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2006年,在中央電視臺的一次採訪中,當主持人突然從書桌裡找到一箇舊的不能再舊的錢包時,錢三強夫人何澤慧突然眼神放光,咧嘴笑了起來說道:”裡面有什麼,給我看看?

這是一個皮製錢包,包的內外層沒有一塊完整的地方,何澤慧從錢包裡翻出了幾張記筆記的便利紙,還有幾張86年的糧票。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這個錢包是何澤慧撿的別人不要的皮子東一塊,西一塊拼湊而成,除了拉鍊外,整個皮包都已經破舊不堪,此時距離中國兩彈元勳錢三強去世已經14年了。

這大概錢三強去世後,何澤慧第一次見到這個錢包,她滿是皺紋的手顫抖的翻動著錢包,嘴上呵呵地笑著,凹陷的眼球開始放光,她彷彿看見了那些和錢三強一起走過的最珍貴的時光。

說起何澤慧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錢三強的夫人,是的,她的丈夫的光芒太盛了,掩蓋了她的光輝。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然而細細查閱何澤慧的資料才發現,她不僅僅是錢三強的夫人,她是第一個發現鈾核裂變的新方式——四分裂現象的人,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同時她還是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她除了錢三強夫人外,有著太多個人成績。

1914年3月5日,何澤慧出生於蘇州市十全街的“兩渡書屋”。其父親何澄、母親王季山共有十個孩子,除了兩個男孩幼年夭折以外,兄弟姐妹共8人。

何家祖籍是山西靈石兩渡,據民國23年編制的 《靈石縣誌》記載,僅清朝,何家就先後考取15名進士,29名舉人,22名貢生,65名監生,74名生員,故在山西流傳著“無何不開科”的說法,而何澤慧的父親何澄也是山西首批留日學生。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左起:三歲的何澤慧,大哥何澤明,大姐何怡貞

何澄曾親歷八國聯軍的入侵,深感舊社會的無能帶給國家的傷害,他憤而留學,在留學的過程中,他認識到科學的價值,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都能學習科學,他鼓勵孩子們國外求學”若想中國人不受外國欺負,必須把外國的強項學到手,我就是傾家蕩產也要送你們出去。

何澤慧的母親王季山,出生於蘇州著名的科舉世家——莫釐王氏,外祖母是王謝長達是振華女校的創辦者,她提倡“纏足之風首要嚴禁,女子教育更需提倡”。不僅是女權運動的先驅,更是帶領著王家完成了從科舉世家向科學世家的轉變。

何澤慧就是成長於這樣的家庭之中,何家的姐妹也都進入了振華女校學習,1920年,6歲的何澤慧進入了振華女校,開始了12年的學習生涯。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蘇州振華畢業照(前排右五為何澤慧)

1932年,何澤慧面臨著升學選專業的問題,在當時,她特意寫信諮詢在美國的大姐何貞怡,父親何澄想讓她學醫,同時又想讓她去清華,她自己一方面想學醫,另一方面又想學藝術,學醫需要去德國,學藝術就去法國,當時的何澤慧思想還很跳躍,在專業這個問題上,她的哥哥姐姐們給了她足夠的參考。

1932年,國難當頭,何澤慧最終沒有選擇學醫,也沒有報考藝術,而是選擇了對國家有用的科學,當記者問她,為什麼會對物理有興趣時,她說:“其實沒有什麼興趣不興趣的,哪個對國家有用,就學哪個。

最終她報考了杭州的浙江大學,同時也報了北京的清華大學,據何澤慧回憶:1928年清華大學才開始考試招收女生,當時蘇州沒辦法考試,她們需要到上海去考試。

艱難的求學之路

1932年,何澤慧成功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當時整個清華一共招收了27名女生,物理系28名新生中僅有8名女生,物理一直以來都認為是男生的學科,當時清華大學物理系提出女生入學要經過系主任的考核,”過關“的才能讀,而能過關的人非常少,而且經過一年的學習後,成績達不到中等的就得轉系。

自幼在男女平等環境中長大的何澤慧帶著女生據理力爭:“

你們為什麼在考試成績之外,設立一個性別條件?

