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在“陷害”聯想?

從5月6日開始,一直被冠以“美帝良心”標籤的聯想逐漸陷入“賣國”漩渦。到5月16日,柳傳志兩度公開回應;5月17日,商界眾大佬集體聲援,輿論在兩週不到的時間裡快速發酵。雖然聯想以極快速度反應,並澄清了事實,華為也第一個出面證明了聯想投票並無問題,但在事實澄清後,聯想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是一起動機極為惡劣的陰謀!

到底是誰在“陷害”聯想?

在柳傳志、楊元慶、朱立南共同簽署的《誓死捍衛聯想聲譽的公開信》中,亦稱“一個技術領域事件,事隔近兩年以後,突然間被人翻了出來,還被汙衊為賣國等行為,並不斷髮酵,這是偶然事件?還是被人利用?”

那麼我們要問,究竟是誰在“陷害”聯想呢?

我們整理了一下網上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懷疑對象:

華 為

到底是誰在“陷害”聯想?

“陷害”聯想,總得有動機吧?誰在“陷害”聯想?雖然柳傳志、楊元慶、朱立南沒有明說,但綜合各種信息來看,華為被懷疑的可能性最大。

很多人也認為,華為要趁此機會,報兩年前的一箭之仇。

但在小編看來,這純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到底是誰在“陷害”聯想?

在若干年前,華為和聯想確實曾經是中國企業界南北的標杆;但現在兩者不在同一個重量級別上,沒有同臺競技的可能。在手機領域,華為在全球領跑,聯想在哪個檔次,難道柳傳志不清楚,楊元慶不清楚,朱立南不清楚?一個身強體壯的博士生犯得著重錘一個乳臭未乾的幼兒園小朋友麼?

即使藉助2016年的投票,聯想從高通那兒拿到了5G手機芯片驍龍855的採購資格,聯想也不可能對華為形成挑戰。

所以說,如果認為是華為在“陷害”聯想,那說明聯想真的太會“浮想聯翩”了!而且這也不符合任正非的為人。

外國勢力

到底是誰在“陷害”聯想?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些國外勢力,勾結國內人員,企圖利用這次事件,破壞中國企業的團結,打敗中國,控制5G的發展。

畢竟,從整體行業生態來看,全球5G標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歐三方企業陣營的競爭和角逐,目前三方力量處於大致平衡狀態。如果中國5G企業間團結局面因外部力量和不實信息的干擾而被破壞,很可能將打破這個平衡,導致中國企業在 5G標準制定中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屆時,損害的將是中國企業的整體的利益,甚至是國家利益。

聯想集團副總裁黃瑩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6月份是5G標準制定的關鍵節點,在如此關鍵時刻,聯想呼籲媒體和公眾以負責任的態度,如實傳播正確的信息和聲音,不要罔顧事實挑撥離間,做傷害中國5G企業同盟間團結的事情。

聯想自己

到底是誰在“陷害”聯想?

很多人認為這次事件,歸根到底就是聯想自身的問題。因為有人指出,這次投票事件並非謠言,而是事實。

2016年10月,舉世矚目的5G行業標準開始投票。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多年的中國企業華為,希望藉機戰勝美國企業高通,從此引領世界——華為勝則中國勝,高通勝則美國勝。

那次投票被分割為數據長碼、數據短碼、控制碼三個部分。在數據長碼上,高通佔據絕對優勢;在控制碼上,華為佔有絕對優勢。這兩個領域,投票只是走走形式,沒有多大實際意義。決定勝負的戰役在數據短碼上,華為高通各有優劣,難以取捨。由此看來,華為高通之爭,或者說中美5G技術標準控制之爭,關鍵就在數據短碼上。誰勝出,誰就拿下了5G行業標準的過半江山,成為全球第一。如果華為勝出,也就意味著在5G時代,中國將徹底超過美國,從而擺脫技術上落後於人,受制於人的歷史和現狀。

到底是誰在“陷害”聯想?

所以,在投票現場,中國企業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甚至包括臺灣地區的聯發科和宏碁,都立場鮮明,心照不宣,在數據短碼和控制碼上,都把票投給了華為;只有聯想和聯想集團成員之一的摩托羅拉打著小算盤,鬼使神差地,在數據短碼上投了棄權票。

命運偏偏就是這樣捉弄人,聯想這兩票成為決定性因素。在數據長碼領域,高通勝出;在控制碼領域,華為勝出;在數據短碼領域,華為以23比24,以一票之差落敗。這意味著就是由於聯想集團的兩個棄權票致使在5G時代中國仍然落後於美國,仍然要受制於人。如果聯想不是投棄權,而是選擇華為,那麼華為將以25比24險勝高通,5G時代將由中國來主導,世界通信技術將進入中國時代。

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如果聯想集團站得正,坐得穩,行得端,當初投票時沒有棄權,也就沒有今天聲譽受損這回事兒了。所以,整個這件事,根本就談不上是在“黑”聯想。在江湖上混,總是要還的,你躲過了初一,就躲不過十五。雖然事情過去兩年才被抖出來,說明“紙是包不住火的”。

以上就是網絡上的幾個觀點。作為局外人的我們,還是希望大家保持克制和冷靜,不要妄自揣測,更不要落井下石,把聯想置於死地。

因為你沒有考慮過,一旦失去聯想,意味著什麼?

下一篇文章,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