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提到以賈樟柯為代表的“第六代導演”,我們一定會想到下列這些關鍵詞:小人物、非職業演員、廢墟景觀、長鏡頭……。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70多年前的老電影,便是這些關鍵詞的代表作,“第六代導演”祖師爺-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德·西卡執導生涯的第二部影片,獲得電影最高榮譽“世界電影史十大不朽影片”的電影——《偷自行車的人》: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幸運降臨,一份餬口的工作

一輛公交車駛入鏡頭,停下,一隊人從公交車上下來,與另一隊人匯合,一齊湧向街道旁的辦公樓。接著大家又從辦公樓裡彙集在樓梯上,開始聽候一個西裝革履打扮、嘴上叼著香菸的人的安排。這時人群中的某個人發出牢騷:

“我來這兒已經兩週了。”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這裡西裝男的西裝革履打扮,叼著香菸悠閒的姿態,與等待工作安排的人們的邋遢穿著和焦急心態,形成了鮮明對比。導演正是藉著這樣的對比,表達著嚴重的階級分化與貧富差距。“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西裝男站在高處,手上拿著文件,叫起了瑞奇的名字,而瑞奇並不在等待的人群裡。一個年輕小夥左顧右盼,撥開人群,往遠處跑去,鏡頭轉為全景,瑞奇終於出現,跟著年輕小夥來到眾人齊聚的樓梯口。人群中又發出某個人的牢騷:

“我是一個泥瓦匠,我就該餓死嗎?”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西裝男攤開雙手錶示自己對此無能為力。並試圖安撫“大家都會找到工作”。瑞奇來到西裝男面前,西裝男告訴瑞琪,他們幫他找了一份貼海報的工作,但他得有一輛自行車。瑞奇告訴西裝男,自己的自行車壞掉了,自己一兩天就修好。西裝男則表示,如果這樣他會失去這份工作。聽到這句,等待的其他人,紛紛表示自己有自行車。瑞奇趕忙撒謊道,自己有自行車,拿著工作通知單離開了人群。

“我不會再等一年了,不用擔心,我有自行車。”

西裝男接著宣讀工作通知:

“恰卡提,為期兩天的勞工,如你願意的話……”

從片頭導演所為我們展現的這些信息,我們可以知道,故事發生的時代,是一個工作奇缺、全民失業的年代。瑞奇之所以,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一開始就聚在樓梯口等待通知,是因為他覺得“肯定輪不到自己”,他已經無數次碰壁(等待一年),所以乾脆這次就不摻和,只是坐在遠處。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好事降臨到了他的頭上。而剩餘的那些沒有找到工作的人,嚷嚷著自己也有自行車的人,明天還會接著聚在那個宣告命運的樓梯口,等待著幸運之神的降臨,哪怕只是為期兩天的勞工這樣的可憐活兒。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鏡頭一轉,瑞奇找到自己的妻子瑪利亞。瑪利亞正在一口井旁打水。婦女們排著隊,爭先恐後的把手裡的水桶搶著放入井中。

排隊本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禮貌行為。但在《偷自行車的人》中,卻自帶了另一層含義:因為戰後經濟蕭條,百廢待興,資源分配緊張,供不應求,所以在電影裡,人們無處不在排隊。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從夫妻兩人對話我們知道,瑞奇的自行車在當鋪。為了幫助丈夫保住等待了一年,才好不容易遇到的幸運飯碗,贖回自行車。瑪利亞決定當掉了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自己的嫁妝,棉床單。當鋪裡,人們排著隊,典當著家裡值錢的東西,以換取臨時的生活費。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從導演鏡頭的推移中,我們看到了當鋪裡早已堆積成山的典當物。

當鋪的興旺,正正反襯著經濟的蕭條。

自行車,也從交通工具變成了瑞奇一家幸福和希望的象徵。

順利獲得工作的瑞奇,載著妻子,兩個人快樂地向著新生活出發,彷彿一切都開始變得美好。但導演卻用一個小情節,告訴我們,這都是暫時的。在瑞奇興奮地抱起妻子,透過窗子,觀察自己的新工作環境時,窗戶卻被人無情地關閉了。如果“工作環境”代表著新生活,“關窗”便預示著,瑞奇一家被無情地回絕在幸福大門之外。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自行車丟了

瑪利亞在丈夫獲得工作之後,趕忙去感謝神婆桑託納,感謝她的神力幫助自己的丈夫找到了工作。瑞奇覺得這是扯淡……。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有趣的是,這時,導演藉助一小情節,為電影注入了靈氣,欺騙了觀眾。在我們以《偷自行車的人》為前提的觀影潛意識下,一定會時時盯著瑞奇的自行車,等待自行車被偷。

在瑞奇等待瑪利亞時,一隊玩耍的小孩進入鏡頭,瑞奇由於擔心妻子受騙,上樓找妻子,便委託一個小孩看管自己的自行車。觀眾的心,由此懸置空中:

小孩會偷走自行車?小孩走了,自行車沒人看管被偷?