你當年沒有公佈,你招生的時候沒有說女生不能讀物理系,所以我才報了。

來了,你又動員我們轉系、這個是歧視女性!”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何澤慧顯示出性格中倔強的一面:“你越不讓我來,我越要來;你們不讓我念,我偏念。”最後系裡妥協了,同意她們試讀一學期,但成績不行的話一定要轉走。

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何澤慧不僅讀下來了,而且在畢業時,還拿到了全班最高分,在大學期間,她結識了與她同樣優秀的錢三強。

錢三強是國學大師錢玄同的次子,受家風影響,他從小就博覽群書,興趣廣泛,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在清華時,二人便被同學們戲稱:“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1936年,即將畢業的何澤慧給大姐何貞怡的信中寫道:”畢業後,她想去德國,一是因為德國學費便宜,一年僅需要1000元(當時用銀元兌換馬克要便宜一些),二來,德國兵工技術和理工科教育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畢業前夕,物理系已經只剩下10個人了,葉企孫和吳有訓對同學們的去向問題都很關心,陳亞倫和楊鎮邦被推薦去了南京兵工署彈道研究所,男生們都有著不錯的選擇,而唯獨女生卻去向不明,教授們並不怎麼關心女生的去向,南京兵工署也不願意接受女生。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清華物理系畢業照,前排右二為何澤慧,後排左一為錢三強)

何澤慧《紀念週培源老師》手稿中寫道“兵工署不要我們,我自己去找那德國軍事專家的老祖宗去!

正好,當時山西省也有一個規定,凡是畢業於國立大學的山西籍學生,山西省資助3年,每年1000大洋公費留學。

祖籍山西省靈石縣的何澤慧抓住這個機會,申請了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學習彈道學,在此時錢三強也申請了公費留學進入了法國的居里夫人實驗室。

25個字電報傳情書

在留學期間,幾個清華校友相約在德國遊玩,當時唯獨在法國的錢三強遲遲未到,就在同學們等待時,何澤慧接到了錢三強的電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馬上要開始了,他怕來了就回不去,並讓她通知其他同學趕快回去。

就是從這次電報開始,這一對闊別多年的金童玉女開始有了聯繫,1943年,德國與法國可以通信了,何澤慧給7年未見的錢三強寫了第一封信,由於戰爭,信不能封口,而且不能超過25個法文單詞,第一封信何澤慧寫道:你是否還在巴黎,如可能,代我向家中的父母寫信報平安。

錢三強收到信後,暗自高興,這個在學生時代就印入他心中的女生,時隔多年後,沒想到還能以這樣的方式聯繫上,他按耐著心中的狂喜回道:”我挺好,您放心。”

就在你來我往的25個字的電報中,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經過兩年的通信,1945年,32歲的錢三強向何澤慧求婚了,求婚的方式依舊是25個字的電報:“經過長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

何澤慧的回應同樣是25個字的電報:”感謝你的愛情,我將對你永遠忠誠,等我們見面後一同回國。“

一個敢說,一個敢做,1946年春天,何澤慧真的提著一隻箱子,隻身來到法國讓錢三強負責。

1946年4月8日,何澤慧與錢三強在中國駐法領事館辦理了婚姻登記,並在這裡,舉行了一場簡樸而隆重的婚禮。在這場婚禮中,鮮少出席社交活動的約里奧·居里夫婦也參加了這次婚禮。

約里奧·居里先生說“錢三強先生和何澤慧女士,都是做原子物理研究的,相信她們的結合,將來一定會在科學事業中開花結果。

與錢三強結婚後,何澤慧進入了居里實驗室,成為了錢三強的同事。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1946年巴黎,何澤慧與伊萊娜·居里。

在當年的一場國際原子核命題的學術會議中,錢三強發現一位英國學者播放的原子核裂變一分為二的投影照片中發現,原子核裂變除一分為二外還可能存在著其它的裂變方式。

為了驗證這個推論,夫妻二人每天都要照一兩百張照片,然後進行逐一分析查找,經過幾個月的研究,上萬次的實驗失敗後,錢三強發現了原子核裂變的三分裂方式,1946年12月20日 ,何澤慧又發現了四分裂。

當記者問何澤慧:”你是怎麼發現四分裂時,何澤慧說:“誰都可以發現”,這個多簡單啊。”

三分裂屬於在上千次裂變中才可能出現一次,而四分裂卻是上萬次裂變中才可能出現一次。當時這個發現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當時西方媒體稱他們是”中國的居里夫婦。”

