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討厭學習,就像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今天接孩子放學時,在路上看到一個孩子歡呼雀躍,開心地又唱又跳:"好嗨喲,今晚沒有作業,一個晚上都可以玩咯,感覺人生到達了高潮,感覺人生到達了巔峰,感覺人生到達了高潮,好嗨喲~”抖音的神曲已經滲透到了極致,讓人啼笑皆非。

有人說,孩子討厭學習,就像我們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確實啊,越來越多的人討厭上班了,大部分人的想法應該像一個著名的博主寫的,如果不是被生活所逼,誰願意放著大好的時間,不享受生活,而在這苦哈哈地賺錢呢?

孩子討厭學習,就像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其實大人不想上班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模式機械固定缺乏激情,工作內容變得越來越枯燥;比如工作時間久了,自己變成了老油條,對於自己一眼就可以看到結果的人生之路,已經失去了幻想的空間,剩下的只有惰性;比如工作壓力太大,心理承受不住了,諸如此類。

細細想來,孩子討厭上學的心態跟大人討厭上班的心態還真的是有點像啊,不過各有各的特點。

觀察身邊的很多孩子,我認為,孩子厭學的原因一般有這三點:

一、自身原因

有些父母從小沒有好好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孩子從小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在班裡不拔尖甚至落後,現在孩子間的學習競爭很激烈,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越落後越沒信心,越沒信心差距就越大,這些孩子覺得“讀書、學習”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網上常常看到有些讓人忍俊不禁的毒雞湯段子,有一句是這樣說的:看到比我優秀的人比我還努力,那我努力還有什麼用呢?

或許這真的是這部分孩子的真實心理寫照,就這樣,他們對學習慢慢失去興趣。

孩子討厭學習,就像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二、外界原因

有很多家長受到“讀書無用論”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很多城中村的中年人有房子有地皮可出租,加上有豐厚的家底,收入穩定,也覺得孩子不用這麼辛苦,這點家底夠孩子一輩子吃好穿好了,久而久之,孩子也覺得讀好學校有什麼用,畢業之後家裡的家底讓自己一輩子不愁吃不愁喝的、人生苦短,何不及時行樂,拼不了爹的孩子也覺得讀書無用,還不如早早步入社會賺錢,減少家庭負擔,多年以後,他們會發現,不讀書就工作無疑是殺雞取卵,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也許很多事情都已經晚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十年前的時間段,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城市,打工的年輕人非常多,這部分年輕人很多都沒有高學歷。

三、家庭原因

有的孩子父母離異,家在孩子眼裡沒有了溫暖,沒有了父母的關心和關愛,使他們慢慢滋生了偏激情緒,經常出入網吧、遊戲廳等娛樂場所,將學習之事拋諸腦後。

有的孩子家庭雖然完整,但是父母非常忙,把工作放在第一,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二,想著反正我不會教,那麼我就多賺錢,給孩子請最好的老師。

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最好的老師就是自己。

對於孩子厭學,家長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我來說一個真實的例子。

我的鄰居陳姐有三個孩子,姐姐和哥哥讀小學,弟弟幼兒園,爸爸因為工作關係,常年在國外。

可以想象,一個媽媽帶三個孩子,一般人的家庭會是多麼的雞飛狗跳,天崩地裂,可是從我家看過去,每次都是兄友弟恭,三個娃經常是相親相愛,偶有爭執,也是很快就開開心心地玩耍,我很奇怪陳姐是怎麼教育的。

有一天我去她家做客,所見所聞讓我豁然開朗,就拿吃飯這件事來說。

那天陳姐做了紅燒魚,紫菜蛋花湯,酸甜排骨和清炒空心菜,大家口味不一樣,一到餐桌,各種吐槽聲就來了。姐姐說:“媽媽,我不喜歡吃魚,魚刺最討厭了!”哥哥說:“酸甜排骨不好吃,酸得牙齒疼!”弟弟見哥哥姐姐都發表了意見,也要“表現”一下:“紫菜黑黑的,髒髒的,不吃不吃!”

