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觀摩了很多次家排個案,見識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大家經歷各有不同卻又那麼相似;性別年齡經歷各不相同的人,卻都有一個共同的卡點:父母至親的突然離世!

多少人因為不能接受父母一方的突然離世而心懷愧疚,滿心遺憾,巨大沖擊下激起人體自我保護機制,變成了一個麻木的人,開始忽略或忽視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為之後自己與伴侶、子女的關係埋下冷漠的隱患!

明天和意外,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故事自己看 配文字一貫不是我的風格

父母是帶我們來到世界的紐帶,也是我們健康長大的保障。我們在父母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日子雖然辛苦,但卻溢滿幸福。

小時候的我們,日子大多清貧,很少見葷腥,爸爸河邊撈到了一條魚,興沖沖地帶回家,讓媽媽做了條紅燒魚。做好之後端上桌,父母總是說我不愛吃魚,腥氣得很!你吃吧!年輕的我們在父母善意的謊言裡單純的以為他們真的不愛吃魚,總是高高興興地和兄弟姐妹吃完一整條魚!媽媽開心的收拾碗筷,有時候卻是躲在廚房津津有味地啃我們吃剩的魚頭魚尾巴,年幼的我們好像懂得了父母的愛,心中暗暗發誓:等我長大後我一定要給父母買好多條魚!

隨著長大,這樣的誓言越來越多:我要帶爸媽去出國旅遊!我要帶爸媽去坐大飛機!我要帶爸媽去北京看故宮!我要帶爸媽去吃世界上好吃的東西……

我們總以為時間還很多,日子還很長,父母可以等我們準備好了陪我們慢慢兌現我們曾經立得Flag!他們還年輕,他們身體還挺好,他們還能走得多,他們牙口還挺好……

突然有一天,死神降臨!突發疾病或意外,一下子就降臨在我們父母身上,曾經以為很遙遠的死亡就這樣猝不及防地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面對突然躺下、手腳冰涼、白布蒙面的至親,心中晃過一個念頭:怎麼突然就走了呢?我還沒有帶你去旅遊、去吃遍好吃的,你還沒有看我結婚生子,怎麼就走了呢?

明天和意外,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腦子裡的自己愣在父母靈前,恍恍惚惚,錯愕不已,不能接受自己最親近的人就這樣突然離開了自己!大腦遭受巨大創傷,產生了自我保護的應激反應機制,開始進行自我保護,自我催眠:他還沒有離開我們,他去別的地方工作了,前面躺著的不是我的至親,我不知道是誰,但肯定不是我的父母!!!

大悲之下,大腦擔心我們太過難過,開始關閉我們的感受器官,屏蔽掉我們以前能感受到的喜怒哀樂,我們開始成為一個空心人,沒有感情的人偶!

之後的幾十年,我們就拖著這樣的軀體生活,伴侶感受不到我們發自內心的愛,敏感的孩子體會不到我們作為父母毫無保留的付出,我們也感受不到他們的感受。日積月累下,新的問題產生,夫妻關係不和諧,親子關係冷漠,孩子青春期嚴重叛逆,我們又急匆匆的為他尋醫問藥,卻不知自己才是問題產生的根源!

父母驟然離世,給我們留下很多未完成心願的遺憾!遺憾固然可惜,但更好生活下去更重要!父母雖然離開了我們,他們只是生活在一個我們接觸不到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痛苦,沒有疾病,沒有悲傷,他們在那裡平和的看著我們,我們幸福,他們也幸福!

如果父母健在,這是一件多麼幸運幸福的事啊!我們可以趁著他們身體還能動、牙口還好的時候,多陪他們出去走走,陪他們吃點他們願意吃的;不能出去走走轉轉的,我們可以選擇在家高質量的陪伴,做一些父母和我們都開心的事,閒聊交心,一起做個便飯,給父母一個擁抱,跟他們說一句我愛你,拋開中國人所謂的不善言辭,動動手張張嘴,父母,在等我們主動表達

明天和意外,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人活一世,痛苦煩惱諸多,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是我們以後怎樣都無法彌補的!不如趁父母健在時多做一些不會讓自己遺憾的事,提前做,畢竟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