有了這一次學術成就,如果錢三強和何澤慧留在國外肯定有更多好的工作條件和更多 的研究基金,然而,錢三強和何澤慧卻決定回國。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錢三強與何澤慧

他們都清楚祖國現在正處於解放戰爭的轉折中,回國在科學實驗上恐難有所作為,但他們更清楚的:“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都是有祖國的。

當初出國求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成後,回去報效祖國,又怎麼能改變自己的初衷呢,此時,回到祖國去和其他科學家一起,讓原子核這門新興科學在祖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

1948年夏天,錢三強與何澤慧帶著不足半歲的女兒回國了,臨走前,居里夫人還特意贈言:”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

為祖國的科學之路奉獻一生

1950年,新中國的原子能事業從零起步,錢三強擔任研究所副所長,何澤慧則擔任研究員。那時,實驗室設備嚴重欠缺,很多零部件都需要現買,何澤慧經常去北京舊貨市場尋找可以利用的五金器材、電子元器件,加上改造的舊機床,製造出了他們所需的儀器設備。

1958年,中國第一臺反應堆及迴旋加速器建成後,她擔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

1965年初,二機部發現氘-鋰同位素反應截面測量的數據可能有問題,如果按照這個數據進行研究,氫彈將走向另一個結果,為了驗證這個數據的準確性,二機部將這個緊急任務下達給原子能研究所,這個數據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氫彈能否順利發射成功。

做這個數據的測算一般需要兩年,而當時留給氫彈的剩餘時間根本不足兩年,何澤慧帶著科研人員沒日沒夜的做測試,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測算,最終破解了氫彈研製中的數據漏洞,避免了氫彈研製走彎路。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兩彈一星元勳彭桓武

兩彈一星元勳彭桓武說:“這是何先生很大的一個貢獻!,因為她,中國核武器研製才沒有走彎路”,如果沒有她,中國的氫彈或許還會晚很多年。

何澤慧是一個嚴謹的人,1969年,何澤慧與錢三強帶著他們的三個孩子被下放到了陝西合陽幹校勞動,當時體質較差的何澤慧主要負責敲鐘,為了能讓鐘聲準時,她每天聽收音廣播,對著廣播裡的時間敲,只要鐘聲一響,幹校的人都紛紛開始對錶,準確度從來沒差過一秒。

在1955年-1965年這10年間,在《原子能科學技術》和《原子能》雜誌上的文章,何澤慧指導過的工作就達21項。

何澤慧的貢獻遠不止如此。

1.50年代研製核乳膠,使中國在當時成為少數能生產乳膠的國家之一。

2.在原子能研究所期間,何澤慧統一指導該所實驗物理方面的工作,在建立實驗室的基礎設

施、開展中子物理和裂變物理的實驗,研製測量儀器測定核反應的數據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

3.負責領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使用的點火中子源的研製

4.積極支持核能的應用工作倡導固體徑跡探測技術,使其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

5.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主管宇宙線的研究工作中,確定研究方向,進行技術組織、培養研究員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錢三強全家福

1980年,何澤慧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

1997年,她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李政道說:“何先生是中國原子能物理事業開創者之一,是與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創建者之一。

何澤慧生活簡樸,拒絕搬入條件更好的院士樓,耄耋之年仍堅持上班,穿著最便宜的衣服,經常在單位食堂買幾個饅頭就是一頓飯,新裝修的辦公室中,她也堅持使用幾十年前的舊辦公桌和書櫃。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她對錢三強的感情更是感人至深,1992年,錢三強去世後,家裡的傢俱擺設從來沒有變過,就連臥室的床,書房抽屜的東西都還保持著錢三強生前的樣子。

2011年6月20日,97歲高齡的何澤慧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這位令人尊敬的科學家走完了她的一生。

何澤慧去世後,子女們決定,永遠保留房子的一切,就像父母一直在的樣子。

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錢三強去世後,家中擺設19年不變

何澤慧曾說:”任何活動,如果誰介紹她是錢三強夫人,她是絕對不會去的。“

何澤慧在兩彈一星上的貢獻從來不亞於任何一個男科學家,但她卻沒有一個兩彈一星的功勳稱號,儘管如此,我們也不應該忘記這樣一個為國家科技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