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考上北京名牌大學以後她感覺失去了自我

毛毛來自一個偏遠的山區,也是那個地區唯一一個來北京讀書的人,在她準備啟程到北京讀書上大學前,她的當地人都為她能到北京上大學感到驕傲,她自己也慶幸能有這樣的好的機會。

毛毛興奮的勁頭還沒有過去,忽然感覺自己的狀態越來越糟糕了,她在北京上課非常辛苦,大家覺得她說話帶有很重的口音,許多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自己卻不知道,而許多她知道的事情讓大家卻覺得非常好笑,她有點後悔來到這裡,她不明白為什麼要到這裡忍受這份羞辱。她更加懷念她家鄉的生活了。

感到無不孤獨,覺得自己是全學校最自卑的人,無奈之下,她去看了醫生。

醫生對她的診斷是

她已經跨入了自己的成長新的世紀,可是她卻對自己的過去的世界仍然戀戀不捨。

她對自己生活面對的種種挑戰,不是想法去適應,卻是蜷縮在一旁,驚恐的注視著,哀嘆自己無能和不幸。

她能來到這裡上大學的成就感到麻木,她的雙眼也只能看到困難和挫折,沒有自信去創造下一個輝煌。

她習慣了作為羊群裡的駱駝,不甘心做一個駱駝裡的小羊。

她還是以高中時代的學習方法去應對大學的學習要求,自然格格不入,她不知道如何改變。

她來自小地方,土裡土氣,傻里傻氣,就認定周圍的人在鄙視她,嫌棄她,可是她沒有意識到,正是她的自卑才使得周圍的人無法接近他幫助她。

她生長在農村,面臨著一種鄉鎮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衝突,她沒有想到城市裡大學不僅僅是知識探索的殿堂,還是文化融合的熔爐。

她身材矮小,長相一般,多年來唯一的精神補償是學習出色。

可是當下她面臨著來自全國的學林高手,她已經沒有任何優勢。

她長相一般,學習一般,這就徹底打破了她多年內心的平衡,使得她陷入了空前的困惑。

她在哀嘆來這個城市是個錯誤,可是她忘了,這麼多年來正是這個大學夢一直支撐著她的精神,她雖然戰勝了很多人來這裡讀書,但她在困難面前輸給了自己。

她抱怨全是別人,哀嘆的全是自己,難怪她會在這裡有自卑的感覺。

她只有跳出往日的光輝,才能全新投入到這個新的大學生活中來。

總而說之,毛毛的問題在於,她往日的心裡平衡點徹底的被打破了,她要在大學建立新的心裡平衡點。

她需要幫助來宣洩自己的不好的情緒,調整她的心態,使得她能夠自己積極的面對人生。

毛毛已經陷入了自己自卑的痛苦中,她認為自己是全學校最自卑的人,這就說明了她擴大了自己痛苦的範圍,看不到自身在這個環境裡的價值。所以一般大夫面對她時候要承認她當前面臨的困難,所反應出來的情緒是很自然的,而大夫告訴她,產生這種自卑和不適應在大學裡很普遍。並不是她一個人,就會使得毛毛產生原來很多人和我一樣的平常感。

要把毛毛引導到比較別人的眼光移動到自己身上來。

毛毛的自卑是在與其他人比較中形成的,她感覺自己哪裡都不如別人,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她覺得自己是天鵝裡的醜小鴨,她在以前學習一直很好,但到了大學,成績只不過如此而已。

以前從來都是別人跟她請教,現在她經常向別人請教。

因此,毛毛的自信已經蕩然無存,原來毛毛一直是教師的得意門生,校園裡的優等生,眾人的追逐對象,可是如今她已經不如別人。

這一切的心裡反差,使得毛毛產生了,她是這個大學裡最無用的人的想法。

她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裡反差,是因為以前與同學的比較中,她獲得的是自信和自尊。但是現在的比較中她獲得的只有自卑和自憐。

所以,醫生要讓毛毛在這個新的環境裡,學會多與自己比較,而不是和別人比,如果一定要和別人比,還要透視到別人的學習成績上意志上等不如自己的一方面。

以後的日子,毛毛理清了自己應該怎麼做,學習具體的困難,有計劃的克服和改進,她還參加了一些公益活動,幫助其他人,也結交了不少好朋友,她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重新獲得了自信,感受到大學需要她,她不再是不被認可的人。

從農村考上北京名牌大學以後她感覺失去了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