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華中分局曾根據中央建議,選淮安洪福鄉作為中央駐地!

華中分局曾在淮安召開各地委社會部長會議,根據中央要求,準備把淮陰、淮安兩個城市統一起來,建成一個城市,建設新的紅色首都,與南京隔江相望,國共兩黨和平競賽。據此,蘇皖邊區政府曾派出專人到淮陰與淮安交界的洪福鄉,為中共中央機關選擇駐地;華中分局也曾將所屬的一些辦事機構從淮安城內環境優美的蔣公館、丁家花園搬出,並粉刷一新,準備讓延安來的中央領導同志居住。淮陰、淮安地處蘇北平原,中共如果從軍事的角度考慮問題,顯然是不會選擇兩淮作為新的中央駐地的。上述大量事實也充分證明,當時中共主要是從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是為了謀求和平、參加政府,準備同國民黨進行長期合作而作出這一決定。

洪福村位於杭州路東,新長鐵路以西,和平東路以南,深圳路以北,總面積1平方公里,下轄八個村民小組和一個小區(洪福小區),總人口2600多人。

洪福社區與果園社區、新建社區、東郊社區、瀋陽路社區相鄰。

果園村位於水渡口東首,廢黃河南岸。東鄰寧漣高速公路,西與駕駛員培訓中心相接,南靠工業園區,新長鐵路穿村而過。全村共有四個村民小組,一個小區和一個生活大院,總人口1280人,集體固定資產95萬元。

果園村原屬於洪福村。於1984-1986年在廢黃河灘上載植果樹1千多畝,取名黃河農場,1991年底從洪福村劃出成立黃河果園,2002年更名為果園村。

從2003年底缽池山公園建設徵用土地開始,至今已有90%的土地被徵用,300多農戶被拆遷就地安置住進商品房。

新建社區成立於2007年5月,東至杭州路,南至水渡口大道,西至濟南路,北至洪福渠。社區設有黨總支,居委會總支下設東方麗景綜合支部,新建村支部。新建村原有住戶621戶,總人口2202人,土地120公頃,七個村民小組,共有黨員32人,2003年年底因為缽池山公園建設的需要,土地全部被徵用,房屋全部被拆遷,2005年年底入住東方麗景社區,此外,安置在東方麗景社區的還有洪福村、機場村、果園村及商儲公司部分居民,社區居民2200戶,總人口7000人。

東郊位於水渡口附近,東至城建中專交界、西至健康東路、南至和平東路、北至廢黃河,轄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村委會和居委會),村兩委幹部6名,有7個村民小組,村民900多人。村(居)委會總戶數1071戶,總人口5184人,轄區單位6個,生活院9個。2006年10月被市政府評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07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先進社區”。

瀋陽路社區位於水渡口萬達廣場北部,轄區面積0.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8人;社區成立了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現有黨員38名,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面積639平方米。多年來,瀋陽路社區堅持以黨建為龍頭,把多元化管理的內涵引入到社區建設工作中來,把解決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以居家養老服務為重點的黨建工作新模式,成效顯著,有力推動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社區先後獲得清河區2009年度先進黨組織、清河區2009年度綜治與平安法治建設先進集體、清河區2009年度優秀村(居)先進集體、清河區2009年度勞動保障工作先進社區、2010年度、2011年度清河區優秀村(居)先進集體、2011年江蘇省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淮安市文明社區、江蘇省和諧示範社區等38項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