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個煤都的代表,一群期待轉型發展的人

尤記得初到深圳,幾千公里之外山西人極少去的城市,大家都是外地人,難免互相寒暄兩句:你哪兒人啊?有湖南的,湖北的,江西的,廣西的。自己自報家門,山西人!接著所有目光都甩了過來:"山西人?有錢啊!煤老闆兒!有錢人!"我只能微微一笑,裝作很神秘的樣子。

山西,這個有著古老文明的歷史文化省份,華夏文明主要發源地之一,晉商文明國際知名。咋就被煤老闆,暴發戶,有錢人取而代之?

近日,回到老家,穿行在南北太原的公交線路上,與各色老鄉打著交道。從工作流程,目標,到小生意,小店面,再到人情世故,你來我往,總讓人有種今天干這個事,明天就要獲取更高利益。三天沒收穫,馬上就撤!至於熬一熬,後天必然可以賺大錢,先服務好,口碑做好,沒用!都是虛套子!

於是,感受到了一些為啥靠資源快速讓某些人暴富而又讓人瞧不上的原因。

目光短淺,貌似成了我看待我的家鄉一切事物的評價。我也覺得有失公允,可又找不到更好的詞語形容。前幾年,煤炭收歸國有,突然手指頭掰了掰,找不出幾個全國知名,前沿,有潛力,魅力無限的企業,更難以通過企業發展支撐起落魄的山西的GDP。

落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你會發現,交通超級差,公交車次少運營時間短,於是為了服務大家出行壓力,一趟車單程運行時間超長,就像90年代的綠皮車。再然後,上班工作很難找,即使工資再低,流動性很小,一般不換地方。再然後,老人很多,專科類,二本三本本科類畢業生年輕人多。而一本名校畢業生等,基本看不到。

為什麼,城市經濟乏力,所以車次少時間短,於是人流動不起來,形成不了競爭及人才流動,於是優秀的本地年輕人要不考走了,要不去外地城市上班安家,貢獻GDP!

太原這個城市啊,活力,發達,發展,前途很是蒼白,但又透出安定,溫和,踏實。可我更多覺得是不思進取,難尋突破,還期待國家的額外幫助!想想,危機意識人人都得有,路還得自己走,發展有點苗頭了,政策才能到位,人心才能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