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如果在姜文眾多電影中選一部最差的,似乎非《一步之遙》莫屬。

從表面來看,這部電影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投資3億,彙集了一眾影壇大腕,然而影片上映後卻僅收穫5.13億票房,只看票房分賬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觀眾評論更是撲到家,姜文的口碑神話也就此終結。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如今我們重新回望這部2014年勢頭最猛的新片,其實姜文在創作時以及上映前後還是做了很多努力。卸下那股高期待,雖然影片質量遠不及他導演的其他作品,但也並非如觀眾口中那般差勁。

01、

上映前夕卻遭遇“未過審”窘境

我們把時間的齒輪撥回到2014年年底,那時《一步之遙》即將上映,因為上一部《讓子彈飛》的成功,觀眾的期待值被拉滿。

《一步之遙》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讓子彈飛》的升級版——《讓子彈飛》的投資是1.5億,《一步之遙》直接飆到了3個億。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讓子彈飛》裡姜文、周潤發和葛優三巨頭聚首,《一步之遙》裡姜文、葛優繼續鬥法,發哥雖然不在了,但姜文找來了王志文、舒淇、陶虹和文章,彌補了發哥的空缺。

為了讓故事更紮實,姜文還找來王朔一起打磨劇本,王朔的小說有個特點“說人話”,這恰好彌補了姜文自嗨的毛病。

有了這麼多利好消息,《一步之遙》在定檔2014年12月18日後就令觀眾望眼欲穿,片方也趁勢提前47天開放預售(2014年11月1日正式網絡預售),每天票房都是數百萬級的增加,短短19天預售就達到1.2億,形勢一片大好。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姜文自己也放出豪言:要把同年上映的《變形金剛4》幹趴下(內容來源:《都市快報》報道)。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轉眼到了上映月,姜文還在賣力宣傳,然而事情卻毫無徵兆地起了變故——先是媒體場因“技術原因”被取消,隨後《一步之遙》被傳“未過審”,沒多久原定12月8日的首映禮也被撤下,三千名從世界各地趕到北京的影迷一時間面面相覷(內容源自:華夏經緯網報道)。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對於突發的種種“意外”,片方也正式發佈致歉聲明並做了解釋:審查工作末尾出現了新的情況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什麼“新的情況”聲明中沒有具體交代,但網絡上流傳的一份“意見表”倒是可以提供參考。

在這份“意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問題及意見欄詳細寫著具體的修改意見,主要包括情節、臺詞、畫面低俗,有關古代歷史人物的內容也需要調整。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與此同時,參演演員那英也在社媒發文透露自己要去為新改的臺詞重配音,並表示影片中“鍾三鍾四、花國”等詞都做了修改。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這份意見表可不可信?對照正片和那英的社媒動態來看,皮哥認為還是可信的。不過我們也能看出影片問題不大,至少沒有傷筋動骨,並且“不適宜內容”都已直接點出。

片方在12月初進行了緊急修改並重新提交審核,12月12日廣電總局審查後又給出了重申通過決定書,《一步之遙》的18日上映也未受到影響。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雖然“場外事故”連連,但並未影響到影迷對這部新片的期待,“未過審”反而給影片增添了一份

難以抗拒的神秘感

在熱度持續發酵的同時,影片的預售票房繼續攀升,12月17日(即上映前一天)已經逼近3億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照此速度,《一步之遙》上映後達到20億票房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片方也自信表示,這部新片超過4年前的《讓子彈飛》票房(6億)沒有任何壓力

02、

預售票房3億,正式上映後總票房卻僅有5.13億

沒有人會想到有口皆碑的姜文會在這部新作品上“翻了車”

從12月18日《一步之遙》正式露面當天開始,網絡上就一邊倒給了差評,觀眾紛紛抱怨“完全看不懂電影在拍什麼”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姜文的擁躉史航等影評人紛紛失聲,豆瓣上的評分只有6.2分(16萬用戶參評),創造了姜文的最差戰績。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口碑的崩塌,也讓電影的票房斷崖式下跌,最終《一步之遙》的票房只有5.13億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奇怪的是,《一步之遙》雖然惡評如潮,但幾乎沒有人把它劃入爛片的行列,觀眾評價的關鍵詞主要還是“看不懂”

