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富:從士兵到中央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軍區副政委之路

陳代富 ,1942年3月生,四川省安嶽縣人,小學文化程度,1960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62年對印反擊作戰開始時,他是54軍原130師390團5連2排9班戰士。

陳代富:從士兵到中央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軍區副政委之路

中印邊境戰爭期間,入侵印軍第11旅4個營2000餘人在瓦弄地區憑險扼守,並不斷向中國邊防部隊出擊。為徹底打擊入侵印軍的囂張氣焰,1962年10月10日,他跟隨解放軍54軍130師從四川雅安地區緊急趕往西藏瓦弄地區,殲滅盤踞在瓦弄地區的印軍第11 旅的4個步兵營。

陳代富:從士兵到中央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軍區副政委之路

陳代富所在的5連在390團的編成內擔負著搶佔瓦弄地區印軍飛機場的任務。至“32”高地時(瓦弄西北側無名高地)遭印軍阻擊。“32”高地系3000高地向東北伸出的一條狹窄山樑,坡度在50~70度,遍佈密林、雜草,是印軍防守瓦弄的翼側屏障,由印軍道格拉斯聯隊第4營第3連大部和庫馬盎聯隊第6營第4連一部防守。在山的東坡構築了3層以母堡為核心、以淺窄交通壕相連接、成階梯式的半環形的地堡群,共計40多個地堡。群與群之間距離約70~100米,堡與堡之間距離約20~30米。地堡頂蓋為1~2層圓木,並覆蓋約20公分厚的泥土。每個地堡有1~3個射孔,可容人數不等。火器配置靠前,形成交叉火網,並可得到瓦弄炮火的直接支援,是印軍在瓦弄西南後山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與“31”高地之印軍相互策應,控制著中國邊防部隊南進道路。

上級命令5連迅速拿下“32”高地,為主力部隊開闢前進道路。 陳代富所在的9班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衝在全連最前面,他們用步槍和手榴彈很快敲掉了敵人3個較小的地堡。這時,敵人一個有3個長方形射孔的大地堡仍然瘋狂地吐著火舌,阻止著我主力部隊前進。陳代富一氣衝到距敵地堡僅三四米遠的一片窪地裡。對著射孔投進去了1顆手榴彈,可手榴彈又被印軍扔了回來,在離陳代富不遠的地方爆炸了。 陳代富的腿和臂部被炸傷。他顧不得傷痛,以頑強的毅力,爬上地堡頂,將爆破筒一放,剛要拉火,一想,這樣只能把地堡炸壞,裡面的印軍不一定能消滅。他腦子猛地閃出一個念頭:掏個窟窿,把爆破筒插進去實施爆破,於是,他用雙手使勁地扒土,指頭扒破了,鮮血染紅了泥土,很快扒了一個深洞,他又把爆破筒拿起來,尖頭朝下,使勁往裡搗,終於把爆破筒插進了半截。不料,地堡裡的敵人拼命把爆破筒向外推。“決不能讓敵人把爆破筒推出來!”他暗暗地想。負傷的右手用不上勁,爆破筒被頂出來了一截。他不顧呼嘯的子彈,橫飛的彈片,用胸膛頂住爆破筒,用全身的重量把爆破筒壓了下去,他知道爆破筒從拉火到爆炸只有5.1秒。毅然拉了火,心裡數著1、2、3……估算著時間,就在爆破筒即將爆炸的一剎那,他左腳往邊上一跨,雙手一撐,一個鶴子翻身滾下了地堡。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地堡連同印度鬼子一起飛上了天。該班趁勢連續炸掉6座子堡。在第9班向印軍母堡接近的同時,第3排排長即指揮第7、第8班,互相掩護插入印軍左翼地堡群,炸掉了剩餘的印軍地堡。前進的道路打通了,陳代富忘了傷痛,忘了疲勞,和戰友們一起直插瓦弄機場。戰後,榮立一等功,國防部授予他“戰鬥英雄”稱號,並被譽為“活著的黃繼光”,成為全國聞名的英雄人物。

