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寒露”起始日,為10月8日。從這天起,天氣就進一步變涼了。本文除簡單介紹寒露期間的氣候變化外,主要為讀者講一個與這個節氣有關的傳說。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思是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了。古人將寒露作為寒氣漸生的表徵。“寒露”節氣之後,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轉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關於寒露節有一個十分動人的傳說。
從前,在一個山腳下住著一家三口,靠種地為生,日子過得很清貧。老夫妻雙鬢已白,有一個兒子叫寒露,已經20多歲,為人忠厚,有幾分傻氣,不過,搖耬播種、耕田鋤禾都做得很出色,經常受到村裡人的稱讚。
寒露沒有娶親成家一直是老兩口的心病,便求人打聽哪個村子裡有好姑娘,希望能找個聰明的姑娘做媳婦,好替兒子當家理事。經過一番打聽,得知東莊有個叫蕎麥的姑娘十分聰明,寒露的媽媽便去試探姑娘的為人。她拿了幾尺布,假裝做衣裳,便來到了姑娘家,蕎麥果然長得十分漂亮。她對姑娘說,想請她幫忙給兒子做件衣裳,用拿來的幾尺布做一件長衫,做一件短衫,再做一件床單,姑娘應允了。
幾天後,寒露的媽媽去蕎麥家拿衣服,但只有一件長衫,就假裝不高興地問原因。蕎麥把那衣裳抖開,架在身上說:“這不是長衫嗎?”然後又把長衫的底邊折起說:“這是短衫。”說完,又把那件衣裳鋪在床上說:“這是床單。”
寒露的媽媽滿意而歸,3天后備了一份聘禮,送到蕎麥家。這年的臘月,寒露就與蕎麥成親了。過了幾年,老兩口去世了,只剩下年輕的小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的日子,生活過得很美滿。
有一年,鎮上起了會,蕎麥讓丈夫把自己織的布匹拿到會上賣。寒露背上布匹,騎著小馬去趕會,路上碰見一個秀才,秀才看寒露騎馬背布,一股子傻勁,就戲弄他說:“老弟,我有點急事,把你的馬借給我騎吧。”寒露下了馬,將韁繩遞給秀才說:“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
秀才騎上馬說:“我姓你所贈,日月本是名,住在半空裡,月亮落村中。”說完,騎馬就跑了。寒露回到家裡,妻子見馬不見了,就問是怎麼回事。寒露不知如何回答,就將秀才說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妻子。蕎麥聽完說:“明天你翻過大梁山,山西坡半腰中有個村子,去找一個叫馬明的人要馬。”
第二天,寒露果然找到了馬明。馬明很是驚訝,問寒露怎麼找到這裡來的。寒露告訴馬明是妻子指點的。馬明對寒露妻子的聰明才智很是佩服,轉念一想,又想戲弄寒露,就叫他把馬牽了回去,並給寒露的妻子捎了一份禮物。
回到家,蕎麥打開禮包,只見一朵花、一根蔥、一個大得沒樣子的南瓜。蕎麥看完立刻羞紅了臉,明白是馬明嘲笑自己“聰明伶俐一枝花,竟然配個大憨瓜”。一氣之下,蕎麥生了重病,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蕎麥死後,寒露非常想念妻子。每當想起妻子,他就到墳上哭一場。天長日久,在他落淚的地方就長出一棵紅稈綠葉的小苗。他看到那棵小苗,想到妻子,哭得更傷心了,眼淚像露水一樣落在了那棵小苗上,慢慢地稈粗了,葉大了,開出了白花,結出了有稜有角的果實,寒露就把這種果實叫作蕎麥。他把蕎麥種子採下,撒在田裡,第二年長出了一片。寒露在地裡做活時,看到蕎麥株,就像見到了妻子,心裡還好受一些。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寒露不停地種蕎麥,就在一年蕎麥熟的時候,憂愁成疾的寒露也去世了。
這年秋旱,莊稼不收,唯有寒露地裡的蕎麥豐收了。人們餓得沒有吃的,就把蕎麥採下,磨了吃,這才度過了災荒,保住了性命。人們為了感激寒露,就把寒露死的那天叫“寒露節”。從那以後,每到秋旱的時候,人們都會種蕎麥。蕎麥總在寒露節前熟,人們都說這是蕎麥和寒露夫妻情重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