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聯科技IPO:收入下滑服務費反增 多個指標令人費解

九聯科技IPO:收入下滑服務費反增 多個指標令人費解

作者:王柄根

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近期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1億股,募集6.53億元資金用於5G通信模塊及產業化平臺建設、研發中心、物聯網移動通信模塊及產業化平臺建設項目、家庭網絡通信中斷設備擴產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公司業務涉及5G,看起來前景還不錯。但《股市動態分析》記者發現,公司有多生產以拔高產能利用率、攤低產品單位成本的嫌疑,尤其是2019年,產能利用率並未打滿,產銷率未過百,而同期存貨卻大幅走高,數據表現辣眼。此外,公司銷售費用中每年有一筆鉅額款項給了第三方服務商,視其市場開拓難度、銷售數量、毛利及貨款的回收情況來支付,但2019年在這些指標趨於負面、收入快速下滑的背景下,公司支付給第三方的費用不降反升,著實令人費解。

募投項目合理性存疑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上市募資約6.53億元用於家庭網絡通信終端擴產項目,主要理由之一是產能不足。可是,報告期內,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只有95.75%、87.42%和92.72%,並未打滿。產銷率雖然有年份暴漲超過100%,但存貨規模分別高達4.06億、3.19億和4.09億,其中庫存商品分別為2281萬元、2506萬元和7667萬元,呈現逐年走高之勢,尤其2019年最為明顯,產能利用率提升,可是當年最大業務的產銷率並未過百,存貨也是激增。


一般而言,產能利用率提升,那是下游終端需求旺盛所致,但如果產能利用率提升,產銷率下降,而存貨大幅提升,那就顯示出,多產出來的那部分產品沒有賣出去放倉庫,而這樣做的好處是,單位成本降低了。公司似乎存在多生產以拔高產能利用率、攤低產品單位成本的情形。從毛利率看,公司2017-2018年毛利率均在12%附近波動,2019年暴增至22%,似乎也驗證了這一點。


我們曾致函向公司諮詢,公司只回答了2018年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低的原因,對於2019年沒有解釋。而關於2019年存貨激增,公司則解釋兩個原因:一是根據中標份額及訂單情況有計劃地安排生產,部分生產完畢商品尚未完成發貨;二是2020 年春節在 1 月份,較 2018年和 2019 年稍早,考慮到春節假期的影響,針對 2020 年春節後部分訂單進行了適當的備貨。


九聯科技IPO:收入下滑服務費反增 多個指標令人費解

收入下滑 服務費反增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2017-2019年銷售費用分別分別為1.15億元、1.2億元和1.69億元,在銷售費用中,銷售服務費佔比多達五成以上,呈現逐年遞增之勢,而且2019年一下子從原來6400萬元左右快速增長至1億元左右,增幅較大。這筆款項是支付給第三方服務商的,視其市場開拓難度、銷售數量、毛利及貨款的回收情況來支付。


可是,從貨款的回收看,期內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是逐年下降,2019年只剩下1.93次,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經營活動現金流金額同比更是大幅萎縮;從銷售數量看,兩大產品智能機頂盒以及DVB數字機頂盒的銷售數量是下降的,而智能家庭網絡通信設備,2019年該業務收入下降,單價卻提升,可以判斷該業務銷售數量也是下降的;從毛利看,2019年毛利率確實提升了,但公司給出的解釋則是原材料成本下降。


九聯科技IPO:收入下滑服務費反增 多個指標令人費解

公司客戶集中度很高,前五大客戶佔比接近9成,前三大客戶在80%左右,且常年穩定。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自己坦言,這是由行業的特點決定的,因為基礎電信服務主要在三大運營商,廣播電視服務主要是各省的廣電運營商。既然行業特點如此,公司銷售團隊直接開發三大運營商和各省廣電運營商即可,為何還要額外增加上億的成本,利用第三方服務商去挖掘新客戶?


退一步說,既是花費這麼大的成本,就要有好的效果,可是,2019年的營收都是負增長(同比下滑超20%),反而給第三方服務商的費用增加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針對上述問題,公司回函稱,利用第三方服務商挖掘新客戶,主要是因為在各個所屬地區存在部分第三方銷售服務商紮根經營,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及時的市場信息和敏銳的市場開拓意識。因此,公司在部分銷售網絡不能覆蓋的區域,與第三方銷售服務商開展合作,有利於降低前期市場開拓風險,降低營銷隊伍管理難度,提高經營效率。


而對於收入下降而服務費增加,公司表示是因為服務費單價提高所致,但對於提高單價而沒有相應的收入效果,公司沒有給出明確答覆。


(編輯:小股)

版權聲明:股市動態分析除發佈原創財經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