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怎樣的愛情可以稱得上純貞?

對此,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自己的答案和標準。

有人曾說:“純貞的愛情之花,是在革命理想中孕育的,是在和睦互勵中生長的,是在共同戰鬥中開放的。這種紮根於志同道合的愛情之花,狂風吹不謝,利劍砍不倒,牢籠關不住,烈焰燒不毀,它經得起任何考驗。”

用此般愛情之花來形容“中國居里夫婦”錢三強與何澤慧的純貞愛情,或是再貼切不過的。

他們懷抱共同的理想追求,於清華結下良緣,於巴黎成就姻緣,攜手探索科學奧秘,卻在發現震驚世界的物理現象後,雙雙選擇放棄已獲得的全部榮譽、地位以及優渥的科研環境,回到滿目瘡痍的祖國。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1964年,中國核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是,對此功不可沒的夫妻二人,卻先後被強制安排進行勞動改造。

在最難的日子,他們不曾抱怨命運不公。繁重的勞作過後,他們仍以最大的熱忱,觀測彗星,認真記錄,並通過寫信的方式,將發現分享給孩子,傳遞點滴的幸福。

得到平反後,他們沒有因為自己多年來蒙受的不白之冤,而憤世嫉俗。無論是在這之前,還是在這之後,老兩口最常說的還是那句:“只要對國家有益,對人民有益,就堅定地去做!”

在人類短暫的一生裡,一個人遇見另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需要足夠多的緣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個國家擁有一個卓爾不群又滿腔熱忱的科學家,則需要足夠大的運氣。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圖 | 錢三強、何澤慧夫婦

01

1932年,18歲的何澤慧從近3000人裡脫穎而出,成功考入清華大學物理學系。

清華大學的學業出了名的繁重,物理學系尤其如此。何澤慧的導師,著名物理學家葉企孫教授曾擔心何澤慧一介女流難以承受學業之苦,便婉言勸其儘早轉系。面對導師的建議,何澤慧不以為然。她以卓越的成績嚮導師證明,在學物理這件事上,女性不輸男性。

清華大學的學習,不僅任務繁重,而且要求極嚴。四年後,何澤慧班上只有10人順利畢業。在這10人裡,何澤慧的畢業成績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錢三強。

何、錢兩人不僅學習成績相當,家世背景也同樣顯赫。錢三強是一代國學大師錢玄同的兒子,家學淵源之深厚無需多言,而何澤慧則出身於赫赫有名的“兩渡何氏”。

據記載,僅清朝300年間,何澤慧的家族就先後出了15名進士,29名舉人,22名貢生,65名監生,74名生員。何澤慧的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更是了不得。外祖父王頌蔚是蔡元培的老師,外祖母謝長達是振華女校的創始人,父親何澄是民國政府高官,母親是王季山是物理學翻譯家,姐姐何怡貞是中國首位物理學女博士……

相似的背景出身,相同的學術興趣和理想追求,使兩人互相吸引,越走越近。在同學中,錢三強和何澤慧也是公認的天作之合。兩人的好友兼同學于光遠就曾說,錢三強與何澤慧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對。

不過,由於兩人在畢業後踏上了不同的求學道路,這段剛要萌芽的感情也暫且被擱置了下來。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圖 | 物理系畢業照,後排左一為錢三強,前排右二為何澤慧

02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錢三強經由吳有訓教授介紹,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擔任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的助理員,從事分子光譜方面的研究。第二年,在嚴濟慈的推薦下,錢三強遠赴法國巴黎,跟隨享譽盛名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學習。

相比之下,何澤慧的運氣就稍差了一些。當時的社會,對女性仍存在著極大的偏見和歧視,致使何澤慧到南京軍工署求職時被拒,無法實現報國理想。雖然因為女性的身份,而屢屢碰壁,但何澤慧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迎難而上。

她從同學那聽說南京軍工署顧問曾由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技術物理系的系主任擔任後,便下定決心,前往德國,拜師學“技”。

1936年,何澤慧抓住了公費留學的機會,前往德國學習。出於愛國熱忱,何澤慧不假思索地選擇進修技術物理系裡最為有名的軍事學科目“實驗彈道學”。可是,因為“彈道學”本身的保密性和不招女生的慣例,何澤慧被系主任克里茨教授拒之門外。不過,這絲毫沒有動搖何澤慧的決心。

何澤慧堅定而又懇切地對克里茨教授說:“你可以到我們中國來,當我們軍工署的顧問,幫我們打日本侵略者。我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這裡來學這個專業,你為什麼不收我呢?”

何澤慧的真誠打動了系主任,順利成了修習“彈道學”的第一個外國留學生。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圖 | 何澤慧留學德國期間與前來探望的姐姐

1940年,何澤慧憑藉論文《一種新的精確簡便測量子彈飛行速度的方法》獲得工程博士學位。此時,德國已然陷入二戰漩渦,局勢混亂,何澤慧無法離開,只好暫且進入柏林西門子工廠實驗室,繼續物理研究。

在此期間,何澤慧對祖國和家鄉親人的思念日益加深,卻因為戰亂緣故,無法和國內取得聯繫。在彷徨無助之際,她想到了身處巴黎的老同學錢三強。她立馬給錢三強寫了一封信,因為戰時限制,每封信只能寫25個字。於是,她的第一封信,只能言簡意賅地問錢三強是否還在巴黎,能否代她向父母報平安。