自行車也被導演擱置在了鏡頭之外。終於,瑞奇和妻子在導演“磨磨蹭蹭”的鏡頭後拉中“磨磨蹭蹭”(觀眾等得太急了)地下樓了,自行車完好無損地停放在樓下。觀眾懸著的心終於落下。此處,導演藉助觀眾觀影潛意識,通過電影鏡頭的限知視角,調動情緒,調戲觀眾,可謂巧妙。

第二天,妻子為瑞奇端正衣帽,瑞奇用自行車載著兒子布魯諾開開心心去上班。在一段運動鏡頭裡,公交車上擁擠的、扒著公交車的人,和踏著自行車,快樂的瑞奇形成對比。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正當我們以為布魯諾是去上學時,鏡頭一轉,原來小小的布魯諾的目的地,不是學校,而是加油站。我們這才從鏡頭切換中,失落地獲知,上學和工作一樣,在這個時代都是奢侈品。這是一個僱傭童工,再正常不過的悲慘時代。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終於,觀眾所盼望的事情發生,瑞奇的自行車被偷了。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尋找自行車,尋找希望

有困難,找警察。警察也沒轍。瑞奇只得排著長長的隊,擠公交去接兒子。再和兒子走回家中。這裡瑞奇的遭遇與他早上快樂的騎著自行車的身份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前後呼應,因為自行車的丟失,他也加入了“擠公交”大軍,心情也由快樂變得失落。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為了保住來之不易的飯碗,找到自行車,瑞奇只好求助自己的朋友。一行人來到自行車二手交易市場,尋找被拆成零件的自行車。就像那望不盡的自行車市場一樣,這無疑是大海撈針。一處找不到只好另尋他處,一行人分為兩隊繼續尋找。天公不作美,下起瓢潑大雨。讓本就焦急的瑞奇,更是雪上加霜。被淋成落湯雞的瑞奇父子,只好暫時放棄尋找自行車,來到屋簷下躲雨。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讓瑞奇沒有想到的是,等雨停了,小偷真的出現了。但瑞奇依然沒有追上。無奈的瑞奇只好緊緊跟上剛才與小偷會面的老人,試圖從老人口中獲取小偷的信息。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跟著老人,瑞奇來到了教堂,教堂裡湧滿了來誦經禮拜的人,但他們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禮拜,而是教堂在禮拜之後會發給他們食物。很快,瑞奇就跟丟了老人。憤怒的瑞奇,把氣撒在了兒子的身上,在兒子說出同情老人的話後,甩了兒子布魯諾一耳光。

焦急的瑞奇,終於變得憤怒,並抽刀向更弱者。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被揍的兒子,和父親分開。瑞奇忽然聽到了河面上的呼叫聲,以為兒子失足落水,慌忙地趕向河面,轉身這才發現兒子好端端地站在遠處……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導演真是,人家容易嗎,還調戲?

驚魂已定的瑞奇,終於從憤怒中平息,決定帶兒子去吃大餐,以討好兒子。

“忘記一切,我們一醉方休!”

在餐廳裡,貧富差距再次被赤裸展現。布魯諾羨慕地望著有錢人家孩子桌上豐美的食物。父親瑞奇則告訴他,要吃那些東西,我們得賺現在一百倍的工資……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偷自行車的人

實在沒有辦法的瑞奇,只好把尋找自行車的最後希望寄託在,他先前覺得扯淡的神婆身上。由此可見,瑞奇已經徹底沒有辦法。神婆告訴瑞琪,要不現在找到,要不永遠找不到,好好找找吧。一句似是而非的廢話。你拿她也沒轍。讓觀眾和瑞奇想不到的是,剛出神婆的門,還真就碰著小偷了。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不過這和神婆一毛錢關係也沒有,而是導演的魔力。導演藉助戲劇化的呈現,喜劇性地對神婆這樣騙子的存在,進行了調侃。真正的神,導演已經在前面作了說明,就是那些在教堂為真的假的來禮拜的人,散粥的教堂神職人員們,而真正的神,便是他們內心深處,對於窮苦大眾的悲憫心。

小偷碰著了,也沒什麼意義,家裡比瑞奇還窮,瑞奇家裡還能典當床單,小偷家窮得只剩一口破鍋。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在小偷所住的貧民窟裡,受盡了侮辱,瑞奇落荒而逃。

……

在和兒子等待回家的公交時,瑞奇看到了不遠處無人看管的自行車,心中升起了忽明忽滅的希望,內心的焦急和糾結,被導演用配樂和來回切換的鏡頭,以及足球場裡的混雜的喝彩聲,表現得淋漓盡致。一番掙扎後,瑞奇走向了那個無人看管的自行車,徘徊,又徘徊……終於騎上自行車,但沒過多久,便被周圍湧來的好心人圍追堵截,人贓並獲。大街上,小偷瑞奇,被好心人們圍觀撕扯,言行侮辱,帽子落在地上。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瑞奇倉皇而逃直到被眾人唾罵侮辱的場面,全部被兒子布魯諾看到,布魯諾哭泣著撿起父親的帽子,無助又害怕。好心人們,發揮著自己的善心,放過了瑞奇。

“給你孩子做個榜樣!”

“算你幸運!今天是你的幸運日!”

最後,瑞奇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推搡前進中,終於流出了眼淚,懂事的布魯諾則主動拉起了父親的手,父子兩人並肩向前走去。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被賈樟柯們集體模仿的電影,到底有多牛——《偷自行車的人》

被偷車的人,變成了偷車的人,受害者被人人喊打,由於身份轉換而產生的戲劇張力徹底迸發。隨著代表尊嚴帽子的掉落,身為父親的瑞奇終於因為生活的重壓徹底崩潰,父親的形象也在兒子心目中徹底崩塌。但讓人充滿希望的是,布魯諾從此成長。

結語

《偷自行車的人》故事很簡單,一個自行車被偷,最後他變成了偷自行車的人。但電影內涵卻是豐富的,電影符號兼具現實與電影內涵,自然流露,並且不乏靈氣。導演通過瑞奇這樣一個小人物,赤裸地向我們揭示著一個悲慘的年代,表達了對於那些因為戰爭而失去生活保障的人們深刻的悲憫情懷。就像電影中毫無美學色彩的破敗的貧民窟街道景觀一樣,一切都真實得讓人難過。不過導演卻為這真實的難過,留下了出口,伸手安慰父親的布魯諾,總有一天會長大,並迎來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