我在一旁強忍不笑,靜靜看陳姐是什麼反應,畢竟在很多媽媽那裡,就是一陣狂吼:“老孃這麼辛苦做飯,不喜歡也要吃,實在不想吃就不要吃了,反正餓的又不是我!”

作為三個孩子的媽,陳姐畢竟是“練”過的。她不慌不忙說:“姐姐,今天的鱸魚很新鮮,我今天廚藝超常發揮,煎得外焦裡嫩,看著就想吃,要不你嚐嚐,魚刺小心一點就行了,因為魚刺不吃魚,長大後你會錯過很多美食哦!”姐姐半信半疑地夾了一點魚,說真的好吃耶!

“哥哥要多吃排骨哦,你昨天不是說參加籃球隊嗎,多吃排骨可以讓你長得高高的,壯壯的”,她又告訴弟弟,紫菜是海里的植物,富含著大海的營養,吃了會變得很聰明哦!

媽媽的話果然帶有魔性,三個娃居然可以在那裡津津有味地把飯菜一掃而空。

孩子討厭學習,就像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對待厭學的孩子就要像對待厭食的孩子一樣。

我們不能過度批評和指責,學習是有營養的,要用各種方式去引導,而不是大聲責罵。

家長越是加以批評、指責,反而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

如果陳姐強迫孩子吃飯,孩子剛開始可能會被強迫性地吃,可以心理是牴觸的,並不會真正愛上吃某一個他本來不愛的食物。

那麼,家長到底該怎麼幫助孩子解決厭學的問題呢?

一、 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很多都缺乏自信,他們覺得不管自己多麼努力,成績也不會有所提高。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孩子就會變得厭學。

對於這樣的孩子,務必要先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才能夠將他們厭學的心理慢慢地剔除掉。

記得我們那個年代,上初一才接觸英語,習慣了拼音的使用,我在英語面前顯得不知所措。

初中三年英語都學得雲裡霧裡,自然成績也好不到哪兒去。

到了高一成績依然處於中游水平,到現在,我都依然記得我的英語老師覃老師的一句話:“其實你的語感非常好,多讀課內課外的文章,多記憶我上課的知識點,我相信你很快就追上來了。”

這簡單的一句話,感覺是黑夜前黎明的一縷光線啊,我朝著這個方向一路小跑,再加速跑,越跑越順,越跑越有感覺,終於在高考時,取得讓自己讓家人出乎意料的成績。

孩子討厭學習,就像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二、要耐心引導

如果發現孩子不太喜歡學習課本知識,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製造多一些讓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對孩子多些鼓勵,讓他們品嚐到成功的喜悅。知識學得好的話,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得到更多的表揚。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引導,千萬不可以強迫孩子。孩子的信心回來了,慢慢把信心往課內學習引導,課程的學習成績也會穩步提升。

三、積跬步可以至千里

孩子成績暫時落後,我們家長不要過於著急上火,很多事情都是欲速則不達,一口吃不出個胖子,一步到不了天邊。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一夜之間補好落下的所有課程,要給孩子時間。

平時我們給孩子勞逸結合,學習之餘一定要多運動,不要讓孩子陷入焦躁,運動可以讓孩子把不良的情緒給發洩掉。

幫孩子設定好分階段的小目標,制定好時間表,這個星期做什麼,完成什麼目標,我們都在時間表上標明,完成了我們給孩子獎勵,我們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激勵制度”孩子只要按時完成了任務,就會得到一些獎勵。這些獎勵必須是孩子所期待的、喜歡的,不然也只是獎勵也不會有激勵的作用。

在獎勵機制中,讓孩子一步一個腳印,享受遊戲中升級打怪的樂趣。

孩子討厭學習,就像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四、父母愛學習,孩子就愛學習

由於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在晚上和週末抽空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時間是擠出來的。

這除了能讓增強親子關係,給孩子也會起到非常好的的榜樣作用。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家長要多注意觀察,找到孩子的優點加以表揚和鼓勵,讓其樹立起自信,他們會自己給自己無限的力量,衝破難關!

孩子討厭學習,就像大人討厭上班一樣

我是八零後Henry媽媽,和您分享八零後的生活,傳播正能量。

我專注於家庭教育、英語啟蒙、計算機C++家教。

希望能和您相互關注,相互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