有一個粗俗的評論精準地概括了這部電影:《一步之遙》就是一坨華麗的屎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皮哥在這裡也要承認,影片上映後我第一時間去影院看了本片,觀影感受是:影院的沙發很軟,我第一次有了在影院想睡覺的感覺。

03、

姜文的《一步之遙》,作為姜文的第五部電影,離神作真的只差“一步之遙”?

多年後重溫這部影片,還是能看出姜文的良苦用心。

《一步之遙》是一部很姜文的電影,影片改編自“閻瑞生案”,借古諷今,是對當下社會物慾橫流現狀的一個深層思考。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讓子彈飛》的結尾,張麻子的小弟們離開大哥前往上海,而《一步之遙》則承接了《讓子彈飛》,將故事設置在了大上海。作為“北洋三部曲”第二部,本片時間依舊是北洋政府統治時期。

當時盤踞上海的軍閥武大帥之子武七(文章飾)受辱,找到了前清遺老馬走日(姜文飾)求助,影片開頭兩個人的對手戲明顯是向《教父》致敬。

隨後馬走日闖蕩大上海的法租界,和多年好友項飛田聯手策劃了“花域總統”選美比賽,完顏英(舒淇飾)成功加冕。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馬走日和完顏英再續前緣,兩人約會之際,完顏英陳屍荒野,馬走日成了頭號嫌疑人,他找來武七的姐姐武六(周韻飾)希望幫助自己洗刷罪名,卻陰差陽錯救下了項飛田,項飛田卻將馬走日當做加官進爵的籌碼。

馬走日和項飛田反目成仇,他們的對決本質上還是《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和黃四郎的對決。

一個是馬走日,一個是項飛田(象飛田),在那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馬走日的腳步永遠趕不上“象飛田”爬升的步伐。

姜文在拍攝《一步之遙》時又回到了《太陽照常升起》那個調調,他極其自我,將愛情、喜劇、歌舞、諷刺、懸疑、致敬等元素熔於一爐,烹製出一道色彩豐富但味道奇絕的盛宴。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影片被他濃烈的個人風格所包裹,能明顯感覺到姜文在創作過程中整嗨了,滿足自己優先於討好觀眾,導致在擁躉看來,《一步之遙》拍得很姜文,而在普通觀眾看來就是故事割裂,節奏失衡,臺詞古怪,完全看不懂要表達什麼。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一步之遙》和神作的距離還真就是一步之遙,姜文差的不是才華,而是對才華的節制。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如果在他拍片時,有個大佬能在旁邊監督他,攔著他放飛自我,那麼他是能拍出雅俗共賞的好電影的。可惜《讓子彈飛》的成功讓姜文的話語權達到了頂峰,一切都是他說了算,最後拍出個觀眾不買賬的《一步之遙》也就不足為奇了。

04、

上映後被群嘲是否符合客觀?

不過令皮哥奇怪的是,在國產片裡,豆瓣評分6.2已經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一步之遙》 再怎麼差,也不至於淪落到被全網群嘲的命運吧。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而且6年過去了,《一步之遙》豆瓣評分已經爬升到了6.5分。

我們做個簡單的算術。

當年16萬人給《一步之遙》打出的平均分是6.2分。

如今25萬人給《一步之遙》打出的平均分是6.5分。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這意味著後面打分的9萬人給《一步之遙》打出的平均分超過了7分

姜文的電影向來是第一口辛辣,越品越有味道,《一步之遙》的評分走勢,也基本符合他電影的特點,皮哥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步之遙》的評分最終會破7分。

一部7分的電影應該是褒貶不一,甚至於褒獎大於貶低才對,一邊倒的差評一定有問題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在知乎上,有人給出了這樣的分析,大意是說,這是片方的營銷策略,《一步之遙》本身是一部70分的作品,在上映前幾個月先把勢造足,給觀眾100分的期待,靠預售賺回成本。

