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好消息,從9月23日今日起,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證正式恢復辦理。

已經稍停半年之久的澳門簽證終於等來了“解封”,秋分將至正是旅遊好時光,身邊許多朋友已經蠢蠢欲動,想去澳門但又不想去人擠人的景點,大三巴、新馬路、官也街等不想繼續放在出遊的list裡面了,我帶大家去看更小眾的Macau。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澳門地標:大三巴


Macau由來

澳門從前是一個小漁村,泊船的海口就叫做“澳”,因此這裡順理成章被稱之為“澳門”,而它的英文名字Macau是從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後才取的。

1553年是大航海時代最鼎盛的時期,葡萄牙人從當時明朝的廣東地方政府手裡取得了澳門的居住權,成為首批光明正大進入中國地盤的歐洲人。那個時候葡萄牙人從媽閣廟附近登陸澳門,向當地人詢問這裡的地名,當地人便用廣東話回答“媽閣”,其譯音與“Macau”相似,從此這裡被命名為Macau。

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西南端的海旁,現在已非進入澳門的港口。這裡依山面海,依的是西望洋山。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媽閣廟


如何去西望洋山

澳門是丘陵地帶,平路很少,都是高高低低的小山丘。而最高的兩座山崗,便是東望洋山及西望洋山。

西望洋山要比東望洋山矮一點,上山更加容易。山上有一座非常美麗的教堂,且教堂直面澳門塔,這裡是觀賞澳門與珠海的最佳觀景臺,因此也是本地人很喜愛的郊遊地之一。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西望洋聖母眺望臺

我從珠海關閘進入澳門,打算乘坐最地道的交通工具巴士前往西望洋山,順便在車上欣賞一下澳門市區。因為也是第一去西望洋山,只能一路靠導航。手機屏幕顯示關閘出來一直向前走,前方200米處的關閘馬路上,就有可直達西望洋的公交,乘坐10站路就到,難度不大,於是我信心慢慢地走去。

來到車站的時候發現原來自己沒有零錢,澳門的公交不設找零,一律6塊葡幣,當時我手上完全沒有散錢,心裡正著急。剛好車站後面有一個小食店,於是我硬著頭皮進去問能不能兌散錢。顧店的店員也是心善人美,從身後拿出一大罐裝滿硬幣的鐵罐,問我想怎麼兌。我掏出10元港幣,她非常爽快地收下,還給我10個葡幣,畢竟港幣與葡幣之間還是有那麼一丟丟的匯率差,當地人還是非常願意兌換的。

PS 如果你掏出的是人民幣,別人更願意兌換!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關閘馬路】的車站

從【關閘馬路】乘坐16號公交車,10個站就到達【西坑街】站,這裡已經是西望洋山的山腳。我沿著導航上山,雖然有一點陡,但不算辛苦。

走在澳門特有的小石板路上,四處散發這一種獨特的葡國味道。別看這些小石板似乎隨處可見,這可是當年從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一船一船地運至澳門的。當年葡萄牙人喜歡澳門,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裡的地勢與其首都非常相似,都是丘陵起伏,於是葡國人決定落地生根,將這裡依照著里斯本的模樣,從建築到城市建設,道路規劃,甚至一磚一瓦都照葫蘆來畫,如果同時去過澳門與里斯本的朋友,都一定會驚呼這兩座城市簡直一模一樣!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西望洋斜巷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澳門的小石板路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里斯本的小石板路


澳門最美的5大教堂之一:海崖聖母小堂

西望洋山又名主教山,因為山上有座主教堂,現在人們稱之為主教山小堂,或者海崖聖母小堂。我更喜歡後者,海崖聖母小堂聽起來沒有這麼霸氣,更符合這座教堂的氣質。

小堂的外觀十分簡樸,由長方形的石塊堆砌而成,清灰的天然石色配以青綠色的花徑草叢,四周古樹濃蔭環繞,更突出教堂莊嚴且肅穆的氣場。這裡是最早供澳葡兵彌撒祈禱之用的主教堂,如今是當地居民禮拜的殿堂。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海崖聖母小堂,又名主教堂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主教堂前留影

聖堂前築有高臺,置有一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慈祥高雅的聖母像,她雙手合十,輕輕遙望著無盡的大海,像是默默地祈禱上帝庇佑這片土地。聖母幾百年來就是在這澳門半島的制高處,日復一日地守候著這座港灣。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高臺上的聖母像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教堂頂部的聖母像

我沿著石階而下,最下方有一路德聖母巖洞。洞內岩石嶙峋,拱門內有立著的聖母像,這是古時聖母在法國路德城內當眾顯靈的情景。而在祭壇下低低的長凳上,虔誠的信徒就在那裡跪拜懺悔。我覺得這是非常神聖的地方,因而不宜拍照。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主教堂

遙望澳門塔的絕佳機位

我喜歡來西望洋山,除了這裡有座莊嚴神聖的教堂,可讓人心生寧靜,還有另一個原因,這裡還是觀賞澳門地標澳門塔的絕佳位置。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在西望洋山上眺望澳門塔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澳門塔

其實澳門塔所在的位置以前是海洋,就是葡國人登陸的地方,後因城市發展的需要,啟動了填海工程。1998年,其實當時國內的大環境不好,香港剛回歸就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金融風暴,澳門人對於迴歸後的前景也是不看好。可是,當地著名的實業家何鴻燊博士卻看好迴歸後的市場,超前應對,出資興建了澳門塔,2001年這座澳門觀光新地標落成,成為當地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與澳門塔咫尺之遙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絕佳機位

澳門塔所在的位置在澳門與珠海中間的海域,象徵著大陸與特區的友好連接,也正好坐落在西望洋山跟前。每年11月份都是澳門國際煙花節,屆時有不少攝影發燒友會提前來到山上霸位,務求找一個最佳機位拍攝全過程。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2019年澳門國際煙花節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2019年澳門國際煙花節


徜徉西望洋山,在最美的地方追逐夕陽

徒步上西望洋山的路線有許多,一路上會經過澳門的高檔住宅區,都是一棟棟被密林遮蔽的別墅豪宅。沿著已經被磨光滑的小石板路徜徉,沉浸在古樸靜謐的氣氛中,遠離煩囂,享受一刻的清淨。

在山頂放眼開闊的洋麵,那是澳門的內港。斜陽西下,金黃色的陽光完全沒有遮掩的打算,似乎要將自己的燦爛綻放到最後一刻。遙望著日落,我才發現這裡不正是追逐夕陽最美的地方嗎!

澳門已經重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都會與其重逢。下次再來的時候,請不要再去人擠人的大三巴了,不如來西望洋山,一起追逐日落吧!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西望洋聖母眺望臺

今日澳門“解封”,別再去大三巴人擠人,看當年葡國人登陸之地吧

追逐夕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