袋的攔截阻留及煙塵的慣性碰撞、擴散作用,補集煙氣中粉塵的設備。

3.低低溫電除塵器:通過低溫省煤器或MGGH降低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至酸露點以下,最低溫度應滿足溼法脫硫系統工藝溫度要求的電除塵器。

4.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吸收劑採用石灰石、脫硫副產品為石膏的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的處理工藝。

5.脫硫效率:指由脫硫裝置脫除的SO2量與未經脫硫前煙氣中所含 SO2量的百分比。

6.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

利用還原劑在催化劑作用下有選擇性地與煙氣中的NOx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氮氣和水的方法。

7.脫硝還原劑:脫硝系統中用於與NOx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及原料。

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使用固定設備等產生的、在廠界處進行測量和控制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9.工頻電場:電量隨時間作50Hz週期變化的電荷產生的電場為工頻電場。

10.工頻磁場:隨時間作50Hz週期變化的電流產生的磁場為工頻磁場。

11.廢水處理:採用各種手段和技術,將廢水中的汙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廢水得到淨化的過程。

12.脫硫廢水: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系統在運行中排出的廢水。

13.PM2.5: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2.5μm的顆粒物。

14.三廢:指廢水,廢氣、廢渣。

15.裝置可用率:裝置每年正常運行時間與發電機組每年總運行時間的百分比。

16.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17.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分享知識——火電廠環保工程師必知的名詞解釋50問

18.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是指建設項目竣工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依據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調查結果,並通過現場檢查等手段,考核該建設項目是否達到環境保護要求的活動。

19.節能減排: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汙染物排放。

20.汙染物排放總量:某一時段內各種汙染物排入環境中的某種汙染物的總量。

21.企業自行監測:是指企業按照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為掌握本單位的汙染物排放狀況及其對周邊環境質量的影響等情況,組織開展的環境監測活動。

22.排汙許可證:HJ/T 416—2007《環境信息術語》規定:在控制特定環境中允許受納汙染物總量的基礎上,由政府或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排汙單位申請承諾的排汙條件加以認可後頒發允許排汙的法定證明。

23.環境信訪:HJ/T 416-2007《環境信息術語》規定:環境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反映環境保護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理的活動。

24.環境應急:HJ/T 416—2007《環境信息術語》規定:針對可能或已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需要立即採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動,以避免事件發生或減輕事件後果的狀態,也稱為緊急狀態;同時也泛指立即採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動。

25.異常:公司《技術監督管理制度》中規定:異常是指沒有按照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工作規程開展試驗、檢定和操作,監督指標不滿足國家和行業標準,或偏離正常範圍。

26.汙水:指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排放的水的總稱。

27.標準狀態:煙氣在溫度為273K,壓力為101325Pa時的狀態,簡稱“標態”。

28.溼式除塵器:GB/T 15187-2005《溼式除塵器性能測定方法》規定:利用液體(一般是水),補集含塵氣體中的粉塵,同時也可利用水(或經過一定處理)吸收含塵氣體中的SO2、NOx等有害氣體,以達到淨化氣體的目的。

29.淨煙氣:DL 998-2006《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裝置性能驗收試驗規範》規定:經脫硫裝置處理後的煙氣。

30.鈣硫摩爾比(Ca/S):GB/T 21508-2008《燃煤煙氣脫硫設備性能測試方法》中定義:投入脫硫設備鈣基吸收劑與脫硫設備脫除的SO2摩爾數之比。它同時表示脫硫設備在達到一定脫硫效率時所需要的脫硫吸收劑的過量程度。

31.液氣比:DL/T 1149-2010《火電廠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系統運行導則》中“液氣比”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脫硫吸收塔中吸收劑漿液噴淋量與單位時間內脫硫吸收塔入口的標準狀態溼煙氣體積流量之比。

32.氮氧化物( NOx):煙氣中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02之和(以N02計)。


分享知識——火電廠環保工程師必知的名詞解釋50問

33.SNCR-SCR 聯合脫硝工藝:DL/T 296-2011《火電廠煙氣脫硝技術導則》規定:在SNCR 的下游設置SCR,利用SNCR 未完全反應的還原劑,繼續脫除煙氣中的氮氧化物以滿足環保排放要求的一種脫硝工藝。

34.氨逃逸濃度:煙氣脫硝裝置出口煙氣中氨的質量與煙氣體積(標準狀態、幹基、6% 02)之比,用mg/m3表示。

35.氨氮摩爾比:噴入氨的物質的量與煙氣脫硝裝置入口氮氧化物物質的量之比。

36.預塗灰(粉):HJ 2020-2012《袋式除塵工程通用技術規範》中定義為:袋式除塵器投運前或更換新濾袋後,在濾袋錶面預置一定厚度粉塵的操作。

37.有效小時均值:HJ/T 75-2007《固定汙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範》規定:整點1小時內不少於45分鐘的有效數據的算術平均值。

38.等效連續A聲級:簡稱等效升級,指在規定測量時間T內A聲級的能量平均值,用LAeq,T表示(簡寫Leq),單位dB(A)。

39.穩態噪聲:在測定時間內,被測聲源的聲級起伏不大於3 dB(A)的噪聲。

40.危險廢物:HJ/T 416-2007《環境信息術語》規定: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鑑別標準和鑑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

41.燃煤電廠固體廢物:指粉煤灰、爐渣、脫硫灰渣及脫硫石膏。

42.粉煤灰:煤在鍋爐中燃燒後被煙氣攜帶出爐膛的固態顆粒物。

43.爐渣:燃煤鍋爐從爐底排出的熔渣和底灰。

44.脫硫灰渣:採用幹法、半乾法煙氣脫硫產生的固硫副產物和灰渣的混合物。

45.主導風向:風頻最大的風向角的範圍。

46.滲透係數:水力坡度為1時,水穿過土壤、岩石或其他防滲材料的滲透速度,以cm/s計。

47.脫硫裝置設計電耗:脫硫裝置在設計工況下連續運行7天內的平均小時電耗(kW)。

48.脫硫裝置設計壓力損失:

脫硫裝置在設計工況下連續運行,在脫硫裝置各個部分(不包括增壓風機)的全壓差之和(Pa)。

49.噴氨格柵:將還原劑均勻噴入煙氣中的裝置。

50.脫硝靜態混合器:實現還原劑與煙氣均勻混合的裝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