隨後有組織地把自家影片貶低成50分的爛片,這樣普通觀眾再去看影片就會覺得“原來這部片並不像網上說的那麼爛”,這樣反而幫影片賺足了路人緣。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皮哥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熟悉姜文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個極度自戀的人,《十三邀》裡,他說最欣賞的作家就是自己,在《讓子彈飛》裡他剛說完“要站著把錢賺了”,怎麼一扭頭就在《一步之遙》裡玩弄這樣的小陰招?不可能!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再進一步說,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姜文太知道怎麼討好觀眾了,他完全可以趁熱打鐵拍出一個《讓子彈飛2》來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犯不著折騰三年, 然後用這些盤外招賭一個難以預測的結局。

最後姜文也絕不是故弄玄虛玩高深,在談到《讓子彈飛》時,他就說許多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的過度解讀讓他吃驚,後來在拍攝《邪不壓正》時,片名原本叫《俠隱》,姜文是害怕別人說他故弄玄虛,才專門將片名改成了《邪不壓正》。而且姜文自己也說了,一部電影最難的不是講故事,最難的是不講故事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所以《一步之遙》就是姜文自己的真情流露,是他真心想和觀眾展開的一場靈魂對話。

05、

一邊倒差評的本質

皮哥覺得問題的根源就出在影評人那裡!

我們可以設想,在《一步之遙》上映之際,一大批影評人等著吃這塊蛋糕:分析劇情,收集金句,吹捧票房,甚至有的連蹭熱點文章都提前寫好了。

結果,影片一上映,影評人懵逼了。

為啥?影片太過晦澀。

影評人渴望看到一部《讓子彈飛2》,結果卻等來一部《太陽照常升起2》。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這種局面在2007年《太陽照常升起》上映時就出現過,但那時社媒平臺的影響力還很一般,也沒有那麼多專門的影評人,公眾對電影的審美還沒那麼強烈,這事就這麼糊弄過去了。

但2014年就不同了。手機已經普及,社媒已經興起,一大波人已經養成了先看口碑再決定是否買票的觀影習慣。

所有人都在等第一手的熱評。

但《一步之遙》太晦澀,影評人找不到角度吹,大V有想法但也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只有不說話。

沉默未久,一些急不可耐的影評人坐不住了,開始說《一步之遙》是爛片,說“姜郎才盡”,說影片爛得五彩斑斕。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其他人瞬間響應,天下義士紛紛向姜文投下了臭雞蛋,一邊倒差評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

在影片上映幾天後,第一批敢於吃螃蟹的人出現了,他們試著找角度重新品味本片,有人從片子裡找到了致敬、搞怪梗,有人從《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之間找出了姜文的歷史觀,有人解讀出了各種隱喻,有人扒出了姜文對娛樂圈的嘲諷.....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總之,姜文先是完成了創作,一大堆影評人又完成了第二次創作,因為姜文電影的特質,導致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滯後性,而觀眾讀到這些評論,理解或者曲解了姜文的點後,可能都到了數月、數年之後了。

而一部電影的上映期最多不過兩個月,《一步之遙》來不及等到欣賞它的觀眾,就匆匆下線了。

許多藝術影院裡,一部電影可以上映一年,它一定可以等到欣賞它的觀眾,《一步之遙》其實更適合以這樣的姿態和觀眾見面。但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往往就是藝術片被包裝成了商業片匆匆上馬。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第五部電影?

《一步之遙》的折戟說明中國的電影市場還不夠成熟,投資人過於功利,影評人也不太靠譜,缺乏對觀眾的正確引導,而觀眾的審美還處於在類似《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電影帶來的熱血狂歡中。

當然《一步之遙》並沒有那麼好,尤其和姜文其他作品相比,缺點很明顯。但對於這樣的作者型電影,皮哥認為保有一些包容度更為合適,也能夠幫助電影行業以更良性的姿態發展。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