陳代富:從士兵到中央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軍區副政委之路

戰後,陳代富於1963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9月任陸軍130師390團排長、連副政治指導員、連政治指導員。1964年共青團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1969年7月任陸軍130師390團營副政治教導員。1970年3月任陸軍130師390團政治處副主任。

陳代富:從士兵到中央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軍區副政委之路

陳代富,入伍後從一名戰士升至團政治處副主任,僅用了7年時間。這段時間陳代富成長進步、工作婚姻家庭一直是快樂平靜的。1973年10月根據領導班子三結合的原則,陳代福被任命為陸軍54軍130師副政委、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常委、重慶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3年8月當選為第十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陸軍第54軍副政委。1974年2月任武漢軍區副政委。1975年4月任武漢軍區副政委、黨委常委(1975年10月至1977年12月掛職下放任陸軍129師政委)。這對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3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已經勉為其難。正如他的妻子所說:“論文化,你是小學;論資歷,你當兵才13年;論水平,一般會議的講話稿還得求人寫;論組織能力,在營連位置上你是稱職的,再往上,團師軍級主官沒沾邊,一下子躍那快,那麼高,難道僅僅憑你是戰鬥英雄?”但是他從樸素的政治覺悟出發,義無返顧的服從組織決定。在去武漢軍區任職前,他又被安排去北京參加了中央第三期青年幹部學習班,也就是“四人幫”組織的“虎班”。正是在“虎班”4個月裡,自覺和不自覺的言行,為他以後的生活帶來了不利影響。陳代福在武漢軍區副政委的崗位上是很難受的,在黨委會上,他許久才抬起那雙淳樸中帶著驚凝的眼睛,看到了楊得志、張震等等一位位戰功赫赫的老將軍,自知之明地選擇了黨委會的角落坐下,還不如做記錄的秘書那般莊重自如。剛任高級幹部他,正正規規按照老將軍的要求幹工作,連母親病危也不敢請假。生活上甚至也很拮据,當時他人在軍區工作,工資不變,夫婦倆的月收入比團裡工作時少多了。堂堂大軍區首長,少不了接待來客,扣除大軍區首長級別的房租水電費和煙錢,又加上兩個孩子同時上學,節餘所剩無幾。妻子幾乎是一分一分地算計,才能細水長流混到月底。他們自己生活緊緊巴巴,自然談不上對孤寡的母親有多少照顧。他最後一次接到“母病危”的電報是1975年7月間。他回到離別10年的家鄉。當他走進昏暗破落的村莊,當他看到補釘連補釘的被子裡癱躺著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母親,當母親哆嗦著伸出樹皮一般的手摸著他喊一聲“我的兒”時,陳代富禁不住撲在母親的懷裡哭起來……

此行,使陳代富的人生觀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透過最下層進行反思,深深地感到生活的本身要比想像的艱難複雜得多。冷靜地權衡後,他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應該呆在軍區,應該撲下身子去幹更適應自己的實際工作。從家鄉返回軍區不久,1975年10月至1977年12月掛職下放任陸軍129師政委。

四人幫倒臺後,陳代富在 1978年1月被免職審查參加“虎班”學習期間的問題。1981年有關部門送來結論:經調查,陳代富沒有參加“四人幫”體系篡黨奪權活動,以“說錯話辦錯事”對待。1981年5月恢復工作,任陸軍某師政治部副主任。1981年12月轉業,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河南省南陽地區中心支行副行長。1984年4月,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河南省南陽地區中心支行副行長級調研員。1992年7月,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河南省南陽地區中心支行黨組紀律檢查組組長。1992年10月,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河南省南陽分行副行長。1998年9月退居二線,任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南陽分行正處級調研員。

1998年6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做出最後結論:陳代富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說錯了話辦錯了事”,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歷史條件和政治氣候造成的,有些賬不應該算在他個人身上。幾十年來,無論是順利還是逆境,他對黨、對人民是忠誠的,他還是人民的英雄。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總政治部“批准陳代富享受正師職待遇”,恢復其正師職職務,享受正廳級政治、生活待遇。2001年2月陳代富正式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