一來二去,兩人的書信越來越頻繁,從天氣情況到學術問題,無所不聊,而昔日的情愫也被喚醒,在兩人間悄然滋長。

1945年,錢三強鄭重地往德國發出了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封信:“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

閱讀完信件內容後,何澤慧一筆一劃地寫下了25個法文字符:“感謝你的愛情。我將對你永遠忠誠。等我們見面後一同回國。”

1946年春天,何澤慧離開德國,隻身前往錢三強所在的巴黎。而後,在約里奧·居里夫婦的見證下,何澤慧與錢三強舉行了莊嚴神聖的婚禮。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圖 | 何澤慧錢三強結婚照

03

結婚後,何澤慧和丈夫一同留在由約里奧·居里夫婦領導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和居里實驗室工作。

一年不到的時間,兩人就共同迎來了各自科研事業的又一個頂峰。1946年,何澤慧和錢三強發現了鈾核的三分裂變和四分裂變現象。而後,經過深入研究和反覆實驗後,夫妻兩人於1947年正式發表論文,向世界證明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的存在。

這是物理史上的重大發現,影響極大,被譽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物理學上最有意義的一項工作”,而作為鈾核“三分裂”現象的首個發現者,何澤慧也被人們尊稱為“中國居里夫人”。

憑藉對物理學做出的巨大貢獻,錢三強也在1946年底被法國科學院授予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的中國人。第二年,他又升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導師,並獲法蘭西榮譽軍團軍官勳章。這一年,他也就只有34歲。

當學界所有人都認為這對年輕夫婦前途一片光明時,何澤慧和錢三強卻在1948年,毫不留戀地放棄了在法國所獲得的榮譽和熱愛的科研工作,在拜別恩師後,兩人抱著半歲大的女兒,乘船回到闊別十餘載的祖國。

自此,錢三強和何澤慧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回國後,夫妻倆共同參與了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的組建。其後,何澤慧主要專注於國內中子物理和裂變物理的實驗研究。在她的領導下,我國於1956年研製成功了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乳膠,國際地位有極大提升。

此後,錢三強則將全部精力投放到尚未起步的核科學事業。他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將鄧稼先、趙忠堯、朱光亞等一批優秀科學家聚集在一塊,共同設計、研製原子彈。

忙碌的統籌工作,佔據了錢三強幾乎所有的時間,以致他無暇再進行自己熱愛的科研事業。這是他此前未曾預料到的,他偶爾會因此感到不安與焦慮。儘管如此,在個人和國家之間,不得不進行選擇的時候,錢三強又一次選擇了國家。

1949年12月3日,錢三強曾寫信嚮導師居里夫人說:“敬愛的老師,有的時候我感到一些擔心,因為我不知道我是否還能回到我的科研工作中。但從另一方面說,我知道人民的勝利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能獲得徹底的勝利,每個人都應當做出自己的貢獻,我這也是為勝利而犧牲!”

選擇了國家後,錢三強的名字再也沒有出現在國際物理核心期刊上,但另一方面,巨大的蘑菇雲得以從中國大地升起。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04

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可是,正當舉國歡慶原子彈試爆成功的第三天,錢三強卻被迫改名為徐進,前往河南信陽農村勞動。

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迎來了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的歷史性時刻。曾為早期氫彈研製付出過心血的錢三強,此刻卻只能懇切地請求看守他的門衛,給他帶一份《光明日報》,好讓他能看看現場報道。

不久之後,錢三強被通知去陝西合陽的幹校進行勞動改造。得知消息的錢三強,向有關方面提出了唯一的請求,希望能讓妻子何澤慧一同前往。在被隔離審查、勞動期間,錢三強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妻子。

錢三強的請求最終得到了允許。1969年冬,錢三強與何澤慧夫婦終於在陝西合陽幹校再次聚首。他們互相勉勵,互相攙扶著走過這段艱難歲月。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圖 | 錢三強一家全家福

剛到幹校那會兒,錢三強因從小家境優渥,不太懂得如何幹農活,只能邊學邊做,但他做得極其認真。據說,有一次在碾麥場上,錢三強碰巧撞見一隻牛要拉牛糞,就下意識地用自己的手去接著牛糞。他的想法很簡單,不能浪費一粒小麥顆粒。

在給兒子的信中,錢三強曾說:“我這一生也無其他長處,也只有‘做什麼就好好地去做’這一條”。


在最難的日子,這對夫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而當苦難的日子終於過去後,何澤慧和錢三強又重新將全部熱情投入到新工作中。去到新工作崗位的他們,一如既往地,不與他人爭名奪譽,不貪圖安逸富貴,只是默默做著,他們認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益的事。

當國家授予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稱號時,錢三強卻說:“中國原子彈研製成功決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外國人往往看重個人的價值,喜歡用‘之父’‘之冠’這類稱謂

。”


當國家給他們夫婦提供新住房的時候,兩人也執意不肯接受。夫妻兩人一直住在很小很破的老房子裡,破陋得甚至連一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但是老兩口卻住了將近四十年。

1992年6月28日,錢三強因病逝世,享年79歲。此後,何澤慧一直守著這個老房子,獨自生活了19年,直至去世。在這19年間,何澤慧不曾改動過家中的擺設位置,原封不動地保持著錢三強在世時的樣子。

這,也許是她對愛情的最後一次執拗吧,通過這樣的方式,將當初許下的永遠忠誠的愛情誓言進行到底。

25字應允求婚電報,何澤慧在錢三強去世後,維持家中擺設19年不變

文 | 春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