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成"三明治一代",平安福助其承擔家庭責任

80後、90後作為家庭的頂樑柱,一家之主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無可替代的。我們被稱為"三明治一代",共同的特點是:年齡在 24到50歲之間"上有老下有小"、作為工作家庭的"頂樑柱"、花費是越變越多、身體是越變越差、壓力也越來越大。既是一個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家庭責任的主要承擔者。一旦發生變故,這便意味家庭收入中斷。這個時候,平安福便可幫助我們接力承擔家庭的責任,幫助家庭度過難關。

平安福提供全面保障

重大疾病發生率逐步攀升,在社保的基礎上再買一份商業重疾險,成為越來越多人抵禦重疾風險的重要手段。平安保險的明星產品平安福,不但全方位覆蓋重大疾病保障需求,而且在客戶多次罹患輕症、重疾時還可多次賠付。

今年4月"平安福"剛完成它的第八次重磅升級,疾病責任增加到150種,包括100種重疾,輕症責任擴充到50種,平安福還新吸收進輕微腦中風後遺症、不典型心肌梗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等大眾頗為關注的輕症,實現全面覆蓋10大高發輕症。

平安福在保險的廣度上大力發展,且還著力挖掘保障的深度。對於輕症,平安福最多可賠付3次,每種輕症限賠付1次,每次獨立享有基本保額的20%。70歲週歲保單週年日以前,客戶每次輕症賠付後,還能獲得重疾保障遞增20%的福利,最高可遞增3次、累計增享60%。

除此之外,針對亞健康問題,平安福推出"平安RUN"健步行計劃,提倡最便捷的運動-步行,設置運動目標,只要達成年目標,保額增長5%或10%。這是事前預防!

針對當今醫療資源稀缺,用戶看病難問題,平安健康互聯網還聯合平安人壽開發健康守護360,共享公司覆蓋全國、延伸海外的就醫資源,做到事中提供幫助。事後理賠平安也早已做到"閃賠"。平安福真正做到了"前中後"全方位保障!

紛繁市場,我們如何選擇?

1988年中國平安在深圳成立,到現在已經32年(要知道中國的保險行業發展也不過40年),在改革開放的多年時間裡,中國並不缺發展迅速,獨領風騷的快公司、大公司,但四十年商業史,基業長青的好公司卻不多。生命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同任何生物有機體一樣,成長的過程都伴隨痛苦與風險,過快的發展定要提前面對這些痛苦與風險,在最後可能會讓企業轟然倒塌。在這方面,中國平安提供了作為一家基業長青的好公司的絕佳樣板。32年的時間,平安從地區一步步成為全球保險第一品牌,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險公司。這背後的原因,《銘記初心:我是一名保險推銷員》一文明確指出——銘記初心!若要更具體地說,便是銘記兩個詞:責任和專業。

而且平安的保險業在創新方面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

1995年平安的理賠服務就在國內保險行業中率先改變人工紙質交接,幾乎每一年,平安都會在理賠服務方面有一次大的提升。例如理賠效率方面,平安一直貫徹"死磕到底";06年,平安建立理賠集中後援中心,一半的案件做到自動化理賠,理賠案件的效率有質的飛躍;2011年,平安推出"標準案件、資料齊全、三日賠付"的許諾;13年更是進一步將賠付時間縮短到兩天,還推出了"足不出戶,上門理賠"的服務新模式;2017年,平安更是推出尖刀服務"閃賠",能將賠付時間縮到30分鐘,堪稱業界奇蹟!32年的發展,平安憑藉"服務速度"和"科技創新",還有多次升級理賠服務,不斷提升理賠效率、提升服務體驗和客戶滿意度,踐行對廣大客戶的愛與承諾。

這些更為我們選擇平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買保險就是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