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機關工作中的失誤

機關工作是一項非常繁雜,但是程序化、層級化又很嚴肅的工作,半點馬虎、一次粗心就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為此,避免和減少機關工作中的日常失誤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能體現出機關工作水平和能力。

一、避免粗枝大葉型失誤

某局要編髮一期《送閱材料》,一位工作人員將前幾期《送閱材料》下載參考,編好後送領導審閱。局長看後,特意把文後的材料報送名單劃出來,並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原來由於粗心,這位工作人員直接將前一年的格式下載下來,只把期數、日期、內容換了,對後面的材料報送對象沒有注意,將離任一年多的一位副縣長仍列為報送對象。這份簡報倘若發出去,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呢?工作不細緻、粗心大意是導致錯誤的根本原因。只有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工作,才能少犯錯甚至不犯錯。

二、避免自作聰明型失誤

某市舉行歡送會,需要編寫新聞通訊稿。一名工作人員起草後交領導審核,結果自作聰明,在新聞稿中將原來應該表述為“縣委常委、副縣長××”,在新聞稿中成了“副縣長××”,縣委常委這一重要職務沒有了。新聞稿發出後,幹部群眾會對領導職務變化引起誤會,不能隨便就把領導同志的縣委常委這一重要職務自作聰明免掉。

三、避免缺乏耐心型失誤

某窗口單位工作人員在辦理證件時,缺乏足夠耐心,在回答群眾問題時,以不歸本部門管理回絕了辦事群眾,群眾聽後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只收錢,不辦實事。”說完氣沖沖地摔門而去。事後,領導聽說了這件事,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批評:“即使不是我們管的事,也要耐心對人家解釋。”為群眾服務是公職人員工作的根本。必須強化服務群 眾的意識,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